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生命之安立及其趣向善的探討 -- 論天台圓教判釋開決對生命之啟發
作者 劉秀真 (著)=Liu, Hsiu-chen (au.)
出版日期2007.07.09
頁次141
出版者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Life Education, Nanhua University(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philos.nhu.edu.tw/front/bin/home.phtml
出版地嘉義, 臺灣 [Chia-i,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尤惠貞
畢業年度95
關鍵詞圓教判釋; 判釋開決; 安身立命; 生命之安立; 天台; 觀心; 生命之趣向善; 圓教義涵; 生命; 趣向
摘要本論文是為了要了解如何才能使生命安立及趣向完善,因為生命進程之中存在各種不同的緣起,如何於各種順、逆的動態緣起中,使之安立並趣向完善?星雲法師於《迷悟之間.作者總序》中說:「我們一生當中,誰不曾迷?誰不曾悟?迷惑時,無明生起,煩惱痛苦;覺悟後,心開意解,歡喜自在。」所以,九法界眾生的「一念」,隨時可能迷、可能悟;悟則自然安立,問題是如何面對另一種迷時之可能?《六祖壇經》云:「不悟,佛是眾生;一念轉悟,眾生是佛。」般若是作用圓具一切法,若只在「悟時」有作用,那「迷時」怎麼辦?天台圓教決了「一念三千」的絕待圓融,是「存有論的圓具一切法」,順此「決了」,若一念覺悟的法性般若起,當下即向善之行;若一念無明迷惑的貪瞋癡起,也可以是圓具一切法實現的可能,仍得趣向善之行。天台圓教的這種「決了」,也就是迷亦是圓具之當體,故「迷時」仍得參與趣向善之行,這是非常重要的。
成佛不是初心得,不是後心得,而是念念無間雜的從初心到後心,自然流入成辦。但是眾生未成佛時,在「一半一半」分別執著的世界裡,有間雜心,多時相續,如何成辦菩提資糧?藉著天台圓教的「決了」,我們便得方便善巧,「觀諸有情及一切法,於一切智及此資糧,無不皆有隨順恩德...無不皆有隨順勢力,故於一切心無厭捨。」如此便能超越「一半一半」,而成絕待,故「念念」皆得趣向圓融絕待的善而安立。

目次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第一項 研究動機
   第二項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結構
   第一項 研究方法
   第二項 論文章節大意
  第四節 相關文獻資料探討
   第一項 「天台」獨特教義的相關文獻探討
   第二項 「生命」的相關資料探討--「生命的定義」 
第二章 「生命之安立及其趣向善」的探討
  第一節 探討生命三個面向的問題
   第一項 不知不覺的惡習
   第二項 是是非非的疑網
   第三項 不圓融的偏執知見
  第二節 探討生命展現的方式
   第一項 生命各階段的發展
   第二項 根性多樣化的互具
   第三項 心性轉化的差異
  第三節 探討生命安立的可能
   第一項 自身處境的因緣
   第二項 生活世界的場域
   第三項 「當下抉擇」與安立及趣向
  第四節 本文對生命的「抉擇」
   第一項 本文對「生命之安立」的抉擇
   第二項 本文對「生命之趣向」的抉擇
   第三項 本文對「圓善之生命」的定位 
第三章 「天台圓教判釋開決」與「生命」的關連
  第一節 天台圓教判釋開決之內涵
   第一項 判釋依據的圓教義涵
   第二項 判釋開決的圓教模式
   第三項 判釋運用的圓教詮釋
  第二節 圓教判釋開決的內涵與生命轉化的關連
   第一項 圓教義理對生命之安立的轉化
   第二項 圓教開決與生命趣向的轉化
   第三項 圓教觀行與轉化實踐的關連
第四章 圓教判釋開決對生命轉化之啟發
  第一節 圓教判釋開決對於生命之安立與趣向善的啟發
   第一項 平等尊重每個不同的生命
   第二項 用包容的心觀詮釋圓融的生命
   第三項 追求自身生命趣向善轉化
   第四項 實踐自他生命趣向善的轉進
  第二節 圓教判釋開決啟發生命進入「智為先導」的方法
   第一項 隨喜
   第二項 讀誦
   第三項 說法
   第四項 兼行六度
   第五項 正行六度
   第六項 「圓五品位」在生活的落實
  第三節 圓教判釋開決啟發生命「轉化心性趣向圓融」的觀行
   第一項 從相待到絕待止觀
   第二項 從漸次到圓頓止觀
   第三項 從思議到不思議法
   第四項 在生活中轉化心性趣向「圓頓止觀」 
第五章 結 論
     一、判釋開決權實為原則
     二、層層升轉教化為過程
     三、自他圓融無礙為大用
     四、結語
點閱次數980
建檔日期2008.05.02
更新日期2015.08.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5916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