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神聖化與世俗化--以《大金沃州柏林禪院三千邑眾碑》為例=The Sacralization and Secularization--In the Case of "the Stele of 3,000 Monks in the Bolin Chan Monastery in Wozhou in the Great Jin Dynasty”
作者 王雷泉=Wang, Lei-quan
出處題名 中國禪學=Chan Studies
卷期n.1
出版日期2002.06
出版者河北禪學研究所; 中華書局
出版者網址 http://www.zhbc.com.cn/
出版地中國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1952年生,上海人。1984年獲復旦大學哲學碩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河北禪學研究所學術顧問。發表有《摩止觀釋譯》、《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宗教卷》(合著),合譯《禪與西方思想》、《禪宗與精神分析》。
關鍵詞神聖化; 世俗化; 佛教組織=Buddhist Organization; 人間佛教=入世佛教=Humanistic Buddhism=Engaged Buddhism; 布教=弘化=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佛教經濟=寺院經濟=Buddhist Economics
摘要世俗化是個褒貶不一、人言言殊的概念。現代宗教學將宗教的存在,定位在人的基礎上,既然如此,宗教的世俗化就是不可避免的現象。然而,正如宗教在傳播過程中,對社會的適應有其必然性,宗教的神聖化同樣具有永久的活力。本文以在河北趙縣柏林寺發現的「大金沃州柏林禪院三千邑眾碑」為例,探討「社邑」這個廣泛存在於中國古代社會中的佛教組織,對佛教中國化所具有的決定性意義。認為此碑文引述的《萬善同歸集》的禪教一致等思想,及對造像、建福活動意義的闡釋,反映了中國佛教趨於世俗化的軌跡。如何在世俗社會中高揚神聖的意義,仍是佛教界和學術界有待探討的重大課題。

目次
一、社會大眾:佛法的化導物件與存在基礎
二、維繫佛教經濟的理論基礎
三、以音聲形相而作佛事
四、永恒的張力:神聖化與世俗化
ISSN1609476X
點閱次數453
建檔日期2004.05.07
更新日期2011.08.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821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