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禪觀影像論
Author 史文
Date2006
Pages6 - 149
Publisher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
Publisher Url http://www.fudan.edu.cn/
Location上海, 中國 [Shanghai, China]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doctor
Institution復旦大學
Advisor王雷泉
Publication year2006
Keyword禪觀=Meditation; 影像=Mental formations; 所知事同分影像=Similar images of meditation objects; 法華三昧=Fahua samadhi; 物不遷論=Static state of things; 佛教哲理=Buddhist philosophy
Abstract禪觀是佛教的根本問題。佛教是重理性、重實踐的宗教,其博大精深的哲學理論來自於宗教實踐。而禪觀是其中最重要的實踐方法之一。研究禪觀問題,是出於對佛教整體以及中國佛教的根本關懷。禪觀是佛教最根本的智慧的源泉。太虛認為中國的佛教主要宗派如天臺、華嚴宗的根本智慧和信心的源泉都是來自於禪觀的實踐。但是中國佛教的發展,總體上是從理論上越來越抽象化、哲理化,以及實踐形式上的越來越簡單化。前者的代表是天臺、尤其是後來的華嚴宗;後者的代表是禪宗和提倡稱名念佛的凈土宗。在理論抽象的過程中,許多非常有價值的實踐的內容、方法、和原理都被淡化甚至遺忘了。佛教的宗教價值和意義無形中被降低了。這也造成了當代對於佛教的許多誤解。自佛教傳入中國,每一代具有深遠的歷史意識和深厚的宗教情懷的大師,都表現了對禪觀實踐和理論的濃厚興趣。從早期道安、慧遠,到近代虛云、歐陽竟無、太虛、呂澂,一直到當今健在的一些學者和大師們,都非常重視禪觀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因為這是關系到佛教的根本價值和生命力的核心問題。禪觀問題的核心在於影像。影像是禪觀的內容和結果。影像實際包含了形象化的影像和超越形象的哲理。對應的可以...

Meditation is the key issue in Buddhism. As a rational and practical religion, the rich Buddhist philosophy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The study of meditation is driven by an intense concern of the Chinese Buddhism as a whole. Meditation is the source of Buddhist wisdom. Taixu held that the major Chinese Buddhist schools such as the Tiantai school and the Huayan school all owe their wisdom and confidence to their intens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However, following the track of the dev...

Table of contents摘要
導言
一、問題意識、研究背景及現狀
二、禪觀是佛教的根本問題
三、禪觀問題的核心在于影像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內容結構
五、本課題研究的現代意義
第一章 禪觀概說
一、禪觀的基本概念
二、太虛法師論禪觀與中國佛教
三、天臺哲學體系中禪觀的核心地位
第二章 禪觀與早期中土佛教的發展
一、安世高與中國早期禪觀
二、道安,慧遠對禪觀的重視
三、早期南方異域禪師的活動和影響
四、早期禪觀類主要經典的傳譯以及中土人士對禪觀的認識
第三章 禪觀影像原理
一、影像概說
1. 時間和空間等概念的相對性
2. 般若空慧中的世界影像化
3. 禪宗的超越語言與中道智慧的哲理超越性
二、影像與心
1. 涅槃及法性的認識層次與誤解的可能
2. 佛教中的“心”與影像禪觀
三、影像與形象
1. 現實的佛教藝術形象與禪觀者心中的影像
2. 禪觀中的影像屬于心靈活動
四、所緣境事與影像
1. 所緣境事的四種基本分類
2. 有分別影像與無分別影像
3. 影像在禪觀中可能的影響及對治
4. 影像的分別與無分別
5. 相稱緣與相似緣
6. 哲理思維和宗教經驗的結合
7. 影像與遍滿所緣境事
8. 影像與其它三種所緣境事
五、影像的本質
第四章 以人身為中心的影像禪觀基本原理
一、人身影像評說
1. 佛法的基本哲理與相應的禪觀影像類型
2. 不凈觀影像的意義與價值
二、從人到佛的升華
第五章 從人身開展的影像禪觀實踐方法及內容(上)
一、人身各部實際景象的禪觀實踐概說
二、身至念
三、四界差別觀
四、呼吸觀中出現的身體內景
五、死亡相禪觀影像
1. 九想,八念,十想
2. 九想禪觀影像
3. 八念和十想
六、人身內外景夸張的禪觀影像
1. 內臟器官與微觀世界的蟲
2. 夜叉的觀想
3. 不凈景象由己及人的無限擴大觀想
4. 種種怪物的變現
5. 補想觀
第六章 從人身開展的影像禪觀實踐方法及內容(下)
一、白骨觀
1. 白骨觀與智力的傲慢
2. 白骨觀的具體觀法解析
3. 白骨觀凈觀及白骨影像的超越
二、呼吸觀
1. 呼吸法門的分類與性質
2. 六妙門,旋轉陀羅尼
3. 通明觀——中國禪師的發明
4. 十六特勝簡介
第七章 從佛展開的影像禪觀
一、念佛法門概說
二、“十隨念”和“八念”中的念佛
三、白骨觀與念佛
四、人乘念佛法門的特殊形態
1. 觀佛影像的極度夸大
2. 觀像滅罪
3. “諸法實相觀”與“凈土法門”的結合
4. 法華三昧觀的念佛
五、念佛法門的作用與層次
六、其它法門略說
第八章 禪觀影像與佛教的哲理境界——智者與物不遷論
一、 “旋陀羅尼”與“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的影像
二、 《物不遷論》中的哲理境界
三、“物不遷”的哲理與“靈山會未散”禪觀影像的內在關系
參考文獻
後記
Hits798
Created date2008.06.27
Modified date2015.11.19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161462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