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宗教文化」對現代公民社會建立的可能作用---以「儒道佛為核心的詮釋與闡析」
作者 林安梧
出處題名 海峽兩岸《宗教文化與民族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2002.08.12
頁次49-57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版地昆明, 中國 [Kunming, China]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公民社會;宗教文化;體常知變;理一分殊;多元一體;Civil Society;Religious Culture;
摘要本論文旨在闡明「宗教文化」落實於「公民社會」的建立所可能產生的作用. 首先,作者經由宗教哲學的深度反省,闡明「宗教」在人類文明中的角色,進而釐清宗教文化教養的「正用」與「誤用」. 當然,這也就牽涉到「可能性」.「必然性」.「限制性」等問題,就此我們將叩緊人的「自由渴求」來思考. 再者,筆者經由多年來所開發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指出意義治療的幾個向度:儒家的「我,就在這裡」.道家的「我,歸返天地」.佛教的「我,當下空無」.再者,筆者藉台灣的經驗,闡述公民社會的養成可能,進而指出儒道佛文化是相須互補的,他們都足以做為台灣邁向公民社會轉型過程中的調節性資源. 再者,筆者試圖打破從「內聖」開「外王」的固定化思考,另起從「外王」到「內聖」的思考,指出在「公民社會」的嶄新構成中,儒道佛及其他資源正不斷地調節,而給出一新生的力量. 再者,我們將經由「理一分殊」的範式,對中國文化「多元一體」的格局做一深度的詮釋與證立,並藉此闡明多元種族. 多元文化. 多元宗教而建立起來的「公民社會」的可能機制. 最後,筆者將經由歷史發展的變遷,指出「體常知變」.「即勢言理」的積極性與必要性.
點閱次數534
建檔日期2003.8.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434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