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五和」經證及其實踐=A Study on the Scriptural Evidence and Practice of "Five Harmony" as Basis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umanistic Buddhism
作者 吳素芬 (撰)=Wu, Su-Fen (compose)
出版日期2017
頁次175
出版者南華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eb.nhu.edu.tw/
出版地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芝瑩
畢業年度106
關鍵詞星雲大師=Hsing Yung; 人間佛教=Buddhism; 五和=five Harmony; 空慧=wisdom; 福德=cultivation of fortune and wisdom
摘要星雲大師乃為當代極具影響力的人間佛教奉行者,其人間佛教思想傳承自佛陀,並融入現代的弘化度生方式。他指出人間佛教應以「家國為尊」,每個人皆有家庭,佛教重視家庭和諧,因此對社會大眾倡導「三好」、「四給」、「五和」等理念。
  佛門有謂:「叢林以無事為興隆」,實際上先要人和,才能無事。在僧團中,平時以「六和敬」來維繫人事間的和諧;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必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彼此尊重、包容,相互了解、體諒,才能建立和順的家庭。佛陀平時教育弟子及開示信徒,大多是採用委婉、鼓勵的方式,讓他們明白道理,而不是用打罵、責備的方法,如此,不僅維護了他們的尊嚴,同時也能達到防非止惡的預期效果。
  本論文聚焦於星雲大師於2010年所提出的「五和」理念,即「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論中將分別闡述「五和」的思想脈絡及其經證,並以空慧為本的角度來剖析「五和」的精神本懷。接著將從論述如何將「五和」空慧的理念融攝於五戒、十善及六和敬、六度等菩薩行等中而具體實踐並展現出菩薩道悲憫為懷的精神,以此而莊嚴佛土、成熟有情,自他最終皆能成就無上菩提。綜上可知,「五和」乃自覺覺他、自利利人,契理契機,開啟自家寶藏,證得福慧圓滿佛果之鑰。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facebook推文到facebookplurk 推文到plurktwitter 推文到twitter Google bookmarksmyshare mysharereddit redditnetvibes netvibe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Hsing Yun is an influential Buddhism pursuer in modern world, his Buddhism thought inherited from the Buddha. he pointed out that Buddhism should be homeland-oriented. Everybody has family, Buddhism plays a great emphasis on family harmony. As a result, he promoted about the idea of "three goods", "four gives", "five Harmony" to peopl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Hsing Yung's idea about "five Harmony", which was posed in 2010. That is "you are happy from the bottom of your heart, your family is amiable, you respect each other, the society is harmonious, and the world is peaceful. " In this thesis, I'll explain the thought vascular and the meridian syndrome of "five Harmony" separately. And I will analysis the original and spiritual idea of "five Harmony" based on the wisdom. And then I will explain how to combine the wisdom of "five Harmony" into five precepts, the ten good deeds, six kinds of reverent, and six perfections, and make it concrete and show the spirit of Bodhisattva compassionate to solemn the world and mature our emotions. And that makes him achieve supreme wisdom of Buddhism. From above, we can know that "five Harmony" is self-enlightened and other-enlightened, self-advantage and other-advantage, develop the opportunity, open self-treasure, and prove the key of the cultivation of fortune and wisdom of the Buddha.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 3
第三節 近代研究成果概述 6
第四節 架構說明 20

第二章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概述 23
第一節 星雲大師之生平傳略 23
一、入佛門的因緣(1938-1949) 25
二、抵達台灣佛教現況及發展(1949-1967) 26
三、人間佛教的重鎮—佛光山(1967-1985) 27
四、地球人國際時期—佛光會(1985-今) 28
第二節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傳承 30
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 30
二、佛陀教法的承繼 35
三、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理念的認同 37
四、回應當代佛教所面對的問題 39
第三節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的創新 48
一、工具的現代化 49
二、弘法的生活化 54
三、制度的平等化 56
四、組織的國際化 59

第三章 「五和」的內修之道 62
第一節 以「空慧」為體 62
一、依緣起性空為內涵 65
二、以中道生活為所依 73
第二節 以「五戒」自持 79
一、戒為道德的根本歸依處 80
二、淨心為止惡行善之所成 85
第三節 以「十善」應世 92
一、以退為進的人際關係 93
二、以孝為先的家庭倫理 96

第四章 「五和」的外弘實踐 102
第一節 六和敬之福行 102
一、自我覺照 103
二、人我共處 106
第二節 菩薩六度之德行 112
一、群我之道 112
二、結緣之道 117
第三節 人間淨土之圓成 123
一、以平等無我建構和平 124
二、以四無量心圓成和平 128

第五章 結論 132

參考書目 136

附錄一:般若空慧經證 157
附錄二:自心和悅經證 160
附錄三:家庭和順經證 164
附錄四:人我和敬經證 166
附錄五:社會和諧經證 169
附錄六:世界和平經證 172
附錄七:五戒的生活行善精神準則 175
點閱次數98
建檔日期2021.11.09
更新日期2023.01.0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2718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