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20世紀50年代印度的佛教復興運動及其影響=Buddhist Renaissance Movement in the 1950s in India and Its Influences
作者 張世均 =Zhang, Shi-jun
出處題名 世界宗教文化=The Religious Cultures in the World
卷期n.3
出版日期2019
頁次30 - 36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出版者網址 http://iwr.cass.cn/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張世均,西南民族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關鍵詞印度; 佛教復興運動; 影響
摘要20世紀50年代,印度政府需要通過復興傳統文化、整合民族力量、推行執政新理念、創造良好周邊環境來構建新型的民族國家。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印度通過在國家標識上展示佛教文化元素、舉辦佛陀涅槃紀念活動、邀請世界佛教名人訪印、表列種姓批量改宗佛教、建立佛教徒組織和政黨等行動構成了20世紀50年代印度佛教復興運動的主要內容。這次佛教復興運動具有社會政治濃郁、政府積極支持、低級種姓響應、名人效應突出等特點,對印度政府實行民族國家的整合、佛教文化的傳承、周邊環境的重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提高了印度在國際上的地位。
目次一、佛教復興運動興起的緣由 30
(一)亟需消除宗教矛盾與教派衝突,構建印度社會和諧與穩定 30
(二)亟需保護文明多樣性與傳統文化,構建印度文化傳承與自信 31
(三)堅決選擇走世俗化國家建設道路,以發展經濟而彌合教派仇恨 31
(四)亟需團結周邊佛教鄰國,創造印度良好的周邊環境 32
二、佛教復興運動的表現形式 32
(一)國家標誌上的佛教文化記憶 32
(二)舉辦佛陀涅槃2500周年紀念活動 32
(三)邀請世界佛教名人訪印與交流 33
(四)表列種性批量改宗佛教 33
(五)建立印度佛教徒組織和政黨 33
三、佛教復興運動的特點 34
(一)社會政治改革濃郁 34
(二)政府積極支持 34
(三)低級種性響應 34
(四)名人效應突出 35
四、佛教復興運動的影響 35
(一)實現民族國家的整合 —— 凝聚中下層民眾 35
(二)傳承古老的傳統文化 —— 佛教文化承前啟後 36
(三)建立睦鄰友好的關係 —— 創造良好周邊環境 36
ISSN10076255 (P)
點閱次數196
建檔日期2019.08.29
更新日期2024.03.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8756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