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智慧與禪定作為佛教神通的成立基礎 -- 從原始佛教至瑜伽行派
作者 釋大寂 (著)=Shih, Da-ji (au.)
出版者華梵大學哲學系=Dept. of Philosophy, Huafan Univ., R.O.C.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指導教授:郭朝順; 華梵大學哲學系第二屆畢業生學士論文
關鍵詞禪定=Concentration=Dhyana; 神通; 智慧
目次大綱與目錄
研究動機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提出問題
第二節 神通在因明中的辯證關係
第二章 約原始佛教(Early Buddhism)而論
第一節 智慧進路的神通觀
第二節 從三段論法論證四念處是開發神通的正因
第三章 約部派佛教(Many-Schools Buddhism)而論 -- 以《舍利弗阿毗曇論》的神通觀為主
第一節 六種神通
第一項 神足智證通
第二項 天耳智證通
第三項 觀心心數法智證通
第四項 憶念宿命智證通
第五項 眾生生死智證通
第六項 漏盡智證通
第二節 從禪定發動神通
第三節 從四神足起動神通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節 餘論 -- 連結智慧與神通
第四章 約般若系而論
第一節 般若經自身
第一項 突變之性格
第二項 掃除戲論
第三項 於離戲論中修得神通
第四項 我與神通之關係
第五項 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
第六項 小結
第二節 中觀見
第一項 消弭二元論
第二項 龍樹菩薩的辯證技巧
一、破因緣品
二、破大小乘法
三、入定所含入者與入法之謬誤
第三項 空性智慧
第四項 神通之存在性
第五項 小結
第五章 約瑜伽行派而論
第一節 令對象 (object) 現量化
第二節 古印度之瑜伽派
第一項 瑜伽 (yog?) 之考察
第二項 派坦加利 (patajali) 之《瑜伽經》
第三項 從八支坐法開發神通
第三節《瑜伽論》對玄奘的重大意義
第四節《瑜伽師地論》中的神通義
第一項 發動神通之基礎
第二項 作意十二種想
第三項 佛菩薩之威神力
一、聲聞獨覺與佛菩薩之差異
二、十八種神變
三、餘四種威力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點閱次數501
建檔日期2001.05.02
更新日期2020.12.1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7398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