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你應該知道的200件佛像
作者 北京故宮博物院 ; 李靜杰=Li, Jing-jie
出版日期2007.11.27
頁次304
出版者藝術家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art.network.com.tw/menu.asp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任職北京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關鍵詞觀音; 羅漢; 藏文; 彌勒佛=Maitreya Buddha=Miruk Buddha; 造像=To Make an Image; 佛像=Buddhist Statue; 佛教教義=Buddhist Doctrines=Buddhist Teachings; 佛教美術; 佛教; 佛; 石窟=cave
摘要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佛教美術則出現於東漢中晚期,至漢末、三國時期則較廣泛地流行開來。佛像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除了對佛教教義精神的追求之外,也受到不同時代審美變遷的影響。
中國形式的佛像在五胡十六國時展露端倪。到了十六國至北魏初期,漸漸漢化的佛像除了已呈現其藝術價值外,並表現出傳統的審美情趣。北魏佛教大興,深入民間,形成了以鑄造小型佛像以祈求福澤之風氣。雲岡石窟的開鑿,更使中國佛像藝術走進繁榮期,此時期的佛像,我們可以從其製作的優劣,來推測出佛像施願者的身分。進入隋之後的中國佛像承繼北朝遺韻,「薄衣貼體」則為唐代佛像的特色。到了宋代,佛像具有飽滿瑰麗的作風,以及圓熟的手法,姿態自然或更為精緻。
綜觀中國佛像藝術,初期以西來的鍵陀螺,秣菟羅風格為主流,其後逐漸漢化;北朝及唐為中國佛像形象轉變的兩個重要時間點,同時佛像也慢慢地脫離了佛教原有的色彩,至宋朝時則徹底的退去宗教的色彩。
本書附錄的「佛教單體造像諸問題」,闡述:一.最初的佛像、二.早期金銅佛像、三.青州風格佛像、四.定州系白石佛像、五.唐代的倚坐彌勒佛像、六.羅漢、祖師與神僧像、七.後期的觀音像。
本書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授權台北藝術家出版社,同步出版系列「北京故宮珍藏文物」中的一冊,全書以200幅彩色圖版(另增局部特寫圖版)與解說對照呈現,圖文並茂。
200件佛像以精美畫質呈現,是一本提供研究中國佛像「毫無爭議的標準器、去偽存真的試金石」的重要專書,更是愛好收藏及審美人士不可缺少的參考書籍。
ISBN9789867034670 (平)
點閱次數832
建檔日期2007.12.25
更新日期2013.10.0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5310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