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論佛教戒律觀對「罪」的看法—以「罪」之判定為主的層級研究(佛教犯罪學理論)
作者 釋空寂
出處題名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第4屆) -- 「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2003.03.30
頁次
出版者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ongshi.org.tw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罪; 罪意識; 罪理論; 菩薩戒; 聲聞戒; 五蘊=五陰=五眾=五聚=panca-skandha=panca khandha; 戒律=Precepts=Vinaya=Sila; 緣起=conditions=pratitya-samutpada=paticca-samuppada
目次壹、前 言
一、問題意識
二、三項倫理基點
貳、正釋「罪」
一、基本概念
(一) 很難界定在任何時空裡都適用的定義
(二) 佛法三等「增上道德」的力量
二、世俗的「罪」與佛教的「罪」
(一) 兩個角度說明世俗的「罪」
(二) 三個角度確立佛教的「罪」
1.以「規範條文」確認罪的意義
2. 以「造作管道」確認罪的發生
3. 以「本質內容」確認罪的根源
三、道德的心理本能與罪的關係
參、「主要罪因」與「次要罪因」的探索
一、「次要罪因」
二、「主要罪因」
(一) 四種延續生命的條件
(二) 五蘊身心的侷限
肆、三類罪因的理論分析
一、佛教「罪」理論的分析
(一) 三種理論
(二) 理論層次
(三) 修道環境與理論關係
二、緣起論:理論中的理論
(一) 緣起論的介紹
(二) 緣起理論要點
三、戒律理論
(一) 理論的起源
(二) 理論的要點
1.以毀犯學處為要因
2. 理論之重點
四、罪意識理論
(一) 「罪意識理論」介紹
1.甚麼是罪意識?
2. 罪意識的產生過程
(二) 理論要點
1.無明:以自我為中心對待一切
2. 貪:無止境的匱乏、需求
3. 瞋:面對匱乏與痛苦的反彈狀態。
伍、三種理論層次
一、人天乘所認定之罪
二、聲聞乘的罪因
三、菩薩乘的罪因
陸、結 論
點閱次數1064
建檔日期2004.02.27
更新日期2015.06.0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0924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