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本資料由 李玉珉老師 提供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張大千與敦煌學
作者 劉再聰
出處題名 敦煌學輯刊=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卷期v.1998 n.2
出版日期1998
頁次118 - 128
出版者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敦煌學輯刊編輯部
出版者網址 http://dhxyjs.lzu.edu.cn/
出版地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張大千; 敦煌學; 敦煌壁畫; 壁畫藝術; 國畫大師; 敦煌經籍輯存會; 四川省內江市; 榮譽學; 伯希和; 段文杰
摘要張大千 (1899-1983 年), 原名正權 , 單名爰 , 字季爰, 號大千 , 別號大千居士, 四川省內江市人 , 著名的國畫大師 , 被徐悲鴻譽為 “五百年來第一人”。1968 年 ,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授予他文學博士榮譽學位。1974 年, 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授予他人文博士榮譽學位。1976 年 , 台灣當局授予他 “藝壇宗師” 匾額。1956 年赴法國與西畫大師畢加索在尼斯灣畢宅會晤, 切磋畫藝, 贈禮留念 , 被西方報紙評介為世界“藝術界的高峰會議” , “中西藝術史上值得紀念的年代”。“東張西畢” 齊名於國際藝壇。1958 年獲美國紐約世界現代美術博覽會金獎, 並被公選為“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在其富有成就和傳奇色彩的漫長藝術生涯中 ,“禮佛敦煌是其藝術的最高峰”。學術界、文藝界對張大千藝術創作取得的成就的探討和讚譽之作可謂汗牛充棟, 但對其輝煌的“敦煌禮佛” 卻惜墨如金, 甚為憾事。其實在張大千本人看來, 西去敦煌也是值得重墨的一筆 。自述畫程道:“予畫幼承母訓, 稍長從仲兄善子學人馬故實, 先姊瓊枝為寫生花鳥。年十七出峽渡海 , 學染織於日本西京, 繪事遂輟。二十歲歸國, 居上海, 受業於衡陽曾夫子農髯、 臨川李夫子梅庵, 學三代兩漢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兩師作書之餘, 兼喜作畫 , 梅師酷好八大山人, 喜為花竹松石, 又以篆法為佛像;髯師則好石濤,​​ 為山水松海, 每以畫法通之書法 , 詔門人子弟。予乃效八大為墨荷 , 效石濤為山水, 寫當前景物, 兩師嗟許, 謂可亂真。又以石濤、漸江皆往來於黃山者數十年 , 所寫諸勝, 並得茲山性情, 因命予往遊。三度裹糧 , 得窮松石之奇詭, 煙雲之幻變, 延譽作展於成都、重慶。已而西出嘉峪, 禮佛敦煌, 縱觀壁畫 , 始知人物畫法 , 絕響於世。乃摒棄一切 ,臨摹傳寫 , 居石室者二年 , 得畫百數十幅, 大者尋丈,小亦四五尺,又撰成石室記 , 詳記洞窟大小, 畫派源流, 考訂年代。迨至成都, 張岳軍先生時主川政, 約同教育部為予展覽於成都、重慶 , 觀者嘆詫我國藝術之偉岸雄奇, 千載已曠絕人寰也。 … …民國三十八年冬, ……予亦流離海外, 留於印度阿堅塔 (阿旃陀)石窟三月, 研討與敦煌壁畫異同, 頗為有得。又遍遊歐洲南北美 , 卜宅巴西… …”。可見, 張大千通曉中國歷代藝術源流 , 熟知各朝文化特色, 金石文字、碑刻書畫皆有研習 , 並對敦煌藝術尤為鍾情, 不惜千里之遙, 面壁三年, 進行 “臨摹傳寫”、“考訂年代” 和 “探究源流”。並臨摹品展覽於世界各地, 對宣傳敦煌藝術,弘揚民族文化, 為敦煌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ISSN10016252 (P); 10016252 (E)
研究類別繪畫
研究時代民國
研究地點甘肅(敦煌莫高窟)
點閱次數323
建檔日期2016.05.12
更新日期2018.01.0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5674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