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西藏佛教的《寶性論》詮釋初探=A study of Tibetan Buddhism on the Mahāyānottaratantra-śāstra
作者 于蕙敏 (著)=Yu, Hui-min (au.)
出版日期2018
頁次136
出版者華梵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fu.edu.tw/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英傑
畢業年度106
關鍵詞西藏佛教; 寶性論; 如來藏; 他空見; 中觀見; 彌勒五論; Tathagatagarbha;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 Tibetan Buddhism
摘要本論文的主題,是以西藏佛教的觀點探討《寶性論》如來藏思想的意義與價值。
《寶性論》是如來藏思想最早、最具代表性的論典。本論將《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等重要的早期如藏說經的內容,予以梳理並賦以理論架構,具有繼承、歸納、理論化如來藏思想的意義與價值。日本學者高崎直道首先提出如來藏思想「三經一論」的說法,其中的一論即是《寶性論》,從而肯定了本論在如來藏思想發展上的關鍵性及重要性。
《寶性論》在西藏佛教界受到相當的重視,其所闡述的如來藏要義,在西藏佛教中被判為顯宗的最高見地、修學密乘的理論基礎,是由顯教進學密教的關鍵;不但對各教派的思想理論及實修實證產生重要影響力,也是西藏佛教正式學院教育系統中最被重視的論典之一。
如來藏思想對漢傳佛教與西藏佛教皆有重要影響,然而漢傳佛教界對《寶性論》並不重視,華文區關於《寶性論》的學術研究亦不多見,兩地傳統上對本論的重視度差異十分明顯。基於上述原因,筆者認為以西藏佛教的角度來詮釋《寶性論》的如來藏要義,可作為如來藏思想研究的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The theme of this essay is to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athagatagarbha in "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 " .

Among all the Abhidharma which introduce the Tathagatagarbha,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 "is the earliest and most significant one. It combines and concludes the content of Tathagatagarbha sutra, Anunatvapurnatvanirdesa and Arya Srimaladevi simhanada nama Mahayana sutra.

Jikido Takasaki, the Japanese scholar who firstly published the idea of "three sutras and one Abhidharma for Tathagatagarbha "in history and the “one Abhidharma” mentioned in this idea is actually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 ". This fact no doubtedly reflects its importance and core value.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 " is one of the highly regarded Abhidharmas in Tibetan Buddhism. It was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view of Mahayana as well as the perception foundation of Vajrayana. We can also find its influence at the perception and the practicing method of each schools and linages of Tibetan Buddhism.

The idea of Tathagatagarbha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both Chinese Buddhism and Tibetan Buddhism.

Yet in the Chinese-speaking areas, the academic study toward the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i s relatively rare. Which reflect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point of view toward this Abhidharma between these two areas. As a Chinese speaking researcher, I think it could be an interesting angle to discuss the idea of Tathagatagarbha in the “ Mahāyānottaratantra Śāstra "through Tibetan Buddhism’s point of view.
目次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第四節 文獻回顧

第二章《寶性論》在西藏佛學思想的位置
第一節 西藏佛教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西藏佛教的宗見
第三節 西藏佛教的如來藏思想
第四節《寶性論》與彌勒五論
第五節《寶性論》與三時判教

第三章 西藏佛教對《寶性論》的詮釋
第一節 七金剛句的結構與內涵
第二節《寶性論》是由顯入密的橋樑
第三節 從果位闡釋如來藏
第四節《寶性論》的如來藏九喻與修道次第

第四章 西藏佛教各派與《寶性論》如來藏思想
第一節 寧瑪派(rNying ma pa)
第二節 格魯派(dGe lugs pa)
第三節 噶舉派(bKa’ brgyud pa)
第四節 薩迦派(Sa skya pa)
第五節 覺囊派(Jo nang pa)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成果與貢獻
第二節 研究過程的檢討與前瞻性

參考書目(依年代順序)
附錄
表錄
寶性論梵漢藏譯本比較表(表1-1)
如來藏九喻與三義關係(表-2)
《不增不減經》三法與《寶性論》如來藏三義對應關表(表1-3)
《寶性論》內容結構表(表3-1)
七金剛處世俗分與勝義分內涵(表3-2)
如來藏九喻對應九種煩惱與四種眾生修道位關係表(表3-3)
點閱次數141
建檔日期2020.02.04
更新日期2023.01.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8943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