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唯心思想帶來中國佛教末流之衰微嗎? ── 印順法師觀點之檢視
作者 林建德
出處題名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論文集(第十屆)
出版日期2011.03
頁次235 - 251
出版者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出版地桃園縣, 臺灣 [Taoyue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關鍵詞唯心; 中國佛教; 釋印順
摘要印順法師繼承太虛大師改革暨復興中國佛教之理想,然而與太虛大師看法不同,他認為現實佛教界的問題,根本是「思想」的問題,期能對佛教思想起澄清作用。然而,吾人可以追問的是,中國佛教末流之問題,果真是「思想」的問題?如果是,究竟是什麼樣「思想」的問題?如果不是,印順法師為什麼又作此斷定?
就印順法師而言,中國佛教傳統乃承接印度後期大乘的如來藏思想為主,而佛教唯心思想長期發展的結果,帶來中國佛教末流之衰微。然而,印順法師對真常心系佛法的判定和反思,是否可得到普遍的認同,乃是值得探究的。例如他的老師太虛大師即是一例;此外印順法師的後學如法鼓山聖嚴法師、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等人,也明顯和他的思路不同,而高度地認同並闡揚佛教唯心的教法,也皆展示出寬闊、入世的菩薩行的格局。如此,真常心系的佛法,果真可和中國佛教走向衰頹之勢牽連起來?或者,怎麼樣的唯心思想,導致了佛法的衰弱而成為印順法師反省的重點?
關於佛教後期的唯心論思想,是否影響佛教的衰敗;對此,本文認為既是、也不是。唯心論可增益對佛法的信仰,但同時易於導致弊端,其間重點在於權實間的善巧運用。意即,如果唯心思想能重信而不雜濫、重定而不枯寂,則唯心思想未必導致了佛法的衰弱,其間的重點乃在於「方便出下流」。甚至可以說,佛教若沒有如來藏思想,僅留在「第一義悉檀」的法義,過於擯除真常唯心思想,如此佛法也無法受到絕大多數人的歸信,而佛教亦會衰退,乃至於滅亡。因此,佛教興盛之契機,乃在於權、實關係間整體的辯證、平衡,兩者缺一不可,佛法所重視的「二諦圓融」,以及不即不離的中道法義,其深刻意涵也在於此,而這也是印順法師所要著眼的要點。
目次一、前言 236
二、印順法師真常唯心思想之反思 237
(一)真常唯心思想之「方便性」特質 237
1、重信的假想觀 237
2、重於修定 239
(二)真常唯心思想偏頗發展之流弊 240
1、不能正解聞思修慧 240
2、趨向老年心境 240
三、唯心思想與佛教興衰 242
(一)真常唯心的佛法未必使佛教走向衰頹 242
(二)真常唯心的佛法如何使佛教走向衰頹 245
1、重信卻缺乏思擇力而流於雜濫 245
2、重定卻缺乏慈悲心而陷入隱遁 246
四、唯心走向正覺:真常心系信仰價值的肯認 246
(一)如來藏思想是佛教:非「入篡正統」 247
(二)邁向更高的信仰層次 248
(三)明權實之別而堅定信仰 249
五、結語 250
點閱次數442
建檔日期2011.03.02
更新日期2020.09.0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7548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