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1-5冊)
作者 呂澂
出版日期1996.12
出版者齊魯書社
出版者網址 http://chinabooks.cnokay.com/pub_house/qilupress/
出版地濟南, 中國 [Chinan,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共5冊. 附錄:藏譯顯乘論典略目等.
關鍵詞雜阿含經=Samyuktagama Sutra; 藏經目錄; 藏經=大藏經=Tripitaka; 禪學=Study of Zen; 禪宗=Zazen Buddhism=Zen Buddhism=Son Buddhism=Chan Buddhism; 龍樹=龍猛=Nagarjuna=kLu-sgrub; 賢首宗=華嚴宗=Hua-yen Buddhism; 論著=Treatise; 羯磨=kamma=karman;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解脫道論=Vimokaamarga-sastra; 經藏=Sutta Pitaka; 經部=經量部=Sutrantika; 瑜伽菩薩戒本; 楞伽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Lankavatara Sutra; 慈恩宗=法相唯識宗=法相宗=Yogacara Buddhism; 集量論=Pramanasamuccaya; 菩薩戒=the Precepts of a Bodhisattva;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菩提達摩=菩提達磨=達摩=達磨=Bodhidharma; 菩提資糧論;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般若經=Prajnaparamita Sutra;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涅槃=無為法=asamkrta-dharma; 涅槃=Parinibbana=Nibbana=Nirvana; 毘佛略=方廣=Vaipuly; 律藏=Vinaya Pitaka; 阿毘達磨=論藏=Abhidhamma Pitaka=Abhidharma Pitaka; 阿含經=Agama Sutra;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經=Diamond Sutra; 金剛般若; 金剛; 竺法護=法護=Dharmaraksha=Dharmarak.sa; 法華宗=天台宗=Tendaishu=Tien-tai Buddhism; 法界=Dharmadhatu; 法句經=Dhammapada Stura; 宋代佛教;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The Lotus Sutra=Saddharma-pundarika Sutra; 佛教; 佛法=Buddhadharma; 佛性=Buddhahood=Buddha-gotra=Buddha Nature=Buddha-dhatu; 佛; 西藏佛學; 考證; 百字論=Aksarasataka; 安慧=Sthiramati; 如來藏=Tathagata-garbha=Tathagatagarbha; 因明; 印度佛學; 正量部=Sammatiya; 四德; 四十二章經; 北宗禪=The Northern School of the Zen Sect; 六門教授習定論; 中觀學派=龍樹學=中觀佛教=Madhyamaka=Madhyamika; 中道=The Middle Way; 尸羅=戒=command=Precept=sila=morality=rule=discipline=prohibition; 小乘; 大般涅槃經=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ra; 大乘起信論=起信論=Mahayana-sraddhotpada Sutra; 大乘; 上座部=Sthavira; 三寶=The Three Jewels; 三論宗=Three-Treatise School=The Sanlun Zong; 三乘=three vehicles; 三性; 入楞伽經
目次【第一冊】
一、雜阿含經刊定記
1.刊定經名
2.刊定品目
3.刊定文段次第
4.附論《雜阿含經本母》
二、顯揚聖教論大意
三、論奘譯觀所緣釋論之特徵
四、論莊嚴經論與唯識古學
1.莊嚴經論之作者
2.瑜伽與唯識
3.唯識古學與今學
4.三性
5.心真如(法性心)
6.二分
五、諸家戒本通論
六、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引言
七、入論十四因過解
八、因輪論圖解
九、集量論釋略抄
1.凡例
2.集量論本科段(依寶本)
3.集量論釋(軌範師域龍造)
4.現量品第一
5.為自比量品第二
6.為他比量品第三
7.觀喻似喻品第四
8.觀遮詮品第五
9.觀過類品第六
十、金剛經三義
十一、楞伽如來藏章講義
十二、楞伽觀妄義
十三、辯中邊論要義
十四、起信與楞伽
十五、大乘起信論考證
十六、楞嚴百偽
十七、禪學述原
十八、談真如
十九、法界釋義
二十、佛性義
二十一、種姓義
二十二、談院學
二十三、佛法與世間
二十四、談「學」與「人之自覺」
二十五、西藏佛學原論
1.西藏佛學之淵源
2.西藏佛學之傳播
3.西藏佛學之文獻
4.西藏佛學之學說
二十六、附錄
1.藏譯顯乘論典略目
2.本書所據西藏典籍目錄

【第二冊】
一、內院佛學五科講習綱要
二、內院佛學五科講習綱要講記
三、法句經講要
四、阿毗曇心論頌講要
1. 文獻源流
2.學說係統
3.研習資取
五、能斷金剛般若經講要
六、菩提資糧論頌講要
七、摩訶衍寶嚴經講要
八、辯中邊論講要
1. 相品
2. 障品
3. 真實品
2.修對治品
3.修分位品
4.得果品
5.無上乘品
九、勝鬘夫人師子吼經講要
十、大乘法界無差別論講要
十一、清淨毗尼方廣經講要
1.真諦義品
2.聖諦品
3.解律品
4.道門品
5.較量三乘品
十二、瑜伽菩薩戒本羯磨講要
十三、羯磨
十四、解脫道論分別定品講要
十五、六門教授習定論
十六、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講要
十七、大般涅槃經正法分講要
1.勸問標目
2.佛寶常住
3.法寶常住
4.僧寶常住
5.依自知性
6.中道見性
7.涅般四德(卷八終)
8.涅槃四益
9.廣涅槃益
10.釋佛性疑
11.指三寶事
十八、入楞伽經講記
1.序分
2.正宗分
3.流通分

【第三冊】
一. 百字論釋
二. 正覺與出離
三. 緣起與實相(上)
四. 緣起與實相(下)
五. 觀行與轉依
六. 奘淨兩師所傳的五科佛學
七. 佛家辯證法
八. 漢藏佛學溝通的第一步
九. 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想
十. 宋刻蜀版藏經
十一. 契丹大藏經略考
十二. 金刻藏經
十三. 福州版藏經
十四. 思溪版藏經
十五. 磧砂版藏經
十六. 元刻普寧寺版藏經
十七. 明初刻南藏
十八. 明再刻南藏
十九. 明刻徑山方冊本藏經
二十. 清刻藏經
二一. 西藏所傳的因明
二二. 因明入正理論講解
 1. 因明入正理論的三個本子和注疏
 2. 因明入正理論本文
 3. 附錄--真唯識量,因明入正理論疏評介
二三.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1. 談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譯本部份的編次
 2. 有關大乘經分類部份的補充說明
 3.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說明
 4. 經藏:總688部2790卷
 5. 律藏:總210部879卷
 6. 論藏:總196部1394卷
 7. 密藏:總388部639卷1
 8. 撰述:總582部4172卷

【第四冊--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一、緒論
1.原始佛學
2.部派佛學
3.初期大乘佛學
4.小乘佛學
5.中期大乘佛學
6.晚期大乘佛學
二、餘論
三、附錄
1.談南傳的佛滅年代
2.略卅南方上座部佛學
3.略述有部學
4.阿毗達磨泛論
5.略述正量部佛學
6.毗曇的文獻源流
7.略述經部學
8.佛家邏輯

【第五冊--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一、序論
1.佛學的初傳
2.西域傳本佛典的廣譯
3.般若理論的研究
4.禪數學的重興
5.關河所傳大乘龍樹學
6.南北各家師說(上)
7.南北各家師說(下)
8.宗派的興起及其發展
9.南北宗禪學的流行
二、餘論
三、附錄
1.四十二章經抄出的年代
2.安世高
3.支樓迦識
4.支謙
5.朱士行
6.竺法護
7.毗曇的文獻源流
8.談談有關初期禪宗思想的幾個問題
9.三論宗
10.天台宗
11.慈恩宗
12.華嚴宗
13.禪宗
14.宋代佛教
ISBN7533301005 (精)
點閱次數3304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4.05.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818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