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心性論意義上的"物不遷" -- 兼談所謂"心性論"
作者 陳堅
出處題名 華梵大學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0屆)=Symposium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Communication and Philosophy of Culture (10th)
卷期v.10 n.1
出版日期2007.03.18
頁次10
出版者華梵大學哲學系=Huaf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fu.edu.tw/~lbc/index.htm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主題:中國哲學的心性論
關鍵詞心性論; 般若; 佛教境界; 物不遷; 僧肇
摘要心性論是中國哲學的主流思想模式,它圍繞著心性境界而展開言說,比如僧肇在《物不遷論》中提出的“物不遷”就不是一個認識論命題,而是一個心性論命題。心性論意義上的“物不遷”乃是主體達到佛教“空”的境界時“般若”智慧所觀照到的一種景象,具體地說就是,“心空”則“心在當下”;“心在當下”則“心不遷”;“心不遷”則“物不遷”,總之,一個人若能達到“心空”的境界,那麼這個世界就對他呈現“物不遷”的景象,這種“物不遷”的景象是不可能通過世俗的認識而獲得的。在僧肇看來,“心性論”意義上的“物不遷”乃是世界的真實相狀即“實相”。
ISBN9789868127388
點閱次數1241
建檔日期2007.10.23
更新日期2012.08.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894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