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認知語言學」談 「體認」與「認知」的差異:以《楞嚴經》卷一及《大乘入楞伽經》為依據=Explo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zation” and “Cognition”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ed on the Śūraṅgama Sūtra and the Laṅkāvatāra Sūtra
作者 釋照澄 (著)=Shih, Chao-cheng (au.)
出處題名 圓光佛學學報=Yuan Kuang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28
出版日期2016.12
頁次53 - 95
出版者圓光佛學研究所=Yuan Kuang Buddhist College
出版者網址 http://www.ykbi.edu.tw/
出版地桃園縣, 臺灣 [Taoyue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台灣大學哲學系「漢傳佛教研究室」
關鍵詞譬喻=metaphor; 認知=cognitive linguistics; 體認=the philosophy of embodiment; 《楞嚴經》=Śūraṅgama Sūtra; 意義=meaning; 指稱=word
摘要本文以「認知語言學」為參考系,並透過《楞嚴經》卷一及《大乘入楞伽經》闡述佛陀所使用的「概念系統」在於引導修行者得以「體認」佛法,而非滿足並停留在「認知」的階段。全文論述的架構,由如下六節所串連而成。第一節,「緒論」,陳述本文的問題意識,以及交代全文的輪廓及預期成果。第二節,以「認知語言學」為本文參考系,分為兩小節,闡述「認知」、「認知科學」以及「認知語言學」之間的發展脈絡及哲學意涵。第三節,說明本文聚焦於「譬喻」的語言表達式,以及選定《楞嚴經》為參考依據的理由。第四節,依據基於「棲於身的體現哲學」的認知語言學,逐一分析《楞嚴經》卷一的譬喻語句。第五節,根據《大乘入楞伽經》探討「語言」與「意義」關係的段落,區分與定義「認知」與「體認」的意涵。第六節,「結論」,總結佛陀言教與「認知語言學」至少存在三個不同的觀點,並彰顯佛陀在化導修行者的教育核心理念是「體認」而非「認知」。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how Buddha could guide the Buddhist cultivators to “realize” the truth, not just be satisfied with “cognizing” the truth by virtu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is structured as six sections. Section one provides a broad outline of this paper and the expected results. Section two explicates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ction three focuses on the reasons of why to adopt Figurative languages and choose the Śūraṅgama Sūtra to develope this paper. Section four analyzes the metaphor examples in the Śūraṅgama Sūtra according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embodiment. Section five distinguish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alization” and “cognition” and defines each of them in the light of the Laṅkāvatāra Sūtra. Section six concludes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differences betw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Buddha‟s teaching. The core idea of how Buddha transforms Buddhist cultivators is to “realize” the truth, not to stagnate in “cognizing” the truth.
目次一、緒論 57
二、「認知語言學」開啟第二代認知科學 59
(一)「認知」與「認知科學」 59
(二)「認知語言學」與「認知科學」 60
1.心智的體驗性 61
2.思維的隱喻性 62
3.小結 62
三、佛教的「譬喻」語言表達式及本文依據經典 63
(一)佛教的語言文字觀 63
(二)譬喻語法在佛陀說法中的地位 65
(三)依據經典簡介 66
四、分析《楞嚴經》卷一中的譬喻語句 67
(一)七處徵心 68
1.執心在身內 69
2.執心在身外 72
3.執心潛伏根裡 73
4.執心分明暗 75
5.執心無定處 76
6.執心在中間 77
7.執心為「無著」 82
(二)辨見 83
五、從「認知」與「體認」談「意義」 85
(一)言詮的意義 86
(二)離言詮的意義 88
(三)「認知」與「體認」的意義區分 90
六、結論 90
參考書目 93
ISSN16086848 (P)
參考文獻 (文獻格式依照該著作顯示)

▌文獻
  1. Daisetz Suzuki (tr.), The Laṅkāvatāra Sūtr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32.
  2. 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3. Lakoff G., “Embodiment Mind and Meaning”, ed. Baumgartner & Payr, Speaking Minds: Interview with Twenty Eminent Cognitive Scientist, Princeton [NJ]:Princeton, 1995.
  4. Langacker W. Ronald,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Stanford: Stanfort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王寅,〈Lakoff和Johnson的體驗哲學〉,《當代語言學》第4卷第2期,2002年。
  6. 王寅,〈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4卷第2期,2002年3月。
  7. 王寅,〈認知語言學與兩代認知科學〉,《外語學刊》第108期,2002年第1期。
  8. 安可思,〈概念隱喻〉,蘇以文、畢永娥主編,《語言與認知》,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8月。
  9.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讀》,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8月。
  10. Su I-Wen, “Metaphorical Extension and Lexical Meaning”, The Thirteenth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Taipei, Taiwan, Feb.10-11, 1999.
  11. 高明道,〈「智者」未必有智慧——談談「以譬喻得解」〉,《法光雜誌》第304期,2015年1月,第4版。
  12. 黃宣範,〈棲於身的體現認知〉,蘇以文、畢永娥主編,《語言與認知》,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8月。
  13. 雷可夫&姜申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12月,初版第六刷。
  14. 蔡耀明,〈《入楞伽經》的心身不二的實相學說:從排除障礙的一面著手〉,《法鼓佛學學報》第6期(2010年6月),頁57-114。
  15. 蔡耀明,〈「確實安住」如何可能置基於「無住」?:以《說無垢稱經》為主要依據的「安住」之哲學探究〉,《正觀》第57期(2011年6月),頁119-168。
  16. 蔡耀明,〈由三乘施設論菩薩正性離生:以《大般若經.第二會》為中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1期(1997年3月),頁109-142。
  17. 鄧育仁,孫武文,〈隱喻框架:台灣政治新聞裡的路途隱喻〉,《新聞學研究》第67期,2001年。
  18. 蘇以文,〈語言與分類〉,蘇以文、畢永娥主編《語言與認知》,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8月。

▌佛教經典
  1. 大周.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經672。
  2.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經374。
  3. 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大正藏》冊8,經221。
  4.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經676。
  5.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冊19,經945。
  6.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經1509。
  7.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二,《大正藏》冊9,經262。

點閱次數638
建檔日期2017.03.06
更新日期2017.08.1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7136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