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緣分‧功德‧共同體 -- 佛教信仰的私人性與社會性
作者 李向平
出版日期2009.04.20
資料類型網路資料=Internet Resrouc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取自於http://www.fjnet.com/typly/lxp/200904/t20090420_117591.htm
摘要中國人很少以直接面對的方式,來討論自己的信仰問題。然而,中國人的信仰問題自1980年代中國社會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前所沒有的關注,並且日益顯得重要。一個時代的變遷,中國人的精神信仰要有一個新的挂搭之地!人有沒有靈魂?人的精神關懷問題如何處理?中國人的信仰問題常常會在社會發生巨大變遷時,自然不期然地凸現出來。如果把信仰問題放在宗教學或宗教社會學里面來考慮的話,信仰和我們的人格發展,跟我們的精神關懷,跟我們的社會建設,無不緊密相關。1980年,以潘曉筆名而問世于《中國青年》的那篇文章,《人生的道路為什麼越走越窄?》,其中提出了“人活著有什麼意義?”的問題,用現在的話來說,實際上就是一個“信仰危機”及其信仰重建的問題。就佛教與社會建設的關系而言,佛教如何參與社會建設、或者以什麼樣的信仰方式進入社會建設的過程,自然涉及到一個佛教信仰者的身份建構及其在社會認同、國家認同之間,尋找一個彼此能夠整合的認同路徑問題。
目次一.佛教信仰的倫理與規範特征
二.基於果報關系的功德信仰現像
三.人佛關系的私人化現像
四.佛教信仰的社會性
五.功德共修與信仰共同體的建構
六.佛教公民及其信仰的可能
點閱次數470
建檔日期2009.07.20
更新日期2015.06.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0122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