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智者大師之一佛乘思想與實踐
作者 林明莉 (撰)
出版日期2000
頁次306
出版者國立中興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nchu.edu.tw/
出版地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英善
畢業年度88
關鍵詞林明莉; 一佛乘; 天台; 智者大師; 智顗; 止觀
摘要當今學者在討論智者大師思想時,往往以「性具」、「性惡」的角度探討,此固然不違背智者大師之思想,但筆者以為智者大師之所以依《法華經》立為宗,主要是根據《法華經》中「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以及「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 的「一佛乘」教理來說明天台之獨特及殊勝。又智者大師所著的天台三大部其所詮者不外乎一佛乘的教理與觀行,也是天台用以確立宗派的教理。故筆者以「一佛乘」的角度來探討智者大師的教理思想,以及其如何看待其他經教,如何凸顯、詮解、實踐天台依《法華經》所立的一佛乘教法,與其所代表的意義。因此,定此篇論文之題為「智者大師之一佛乘思想與實踐研究」。章節內容大致為:
第一章〈緒論〉 主要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 及各章內容大要。
第二章〈一佛乘之釋名〉 一佛乘是《法華經》的宗旨,也是天台智者大師開展其獨具的教觀思想之根據。此章主要分為兩部分探討:其一是《法華經》如何解釋一佛乘之名;其二是智者大師如何根據《法華經》再加以己之創見詮釋一佛乘之名。
第三章〈一佛乘之義涵〉 此章主要說明一佛乘的義理思想,依十如是、十二因緣、四諦、三諦、二諦、一諦、無諦等多方角度,探討一佛乘的義涵,以期了解智者大師的主要思想。
第四章〈一佛乘之表述〉 在了解智者大師一佛乘思想的主要內容後,此章主要接續著上一章,討論智者大師如何確立《法華經》是唯一佛乘之觀念及其運用何種方式來凸顯天台依《法華經》所展現的一佛乘思想。並討論依教相判釋、開權顯實等方式作為表述一佛乘思想之進路的主要原因及意義。
第五章〈一佛乘之實踐〉 天台素有教觀雙美之譽,其對於佛法的實踐,自有一套嚴密的理論基礎。尤以天台宗的奠基者???智者大師(538∼597)綜合了佛法入中土的五百年來流傳在中國的各類大小乘禪法,並配合著自己所體證的教理理論,相互輝映而成就了一套教觀合一的佛法思想與實踐體系。 因此,若欲實踐天台之一佛乘,除了對天台教理有洞徹了解外,對於其禪門觀法,也須有一深刻的理解,方能正確穩當的實踐其教義(宗教實踐方法內容)。因此,此章從發心、五悔、二十五方便等事修及四種三昧、十乘觀法等事理兼之的修習法(共五節),來探討一佛乘之宗教實踐方法。
第六章〈結論〉 除總結前面各章論述外,並檢視現代學者們對智者大師思想的定位問題;最後說明智者大師一佛乘思想之意義及價值。
目次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一、 研究範圍 ……………………………………2
二、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章節佈置 …………………………………3
第 二 章  一 佛 乘 之 釋 名 ………………………6
第一節 《法華經》之一佛乘釋名 ………………6
第二節 天台智者「一佛乘」之釋名 ……………11
一、 以「四一」釋一佛乘之名 ………………11
(一)理一  …………………………………11
(二)人一 …………………………………16
(三)行一 …………………………………17
(四)教一 …………………………………18
二、 以「三軌」釋一佛乘之名 ………………20
(一)以「三軌共成一乘」釋一佛乘之名 …21
(二)以「三軌類通十法」釋一佛乘 ………25
第三章 一佛乘之義涵 ……………………………………28
第一節 《法華經》之一佛乘義涵 ……………………28
第二節 智者大師之一佛乘義理探討 …………………30
一、 十如是 ………………………………………35
二、 十二因緣 ………………………………………44
三、 四諦 ……………………………………………49
四、 二諦 ……………………………………………53
五、 三諦 …………………………………………57
(一) 三諦之名 ……………………………57
(二)三諦之義 ………………………………61
(三)圓融三諦 …………………………………64
六、 一實諦 …………………………………………67
七、 無諦 …………………………………………70
第三節 小結 …………………………………………71
第四章 一佛乘之表述……………………………………73
第一節 教相判釋 ………………………………………73
一、 教相判釋概說 …………………………………73
二、 智者大師之前的教相判釋 ……………………76
三、 智者大師的教相判釋 …………………………83
(一)五時教 ………………………………………83
(二)化儀四教 ……………………………………95
(三)化法四教 …………………………………109
第二節 開權顯實、發跡顯本表述一佛乘義 …………125
一、 約諸經開合 ……………………………………126
二、 開權顯實 ………………………………………133
三、 發跡顯本 ………………………………………140
第五章 一佛乘之宗教實踐 ……………………………146
第一節 論發菩提心 ……………………………………148
一、 推理發心 ………………………………………151
二、 觀佛相好發菩提心 ……………………………153
三、 見佛種種神變發菩提心 ………………………153
四、 聞法發菩提心 …………………………………154
(一)聞生滅四諦 …………………………………154
(二)聞無生四諦 …………………………………154
(三)聞無量四諦 ………………………………154
(四)聞無作四諦 ………………………………155
第二節 五悔 …………………………………………158
一、 五悔之釋名 ………………………………158
二、 五悔之修習內涵 ……………………………159
(一)懺悔 ………………………………………161
(二)勸請 ………………………………………162
(三)隨喜 ………………………………………163
(四)迴向 ………………………………………164
(五)發願 ………………………………………165
三、 小結 …………………………………………166
第三節 二十五方便 ……………………………………168
一、方便釋義 ………………………………………168
二、二十五方便之科判 ……………………………169
三、二十五方便之修習內容 ………………………171
(一) 具五緣 ………………………………………171
(二) 呵五欲 ………………………………………183
(三) 棄五蓋 ………………………………………185
(四) 調五事 ………………………………………191
(五) 行五法 ………………………………………194
第四節 四種三昧 ………………………………………199
一、常坐三昧 ………………………………………200
二、常行三昧 ………………………………………201
三、半行半坐三昧 …………………………………205
(一)方等三昧 …………………………………205
(二)法華三昧 …………………………………209
四、非行非坐三昧 …………………………………216
(一)約諸經觀 …………………………………217
(二)約三性觀 …………………………………219
五、小結 ……………………………………………222
第五節 十乘觀法 ………………………………………226
一、觀不思議境 ……………………………………229
(一)十法界 ……………………………………233
(二)十界互具 …………………………………234
(三)三種世間 …………………………………234
(四)十如是 ……………………………………236
二、起慈悲心 ………………………………………240
三、巧安止觀 ………………………………………244
四、破法遍 …………………………………………249
(一)從假入空破法遍 …………………………251
(二)從空入假破法遍 …………………………258
(三)中道止觀破法遍 …………………………262
五、識通塞 …………………………………………266
六、道品調適 ………………………………………269
七、助道對治 ………………………………………274
八、知次位 …………………………………………278
九、能安忍 …………………………………………282
十、無法愛 …………………………………………284
十一、小結 …………………………………………285
第六章 結論 …………………………………………287
第一節 一佛乘思想之檢視 …………………………287
一、學者所詮釋的天台教理 ……………………287
(一)印順法師所詮釋的天台教理 ……………287
(二)楊惠南教授所詮釋的天台教理 …………290
(三)張曼濤教授所詮解的天台教理 …………292
(四)吳汝鈞教授所詮解的天台教理 …………263
二、檢視學者所詮解的天台教理 ………………294
第二節 一佛乘思想之意義 …………………………299
參考書目 ………………………………………………301
點閱次數543
建檔日期2000.11.10
更新日期2023.01.0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4510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