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中國佛教發展史(下)
作者 中村元 (編)=Nakamura, Hajime (ed.) ; 余萬居 (譯)=Yu, Wan-chu (tr.)
出版日期1984.05.01
頁次358
出版者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集叢:天華佛學叢刊, 18.
關鍵詞中國佛教; 中國佛教史
目次第五篇 絲路的佛教
第一章 總說
第一節 佛教東漸的途徑
第二節 喇嘛教的舞台 -- 西藏

第二章 從印度河到帕米爾
第一節 前言
(一) 通達印度之路
(二) 沙漠世界與佛教
第二節 紀元前
(一) 阿育王時代
(二) 彌蘭陀王時代
(三) 希臘人與佛教
(四) 鑠迦與鉢羅婆
第三節 貴霜帝國
(一) 大月氏帝國
(二) 迦膩色伽王
(三) 大乘佛教之興起
(四) 佛像問世
第四節 貴霜的佛跡
(一) 中國的資料
(二) 阿富汗的初期佛塔
(三) 阿富汗的都市遺跡
(四) 阿姆河以北
(五) 聖物崇拜
第五節 多佛與大佛
(一) 巴米央
(二) 大佛思想的背景
(三) 多佛多菩薩
第六節 顛峰與終結
(一) 亥巴克之謎
(二) 地方性的特徵
(三) 滅亡

第三章 西域世界
第一節 東土耳其斯坦
第二節 東土耳其斯坦探險的進展
(一) 各國紛組探險隊
(二) 俄國探險隊
(三) 英,法,德及其他國家之探險隊
第三節 于闐國的佛教
(一) 于闐是怎樣一個國家
(二) 于闐佛教史
第四節 龜茲的佛教
(一) 龜茲是怎樣一個國家
(二) 龜茲佛教史
第五節 高昌國的佛教
吐魯番之地與其歷史

第四章 敦煌佛教的盛衰
第一節 敦煌這個地方
(一) 佛教繁榮的紀念碑
(二) 敦煌 -- 絲路的要衝
第二節 古抄本中的故事
(一) 五世紀初葉的河西佛教
(二) 北朝時代佛教的興隆
(三) 長安佛教的流佈
(四) 西藏統治下的佛教
(五) 歸義軍時代的敦煌佛教
第三節 敦煌千佛洞的遺產
(一) 千佛洞之草創
(二) 佛教繁榮的隋唐時代
(三) 西藏統治時代的造窟
(四) 歸義軍時代的佛窟群
(五) 其後的敦煌佛教

第五章 出土佛典的面面觀
第一節 沙磧中的佛典
第二節 佛典的文字
(一) 布拉夫米文字
(二) 卡羅書地文字
(三) 其他文字
第三節 出土佛典的材料與形式
(一) 材料
(二) 形式
第四節 埋沒在沙中的佛典
(一) 古印度語文獻
(二) 和闐鑠迦語的佛典
(三) 粟特語文獻
(四) 都貨羅語佛典
(五) 古代土耳其語佛典
(六) 漢文佛典

第六章 西藏佛教
第一節 鬼靈教與佛教的接觸
(一) 佛教的傳入
(二) 土俗信仰
第二節 吐番王國的成立及佛教的引進
(一) 松贊岡布王與佛教
(二) 西藏文化的進展
第三節 國威的伸張及佛教的興隆
(一) 佛教漸趨隆盛
(二) 吐番王朝周圍的國際情勢
(三) 密宗的傳入
第四節 薩木央寺的論爭與佛教國教化
(一) 中國系統佛教與印度系統佛教
(二) 拉薩的論爭
第五節 佛典目錄與譯語字彙之編纂
(一) 譯經目錄之作成
(二) 翻譯名義大集之編纂
第六節 從破佛到後傳佛教
(一) 墀若巴瑾王的護佛政策
(二) 破佛及其後的情勢
第七節 後傳佛教的展開
(一) 後傳佛教的性質
(二) 其後的開展

第七章 喇嘛教文化之擴展
第一節 蒙古的佛教
(一) 元朝吸收喇嘛教
(二) 佛典翻譯與活佛
第二節 布里亞蒙古之佛教
(一) 蘇俄的蠶食與喇嘛教
(二) 喇嘛僧的活動
第三節 卡耳穆克的佛教
(一) 韃靼人與衛拉特的喇嘛教
(二) 佛教的西傳
第四節 其他地方的喇嘛僧
(一) 喜馬拉雅山中的喇嘛教
(二) 喇嘛教的殘影與復甦
點閱次數632
建檔日期1998.07.22; 2002.10.23
更新日期2016.08.2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578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