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一行三昧與中國禪
作者 游祥洲
出處題名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上輯)
出版日期1995.07
頁次235 - 257
出版者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一行三昧=常坐三昧=Ekavy?ha-Sam?dhi
摘要「一行三昧」是傳自印度的修持方法,最早見於般若
系的經典,如《大碞般若經》,《文殊般若經》等,都談
到了「一行三昧」. 般若經系的「一行三昧」,本身是以
持名為主的念佛三昧,與大乘佛教的淨土宗所提倡的持名
念佛十分相近,只不過前者不修觀想,也不拘任何一佛的
名號,而後者則以傳念阿彌陀佛為主.

「一行三昧」的修持法在中國禪宗四祖道信時,被引
進禪門,成中國燀宗的一個法門. 尤其重要的是,「一
行三昧」在《六祖壇經》中,被六祖慧能賦予了新的意義
. 其重點有四:

(一) 把「一行三昧」的修持方式,由形式的「持名」
,而簡化為持心,即所謂「行住坐臥,一切時中
,常行直心是」.

(二) 把「一行三昧」的定境,從「繫緣法界」,而轉
化為日常生活中的「但行直心,於一切法,無有
執著」.

(三) 傳統上把「一行三昧」解釋為「常坐三昧」,慧
慧能則直指功夫在心不在坐.

(四) 把「一行三昧」從「看心看淨」的知性思惟,還
原為當下隨順覺性的悟性.

慧能此詮釋,顯示了中國禪的創意與特色,本文將
就此主題加以探討.
點閱次數676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1.06.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5198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