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禪思與緬懷
作者 釋法源=Shi, Fa-yuan
出版日期2010.02.01
頁次492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sara.gov.cn/zzjg/zjwhcbs/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本書列入2010年寶慶講寺叢書——中國佛教學者文集,全書收錄作者關于中國佛教尤其史上重要人物和典籍的研究論文,前者如︰雪竇重顯、慧能、馬祖道一、永明延壽等,後者如︰《二入四行論》、《六祖壇經》等。所收論文還涉及對般若智慧與現代人心靈生活的討論以及對外來求法僧的研究,史料翔實。從佛法本身來說,教、理、行、證的修學次第,已經為佛弟子指明了修學的道路。但是,佛弟子因為自己的資質、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于是形成不同類型的佛法,有重義理、重實踐等區別。但是,作為佛弟子來說,義理的探討是為了將佛陀所要開示的真實事理,充分、完整地表達出來,如“阿毗達摩”雖然著重于論證“法”的自性、定義、關系等,但是其本意仍然在于“諦理的現觀”,最終歸于修證。那麼,重修證的佛教,主要是從利益眾生的角度,重視佛法的適應性、實效性,所以對事相的分別比較少,如初期大乘經典以“般若”、“三昧”、“解脫門”、“陀羅尼”、“菩提心”等作為中心,來表達從發趣、修行到證入的歷程。雖然存在著種種不同的側重,但都是佛法的根本,都是以義理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為中心。中國佛教其實已經非常明顯地表明了這一點,如天台智者大師的教觀並重,這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高僧傳》將古代僧人分為十科,其中翻譯、解義、讀誦便屬于義解門;而習禪、明律、感通、遺身、護法、興福,都是屬于實踐門;最後一科“雜科”則是指出家人的外學修養,旁及世間經書、治世語言、禮樂文章等,無不兼通。

目次
總序
宋代雪竇重顯禪師及其頌古禪風
達摩《二入四行論》的思想
《六祖壇經》的基本禪法思想及其歷史意義
慧能的頓悟學說
馬祖道一的禪法及其特色
永明延壽之禪淨思想
般若智慧與現代人的心靈生活
雪峰義存禪師的生平事跡
南宋求法日僧圓爾辯圓——對日本佛教文化的貢獻與影響
虛雲老和尚在雲南
緬懷一代高僧——真禪大和尚
《寶慶講寺叢書》已出書目
ISBN9787802542365 (平)
點閱次數629
建檔日期2010.08.05
更新日期2011.06.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7181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