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
作者 陳玉蛟
出處題名 中華佛學學報=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Journal of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3
出版日期1990.04
頁次209 - 236
出版者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出版者網址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_tw.php?id=12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英文=English
關鍵詞宗喀巴; 現觀莊嚴論; 發心; 心理學; 起信論; 西藏佛教
摘要本文的主內容分成三個部份. 首先,譯出宗喀巴《現
觀莊嚴論金鬘疏》中「總論發心」的部份,借此以明西藏佛
學中發心之意義. 其次,從唐. 潛真《菩提心義》等有關發
心的著作中,整理出漢地佛學中發心的意義. 最後,從心理
學的觀點,論述發心在宗教實踐上的心理功能,及其用在
大乘實踐法門中的一般情形.

《金鬘疏》「總論發心」的主內容有二部份. 一. 引
述,分析無著,世親,解脫軍,師子賢,無畏作護,法友,
覺吉祥智,寶作寂等唯識及般若學者的著作,並由此抉擇出
:第六意識心與" 為他利而欲求圓滿菩提" 的欲心所相應而
發起,就是發心的定義. 二. 由性質,產生方式,道位高低
和意願等四方面,說明發心的分類. 其中,1. 依性質分為
願心與行心二種 2. 依產生的方式分為:名言所生的發心
和修力所生的發心二種. 3. 依道位分為:信解,清淨增上
意願,異熟和斷障四種發心; 並主張佛地也有發心. 4. 依
個人的意願分為:牧喻,舟喻及王喻三種發心; 並認為; 菩
薩在意志的鍜鍊上,有些發心的確是不可思議的; 因此,"
後他人而成佛" 的牧喻發心和" 自他同時成佛" 的舟喻發心
,雖無必要,但仍有可能.

「續藏經」中有關發心的論著有四部,它們都是唐代的
作品. 其中,《勸發菩提心集》純粹是印度經論的鈔集,不
能代表漢地的佛學; 其餘三部皆依《大乘起信論》而說:發
心就是發直心,深心與大悲心.《菩提心義》更依此論將發
心分為:信成就,解行和證三種道位的發心. 若與《大乘莊
嚴經論》相較,信成就與解行相當於信解發心,證發心則相
當於清淨增上意願與異熟發Z,其中似乎不含佛的斷障發心
. 清末,圓瑛解說實賢的「普勸僧俗發菩提心文」時,加入
華嚴宗和《楞嚴經》的思想,更顯出漢地佛學圓融而又含糊
混雜的特色. 印,藏,漢佛學三者相形之下,根據《起信論
》發展出來的漢地的發心理論的確有點特立獨行的味道.

大乘發心,是為利他而欲求成佛. 就心理學的觀點而
言,大乘菩薩初發心欲成佛和小學生盼望成教師或醫生的
心理是一樣的 -- 對未來意象角色的自我設定和期許,即欲
求. 「佛」,就是大乘佛教徒心中所期許的未來的意象角色
; 而「欲」,就是對此意象角色的自我期許. 此種建構在未
來意象角色的自我期許的心理,將在無形中激發大乘佛教徒
的潛能,調整努力的方向,推動他積極發展出佛的廣大德能
. 大乘佛法中的念佛法門,以佛的德號和相好作為所緣,繫
心憶念,除得定發慧的共同效果外,更有堅固發心的特
殊功能. 而此念佛法門發展到密乘之時,更進一步觀「自身
是佛身」,以去除「自身是凡夫身」的庸常相執; 生起「佛
慢」的自尊心理,代替根深蒂固的「凡常慢」的自卑感. 密
乘法門善巧用發心的理論,在修習定慧的過程中,同時作
好大乘的心理建設,以利修集福慧兩種資糧而速疾成佛; 無
怪宗咯巴要許之為「最勝念佛」了.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sections:
firstly,translating a chapter in Tsong-kha-pa's
(1359- 1415) Shesrab-kyi-pha-rol-tu-phyinpa man-ngag
gi bstan bcos mngon-parrtogs-pa'i rgyan 'grel-pa
dang bcas-pa rgya char bshad-pa legs bshad
gser-gyi-phreng-ba, in order to show the connotation
of 'rising a mind for enlightenment' in tibetan
Buddhism. Secondly,revising the T'ang monk
`Chien-chen's` (潛真,n.d.) P'u-t'i-hsin I (菩提心
義 or' An Interpretation on Buddhicitta) and some
other relevant Chinese Buddhist works, in order to
show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Buddhist
idea in Chinese Buddhism. THirdly,discussing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 of 'rising a mind for
enlightenment' in Mahayana Buddhist's religious
practice.

In Mahayana Buddhism,one who rises his mind to
be enlightened is looking forward to become a
Buddha. Therefore,he does his best to assit others
as his goal. From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a
Mahayanist Bodhisattva who rises such a mind,is
expecting to become a Buddha in his future,somewhat
like a primary student who expects to become a
teacher or a medical doctor when he grows up. Both
of them are defining a prospective role for themself
with their expecation for the future. Therefore,
encouraging the Mahayanists to rise their minds to
be enlightened,is a good way of encouraging them to
exert themselves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of their
buddha Nature.
ISSN10177132 (P)
點閱次數1395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7.06.1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5209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