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正性離生、菩薩位之探究=The Bodhisattva-nyāma in Kumarajiva's Translations of the Large Sūtra on Perfect Wisdom and It's Commentary
作者 釋厚觀 (著)=Shi, Hou-guan (au.)
出處題名 正觀雜誌=Satyabhisamaya: A Buddhist Studies Quarterly
卷期n.88
出版日期2019.03.25
頁次5 - 74
出版者正觀雜誌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tt034.org.tw/
出版地南投縣, 臺灣 [Nantou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福嚴佛學院教師
關鍵詞正性離生; 菩薩位; 無生法忍; 阿鞞跋致; 般若波羅蜜; 方便; 《大智度論》
摘要 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大智度論》中常見「菩薩位」之語詞,對照玄奘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則作「菩薩正性離生」。「菩薩位」是特指菩薩修行歷程中特殊的一個階位,入菩薩位之後,將決定趣向於無上菩提而成佛;「菩薩地」則是泛指菩薩從初發菩提心到成佛之間菩薩修行的所有階位,二者用法不同。
「入菩薩位」後,行者將畢定成佛,因此,如何才能入菩薩位成為一重要的課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大智度論》中提到了多種不同的方法,有的說「觀空入菩薩位」,有的說「行般若波羅蜜入菩薩位」,有的說「應行六波羅蜜方能入菩薩位」,有的說「要兼具般若波羅蜜與方便力才能入菩薩位」,也有說「要遍學聲聞道、辟支佛道、佛道,再以菩薩的道種智入菩薩位」,更有說「要具足發意、修行、大悲、方便等四法方能入菩薩位」。
由於入菩薩位應具備的德目說法不一,所證得菩薩位的階位高低也不盡相同。如以「無生法忍」為基準,有的菩薩位比「無生法忍」低一些,有的則在「無生法忍」之上,必須依前後文才能判斷,不能一概而論。筆者試著整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大智度論》之種種異說,希望藉此能正確掌握「菩薩位(菩薩正性離生)」的完整樣貌。
目次摘要 5
一、前言 7
二、正性離生、菩薩位之語意 15
(一)《發智論》、《大毘婆沙論》所說的「正性離生」15
(二)《俱舍論》所說的「正性離生」19
(三)《般若經》釋「生、離生」20
(四)《大智度論》釋「生、熟」23
(五) 小結 24
三、如何入菩薩位 25
(一) 以自相空法入菩薩位,得無生法忍 25
(二) 見一切法空,觀四諦平等,入菩薩位,安住性地中,不從頂墮 26
(三) 行般若波羅蜜,十八空中不見空法,得入菩薩位 29
(四) 行無戲論般若波羅蜜,得入菩薩位 32
(五) 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著一切法,增益六波羅蜜,入菩薩位 34
(六) 以堅固心、不動心、不轉心行六波羅蜜,得入菩薩位 35
(七) 不離薩婆若心,有般若波羅蜜及方便力,得入菩薩位 36
(八) 遍學諸道,以智觀過八地,已道種智入菩薩位 39
(九) 具足發意、修行、大悲、方便等四法入菩薩位 44
(十) 小結 48
四、菩薩位之七種說法 49
(一) 得無生法忍 50
(二) 般舟三昧 51
(三) 具足六度,生方便智 54
(四) 入菩薩法位力,得阿鞞跋致 55
(五) 不墮凡夫數,名得道人,閉三惡道,初生菩薩家 57
(六) 住頂不墮 59
(七) 知心相真空,諸有無等戲論滅 61
五、結論 68
(一) 正性離生、菩薩位之語意 68
(二) 如何入菩薩位 68
(三) 菩薩位七種說法及其階位 69
參考書目 71
ISSN16099575 (P)
點閱次數1632
建檔日期2019.06.19
更新日期2019.06.2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8473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