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研究
作者 蕭文真
出版日期2004
出版者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出版者網址 http://stu93.nknu.edu.tw/~f9311002/index.htm
出版地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教學碩士班
指導教授張滿足=釋依空
畢業年度92
關鍵詞宗密=Tsung-Mi; 禪源諸詮集都序
摘要  本文以《禪源諸詮集都序》為核心,分七章對此書進行研究。
  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版本探討、研究進路與方法。
  第二章〈宗密生平事蹟及法嗣傳承〉:研究其人、其著作及他對荷澤宗與華嚴宗的思想領受與法嗣傳承。
  第三章〈《禪源諸詮集都序》的禪教合一思想〉:以《禪源諸詮集都序》一書為主體,探究其禪教合一思想。第一節從時代背景及宗密之前的禪教和會思想進行研究,探討其與宗密的相關程度;檢查宗密判教與前人的異同及所受影響,指出宗密判教的特色及與禪教合一思想的關聯性。第二節證明《圓覺經》的圓覺妙心、《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理論、《華嚴經》的法界觀與圓融思想為禪教合一的理論根據。第三節從《禪源諸詮集都序》本書論述禪教合一思想的內涵。包含會通的十大理由,三宗三教會通的具體內容及方法分析,以及會通的前提-置禪於教上。
  第四章〈《禪源諸詮集都序》的實踐哲學〉:第一節敘述頓漸內涵的分類。第二節探討神會到宗密頓漸思想的轉變,及宗密頓悟漸修的主張;論述宗密頓悟漸修的理論根據在《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理論;再以迷悟+重對治為宗密的漸修作具體說明。第三節證明頓悟漸修完全符合宗密和會思想的主張。分由頓悟漸修的內部及頓悟漸修與其他悟修方式的關係二個觀點來談。
  第五章〈《禪源諸詮集都序》禪教合一思想的流變與發展〉:由法眼文益、永明延壽、明四大師及高麗普照知訥的思想看禪教合一思想在佛教的流變與發展;及探究宗密思想對宋明理學的影響。
  第六章〈《禪源諸詮集都序》的歷史地位與反響〉;由歷代學者對《禪源諸詮集都序》的評論論其歷史地位。再以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調解佛界內外的矛盾與流弊、和會一代時教進總結佛教、開啓後代融合性佛教的先聲以及集佛教判教之大成五點,定禪教合一思想之價值。最後由禪教合一思想在佛教內部引起的變化,推究其為導致華嚴宗與荷澤禪沒落的主因。
  第七章〈緒論〉:論述研究成果,尚待研究的空間及《禪源諸詮集都序》中禪教合一思想的限制。
目次第一章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01
 第二節 文獻版本探討………………………………………………003
  一、前人研究成果探討……………………………………………003
  二、版本問題研究…………………………………………………005
 第三節 研究近路與方法……………………………………………009
第二章 宗密生平事跡及法嗣傳承……………………………………011
 第一節 生平…………………………………………………………011
  一、富豪子弟,棄儒從佛…………………………………………012
  二、感悟《圓覺》,歸向《華嚴》………………………………013
  三、終南索幽,覽籍著述…………………………………………016
  四、受賜紫衣,交游廣闊…………………………………………017
  五、政爭染身,菩薩本色…………………………………………018
  六、涅槃寂靜,緇儀垂榮…………………………………………019
 第二節 著作…………………………………………………………021
  一、注疏部…………………………………………………………022
  二、宗義部…………………………………………………………024
  三、其他……………………………………………………………024
 第三節 法嗣傳承……………………………………………………025
  一、荷澤宗的傳承與領受…………………………………………025
  二、華嚴宗的傳承與學習…………………………………………046
第三章 《禪源諸詮集都序》的禪教合一思想………………………049
 第一節 思想源流……………………………………………………049
  一、時代背景………………………………………………………049
  二、禪教合一思想源頭研究………………………………………051
  三、各宗判教思想…………………………………………………052
 第二節 理論根據……………………………………………………064
  一、《圓覺經》……………………………………………………064
  二、《大乘起信論》………………………………………………073
  三、華嚴思想………………………………………………………076
 第三節 思想內涵……………………………………………………081
  一、禪教同源………………………………………………………081
  二、禪教會通的十大理由…………………………………………083
  三、禪教會通的具體內容…………………………………………089
  四、會通的方法分析………………………………………………106
第四章 《禪源諸詮集都序》的實踐哲學……………………………109
 第一節 頓漸內涵的分類……………………………………………109
  一、就教而言………………………………………………………110
  二、就人而言………………………………………………………112
 第二節 宗密的頓悟漸修主張………………………………………123
  一、宗密頓悟漸修思想與神會的頓悟、漸修……………………123
  二、宗密的頓悟漸修主張…………………………………………128
  三、宗密頓悟漸修的理論根據……………………………………130
 第三節 融合的實踐哲學……………………………………………139
  一、對內:從頓悟漸修的內部來看………………………………139
  二、對外:從頓悟漸修與其他悟修方式的關係來看……………140
第五章 《禪源諸詮集都序》禪教合一思想的流變與發展…………141
 第一節 法眼文益的禪教合一………………………………………141
  一、法眼文益的生平………………………………………………141
  二、文益禪教合一思想的緣起背景………………………………143
  三、文益禪教合一思想的內涵……………………………………145
 第二節 永明延壽的一心思想………………………………………153
  一、延壽的生平與著作……………………………………………153
  二、宗密對延壽思想的影響………………………………………154
 第三節 明朝四大師的禪教律淨合一………………………………180
  一、蓮池祩宏的禪淨合一…………………………………………181
  二、紫柏真可禪教性相的會通……………………………………185
  三、憨山德清的禪淨性相合一……………………………………204
  四、蕅益智旭的禪教律淨合一……………………………………222
 第四節 宋明理學的發展……………………………………………248
  一、真心的影響……………………………………………………250
  二、寂知的影響……………………………………………………251
  三、如來藏的影響…………………………………………………255
  四、頓悟漸修的影響………………………………………………257
 第五節 高麗普照國師的會教歸禪…………………………………259
  一、真心……………………………………………………………260
  二、頓悟漸修………………………………………………………268
  三、禪教合一………………………………………………………270
第六章 《禪源諸詮集都序》的歷史地位與反響……………………272
 第一節 《禪源諸詮集都序》的歷史地位…………………………272
 第二節 禪教合一思想的價值………………………………………275
  一、理論與實踐的融合……………………………………………275
  二、調解佛教內外的矛盾與流弊…………………………………275
  三、和會一代時教進而總結佛教…………………………………276
  四、集佛教判教之大成……………………………………………277
  五、開啟了後代融合性佛教之先聲………………………………277
第三節 導致華嚴宗與荷澤禪的沒落…………………………………280
  一、佛教環境的變遷………………………………………………281
  二、宗密禪教合一思想的影響……………………………………282
第七章 結論……………………………………………………………289
 第一節 研究結果概述………………………………………………289
  一、儒佛禪教、兼修通達…………………………………………289
  二、禪教合一目標下的禪宗史觀…………………………………289
  三、版本眾多、旨趣無異…………………………………………289
  四、思想源頭、啟自澄觀…………………………………………290
  五、禪宗判教、首開先例…………………………………………290
  六、判教內涵即是佛教體系的大融合……………………………290
  七、以華嚴思想為理源……………………………………………290
  八、頓漸悟修、融合為宗…………………………………………290
  九、影響深遠、布達多方…………………………………………291
  十、宗密思想的五個成就…………………………………………291
 第二節 本題研究有待開發的部份…………………………………293
 第三節 《禪源諸詮集都序》中思想的限制………………………294
  一、判教上的問題…………………………………………………294
  二、禪宗史觀上的問題……………………………………………294
  三、寂知……………………………………………………………294
  四、其他……………………………………………………………295
參考書目
點閱次數586
建檔日期2005.09.23
更新日期2015.10.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2651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