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言詮與意趣:佛教義學研究
作者 周貴華
出版日期2012.04.01
頁次253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csspw.com.cn/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農將佛教研究區分為學術研究與義學研究的基礎上展開的印度佛教義學研究的一個探索。具體是對印度佛教的義理的一些重要方面。予以了深度研究,主綴進衍了義理的結構、概念與思想脈絡的梳理、分析與建立,試圖提供……種佛教義學研究的范例。
目次上篇 唯識明義論
第一章 有為依唯識學與無為依唯識學
第一節 唯識學二分的安立:歷史性與邏輯性
一 從佛教思想史的角度看
二 從理論的內在邏輯看
第二節 唯識學二分的特質:一致性與差別性
第三節 唯識學二分在佛教意識形態上的關系:疏離與緊張
第二章 法相分學與唯識分學
第一節 法相分學與唯識分學——從漢譯《集論》與《攝論》之「識」談起
一 法相與唯識之區分
二 法相分學:識作為了別/識別
三 唯識分學:識作為了別/顯現
四 有相唯識與無相唯識之別:識別與顯現
第二節 關於法相與唯識的「分合之辯」
一 歐陽竟無:法相與唯識「二事也」
二 釋太虛:「法相必宗唯識」
三 釋印順:「唯識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識」
四 小結
第三章 「唯識」與「唯了別」
第一節 「唯識」與「唯了別」:用語差別與意義相通問題
一 「唯識」與「唯了別」用語之差別問題
二 「唯識」與「唯了別」意義之相通問題
第二節 「唯識」與「唯了別」:意趣問題

第四章 唯識學之有無思想
第一節 言說與有無
——以早期唯識關於言說與有無的論說為中心
一 言說與有無
二 離言自性
第二節 對《解深密經》有無說之詮釋
——以圓測的《解深密經疏》為中心
一 對《解深密經》有無說疏釋之特點
二 關於勝義諦離言自性
三 關於三自性
四 關於三無自性性

第五章 唯識學無分別智之親證思想
第一節 無分別智
第二節 無分別智之所緣以及生起
第三節 無分別智與真如之冥契

第六章 唯識學之轉依思想
第一節 轉依及其結構
一 轉依之名、義
二 關於轉依之名、義的爭論
三 轉依的四分結構
四 轉依的五分結構
五 轉依說類型
……
下篇 佛教思想明論
ISBN9787516107812
點閱次數223
建檔日期2017.02.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7121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