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創作星雲大師〈佛陀,您在哪裡?〉繪本傳達佛教義理之研究=Using Picture Books to Convey Buddhist Doctrine: A Study of Master Hsing Yun’s “Dear Buddha, Where are You?”
作者 曾靜怡 (撰)=Zeng, Jing-yi (compose)
出版者佛光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ebsite.fgu.edu.tw/
出版地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
指導教授高宜淓
畢業年度105
關鍵詞繪本=picture books; 星雲大師=Master Hsing Yun; 佛教繪本=Buddhist picture books
摘要《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十七卷中,佛陀與其弟子阿難的對話:「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佛陀回答:「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從經文中的敘述,可知現今生活世界,已與末法階段相似。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每一位學佛者的導師,更像是慈祥的父親與親密的朋友。近年來,星雲大師由於感到年紀老邁,對尋找佛陀有難以抑止的情緒,因而撰寫了〈佛陀,您在哪裡?〉一詩,收錄在《詩歌人間:星雲大師第一本詩歌集》一書中。本研究將此作品〈佛陀,您在哪裡?〉繪製為繪本,全詩作共二千四百五十二個文字,〈佛陀,您在哪裡?〉繪本共分為六個段落,分別依地點、聖地、經典法義、人物、交通工具與佛陀示現。透過圖像傳達大師尋找佛陀的心路歷程,創作中與大師一同從佛教聖地進入到佛教經典,又快速地到寺院殿堂裡,過程中乘坐了許多種交通工具,只為了不放棄任何佛陀可能存在的蛛絲馬跡。星雲大師把剃度的恩師、過往高僧大德和父母,以及所有眾生當作佛陀化身與示現,詩的最後以《金剛經》的偈誦「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來表示原來佛陀不在外尋找,而是在每日的行住坐臥當中,存在於每個人的心目中。研究發現(1)文章文字轉化為圖像時,較具象的文字並未有什麼問題,但佛教義理中有許多空、假象的概念存在,所以在創作轉化的過程中會出現思想撞擊的階段。多加反覆的誦讀文本,能更增加了解文本內容及在轉換圖像時,障礙會少一些。呈現空、假佛教義理時,多善用譬喻以及故事性來表達。(2)佛教義理中,有許多譬喻的例子,這也是佛陀為了不同根器的眾生所演說的不同法門。(3)除此之外因為佛教存在著較為深澀的詞彙,或是難以用圖像表達的語意,直接都有代表的意象存在著。

In the 17th chapter of the Surangama Sutra Ananda says to the Buddha, “World Honored One, as sentient beings drift further away from the Buddha, misguided people who teach the Dharma become as numerous as the sands of the Ganges. . . .” To which the Buddha replies, “As for this issue you bring up, establish practice centers for rescuing and supporting sentient beings sunk in the morass of the latter age of the Dharma. . . .” This passage would seem to be referring to the contemporary world, yet Sakyamuni Buddha remains the supreme guide of sentient beings, and can be likened to a kindly father or an intimate friend. Now quite advanced in age, Master Hsing Yun has recently written a topical poem in 2,452 characters titled “Dear Buddha, where are you,” which appears in his book Master Hsing Yun’s Poetry for the World. In this research I created a picture book based on this poem, consisting of six chapters: Location, Sacred Sites, Doctrine and Scripture, People, Vehicles, and The Buddha Appears.

In this picture book I join Master Hsing Yun on a whirlwind journey in search of the Buddha, from the sacred sites of Buddhism to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n to a Buddhist monastery.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journey we make use of a wide variety of vehicles, so as to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In this poem Hsing Yun sees the Buddha manifesting in various guises, including his ordination master, eminent monastics of the past, his parents, and all beings. The poem ends by emphasizing that the Buddha is to be found in one’s own heart and mind, as well as in all aspects of daily life, as expressed in a verse from the Diamond Sutra: “He who sees me by outward appearance or seeks me in sound, treads the heterodox path and cannot perceive the Tathagata.”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 transforming text into a picture book, the sections with a relatively concrete meaning present few difficulties, in contrast to the passages which have an abstract meaning, such as the Buddhist doctrine of emptiness. This difficulty can be overcome to some extend by reciting the passage in question multiple times, as well as with the use of suitable metaphors and stories; 2) The Buddhist teachings make abundant use of metaphors, parables, and allegorie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of differing backgrounds and capacities; and 3) highly abstruse concepts can be expressed through the use of representational images and symbols.
目次摘要 Ⅰ
Abstract 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困難與解決 4
第四節 佛教繪本出版品 4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星雲大師 8
一、中國時期 8
二、分燈台灣時期 10
三、國際化弘法時期 12
四、人間佛教 13
五、小結 17
第二節 繪本 18
一、繪本的定義 18
二、台灣繪本的發展 20
三、佛教繪本 21
四、小結 22
第三節 繪本風格形式與其在佛教繪本的運用 23
一、繪本風格形式 23
二、運用風格分析七本佛教繪本 25
三、小結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文獻研究法 37
第二節 文本分析法 37
第三節 深度訪談法 38
第四節 繪本5W1H分析 40
第五節 佛陀八相成道圖像分析 41
第六節 〈佛陀,您在哪裡?〉文本分析 47
第四章 創作繪本之論述與圖像技法之分析 52
第一節 繪本創作草稿 52
第二節 封面設計 54
第三節 經典地點 55
第四節 佛教聖地 68
第五節 經典法義 76
第六節 交通工具 80
第七節 人物比擬 83
第八節 佛陀的示現 87
第九節 問卷結果 91
第十節 小結 92
第五章 結論 93
第一節 佛教繪本的成效 93
第二節 佛教繪本的前瞻 94
參考文獻 96
附件一 星雲大師詩作〈佛陀,您在哪裡?〉全文 101
附件二 台灣佛教團體出版佛教繪本之列表 104
附件三 深度訪談問題內容 108

圖目錄
圖一:研究架構流程圖 7
圖二:八相成道幀 44
圖三:通度寺八相成道幀 45
圖四:龍門寺八相成道幀 46
圖五:<佛陀,您在哪裡?>繪本封面、封底 54
圖六:〈佛陀,您在哪裡?〉繪本書名頁 54
圖七:〈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一海洋:經典地點1-1 55
圖八:〈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兜率天:經典地點1-2 56
圖九:〈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三藍毗尼園:經典地點1-3 57
圖十:〈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四尼連禪河苦行林:經典地點1-4 58
圖十一:〈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五菩提樹下:經典地點1-5 59
圖十二:〈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六印度靈鷲山:經典地點1-6 60
圖十三:〈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七拘尸那城:經典地點1-7 61
圖十四:〈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八菩提迦耶:經典地點1-8 62
圖十五:〈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九雪山苦行林:經典地點1-9 63
圖十六:〈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鹿野苑:經典地點1-10 64
圖十七:〈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一竹林精舍:經典地點1-11 65
圖十八:〈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二舍衛城:經典地點1-12 66
圖十九:〈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三祇樹給孤獨園:經典地點1-13 67
圖二十:〈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四西域敦煌:佛教聖地2-1 68
圖二十一:〈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五石窟:佛教聖地2-2 69
圖二十二:〈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六中國寺院:佛教聖地2-3 70
圖二十三:〈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七日韓佛教聖地:佛教聖地2-4 71
圖二十四:〈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八中南半島:佛教聖地2-5 72
圖二十五:〈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三佛光山:佛教聖地2-6 73
圖二十六:〈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四自然:佛教聖地2-7 74
圖二十七:〈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三十二四川、河南、高雄:佛教聖地2-8 75
圖二十八:〈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十九法華經:經典法義3-1 76
圖二十九:〈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華嚴經:經典法義3-2 77
圖三十:〈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一維摩經:經典法義3-3 78
圖三十一:〈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三十一金剛經:經典法義3-4 79
圖三十二:〈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六列車:交通工具4-1 80
圖三十三:<佛陀,您在哪裡?>創作繪本第二十七個畫面飛機:交通工具4-2 81
圖三十四:〈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八船:交通工具4-3 82
圖三十五:〈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二優婆塞、優婆夷:人物比擬5-1 83
圖三十六:〈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五自喻:人物比擬5-2 84
圖三十七:〈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二十九人似佛:人物比擬5-3 85
圖三十八:〈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三十回歸佛陀時代:人物比擬5-4 86
圖三十九:〈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三十三禪者法語:佛陀的示現6-1 87
圖四十:〈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三十四佛牙:佛陀的示現6-2 88
圖四十一:〈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三十五無處不在:佛陀的示現6-3 89
圖四十二:〈佛陀,您在哪裡?〉繪本畫面三十六佛在心裡:佛陀的示現6-4 90

表目錄
表一:佛教團體及領導人與其門下的出版社名稱 5
表二:星雲大師弘法利生的四個時期 8
表三:各大類風格之特性說明總覽表 24
表四:《人間佛緣.百年仰望》繪本 26
表五:《鏡子》繪本 27
表六:《大師密碼J》‧〈神奇大布袋〉繪本 29
表七:《海濤法師說故事繪本輯1‧慈悲、喜捨、智慧、勇敢的品德教育》‧〈鹿野苑〉繪本 31
表八:《人類的未來》繪本 32
表九:《聽心說話》繪本 34
表十:七本書十一種風格列表 36
表十一:十四位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40
表十二:〈佛陀,您在哪裡?〉繪本5W1H分析 41
表十三:八相成道與〈佛陀,您在哪裡?〉文中的八相成道比對表 42
表十四:中台禪寺地下一樓馬賽克拼貼「八相成道圖」 43
表十五:第二次〈佛陀,您在哪裡?〉繪本創作草稿 53
點閱次數98
建檔日期2020.02.18
更新日期2023.01.0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8994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