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空」、「有」與「有」、「無」 -- 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Sunyata","Dravysati'' &"''yo","wo": Ontological Research for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Metaphysic and Indian Prajna Philosophy in A.D.300-500
作者 羅因 (著)=Law, Yan (au.)
出版日期2003.07
頁次406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出版者網址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asp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叢書名文史叢刊=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eries
叢書號121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指導教授: 林麗真
關鍵詞般若; 空; 有; 無; 玄學
摘要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般若學到了東晉便大大的流行起來。佛教般若學以一外來的宗教思想,而能在玄學盛行的魏晉時代流行,其中必有與玄學相應之處。本文就是要研究般若思想為何能在魏晉時代流行的學說理論上的原因。本文的研究結論認為:一、般若學不住、無著的工夫理論,與玄學「損之又損」、「忘」等工夫理論,頗有相似之處;二、般若學能所雙忘的境界,與玄學遺彼忘我的境界,也頗有相應之處;三、在存有論方面,般若學與玄學都同屬於主觀境界之絕對之廣被,因此,般若學與玄學在存有論方面,又有著相同的學問型態。基於工夫論、境界論和存有論等方面,般若學與魏晉玄學都頗有相應相似之處,故般若思想能在玄學盛行的魏晉時代大大的流行。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方法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
一、 印度佛教史中的「空有之爭」
二、 魏晉玄學的「有無之爭」
第三節 玄學與般若學邂逅的背景
一、 佛教的傳入和《般若經》的翻譯
二、 中國漢魏之際學風的蛻變
三、 《老》、《莊》道家與般若學之牽合
第二章 印度佛教中實有論的形成
第一節 佛教基本範疇的確定
一、經典的口傳與本母(matrka)的形成
二、《雜阿含經》「本母」的基本架構
第二節 「如實觀」與「實有論」
第三節 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實有論
一、「自性」(svabhava)觀念的形成
二、《品類足論》「五位六十七法」的確立
三、《大毘婆沙論》的「實有論」與「極微論」
四、「極微」--不可認識的形上實用
第四節 實有論在佛教思想史上的意義
一、「實有論」促成了中觀學派的興起
二、「實有論」與玄學本質上大異之處
第三章 印度般若中觀學派的「空」義
第一節 「空三昧」與「空(性)」
第二節 《般若經》的「空」義
一、 諸法皆「空」
二、 假名不實
三、 如幻如夢
第三節 《大智度論》中無實體的「空」義
一、 緣起無自性的「空」義
二、 如幻、無實的一切法
三、 可見可聞的諸法「空」義
第四節 《中觀‧觀有無品》中無自性的「空」義
一、「自性」(svabhava)之否定
二、「他性」(parabhava)之否定
三、非有非無的「空」義
第五節 般若「空」義在佛教史上的意義
一、「空」義在印度佛教史上的意義
二、「空」義提供玄、佛交會的可能性
第四章 玄學中的「有」與「無」
第一節 王弼「以無為本」的玄學
一、「道」與「無」
二、以「無」為本
三、「無」--不可認知的形上實體
四、「無」與沖虛的「玄德」
五、「無」與「滌除玄覽」
六、「應物而無累」的聖人境界
第二節 裴頠的《崇有論》思想
第三節郭象的「自生獨化說」
一、「造物無主」與「自生」
二、安於自然之「性分」
三、「獨化玄冥」與「玄同彼我」
四、「無為而無不為」的聖人境界
第四節 魏晉玄學的特質
第五章 「空、有」與「有、無」的比較
第一節 玄學與中觀學「有」、「無」觀念的比較
一、「空」(?unyata)與「本無」的差異
二、認識型態的「有、無」與存有論型態的「空、有」之辨
三、「幻有」與「末有」、「自有」的同異
第二節 《般若經》與玄學相容的可能性
一、《般若經》中工夫論意味的「空」義與玄學相容的可能性
二、《般若經》中境界論意味的「空」義與玄學相容的可能性
三、《般若經》中存有論意味的「空」義與玄學相容的可能性
第三節 般若學與玄學接軌的實例分析
一、本無宗
二、即色宗
三、心無宗
四、其他
第四節 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因素的總結
第六章 《肇論》中實有義的「有」與「無」
第一節 《肇論》「非有、非無」的「空」義
一、〈不真空論〉的題旨
二、「空」是般若的所觀境
三、非有非無的「空」義
四、「二諦」與「非有、非無」的「空」義
五、緣起的「空」義
六、假名的「空」義
第二節 《肇論》實有義的「有、無觀」及其歷史意義
第七章 結論:中國佛教玄音繚繞
一、玄學與般若學交會的內在因素
二、道家玄風對中國佛教影響深遠
附錄:漢魏兩晉玄學與般若學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
ISBN9788010200443
點閱次數2490
建檔日期2005.07.22
更新日期2013.03.0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2590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