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弘一法師寫經書法研究
作者 李淑瑜 (著)=Lee, Swu-yu (au.)
出版日期2017
頁次260
出版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3.nknu.edu.tw/zh/
出版地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Lin, Wen-Chin
畢業年度105
關鍵詞弘一; 寫經書法; 戒律; 簡約
摘要佛學是深奧的哲理,也是人生智慧的寶庫,能透過自身書法的造詣,將「寫經」這件莊嚴的事度化普羅大眾,廣結善緣,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智慧。弘一法師(1880-1942)一生才華洋溢,經歷傳奇性變化,不僅是中國近代的一位藝術大師,更被尊為律宗第十一代宗師。剃度後終其一生持戒修行,律己甚嚴,並寓佛於書,藉書弘道,具體實踐修行的行為,其寫經書法無一點煙火味,筆畫圓融、清虛,呈現出淨靜、恬淡、安適、和雅的空靈韻味,其書宛若慈悲的菩薩行者,微笑面對眾生,展現無私的悲憫之情。弘一法師寫經書法獨具一格,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並對端正社會風氣也極具意義與影響。
本文以「弘一法師寫經書法研究」為題,旨在探究弘一法師其寫經書法藝術的風格特色,首先針對弘一法師所處的時代環境與人生經歷作探析,以了解其一生的傳奇變化與藝術進程。其次,探究寫經書法之歷史發展與佛教之融攝,對弘一法師的寫經書法的關係與影響;再藉由爬梳其學書歷程,分期探究其寫經書法的演進與書法風格,分別從用筆、結構、章法、用墨等方面作具體分析寫經書法特色,並探究其寫經書法的美學觀,以彰顯其寫經書法藝術的獨特美,最後作歸納總結。期冀對弘一法師的寫經書法藝術,不僅作一廣度的認識,並且作更具深度的呈現,俾使弘一法師的寫經書法藝術之美,如月清涼普潤眾生,源遠流長。
目次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 2
二、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範圍 5
一、文獻探討 5
二、研究範圍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19
一、研究方法 19
二、論文架構 21

第貳章 時代背景與生平 23
第一節 時代背景 23
一、內憂外患 24
二、西潮東漸 28
三、文化變革 31
第二節 生平經歷 33
一、家世背景 33
二、人生經歷 35

第參章 寫經書法之歷史發展與佛教之融攝 43
第一節 書法與寫經的關係 43
一、寫經對書法之影響 43
二、書法對寫經之助益 47

第二節 寫經書法之歷史發展 51
一、政治、社會、思想等因素 51
二、與佛教之關係 55
三、寫經的歷史 62

第三節 寫經書法與佛教之融攝 64
一、寫經特性 64
二、寫經與書法之融攝 69

第肆章 書學歷程與書風特色 77
第一節 書學歷程 78
一、出家前(1918以前)的書法—臨古奠基期 78
二、出家後(1918─1942)的書風轉變 94
第二節 書風特色 136
一、凝斂圓渾的用筆方式 137
二、簡約內斂的結構變化 139
三、整齊虛實的章法表現 159
四、褐赭濃潤的用墨智慧 168

第伍章 寫經書法之美學觀 177
第一節 人品及書品 177
一、人品為先的美學觀 177
二、書作內蘊的審美觀 184
三、人書合一的文藝觀 189
第二節 弘一書法美學 194
一、空間美學的構成 194
二、時間美學的節奏 203
三、佛學美學的昇華 208

第陸章 結論 223
第一節 研究歸納 223
一、弘一法師寫經書法的時代精神 223
二、弘一體美學的創新 224
三、弘一法師寫經書法的藝術價值 226
四、弘一法師寫經書法藝術的貢獻 227
五、弘一法師寫經書法的啟發與影響 228
第二節 心得與省思 230

參考文獻 233
附錄 243

圖目次
(圖1-3-1)論文架構圖 21
(圖3-1-1)弘一法師《華嚴經句》 65
(圖3-3-1)王羲之《黃庭經》 67
(圖3-3-2)褚遂良《大字陰符經》 67
(圖3-3-3)柳公權《金剛經》 67
(圖3-3-4)唐.國詮《善見律》題記 68
(圖3-3-5)唐.張旭草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68
(圖3-3-6)清.鄧石如篆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69
(圖3-3-7)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72
(圖3-3-8) 《諸佛要集經》局部 74
(圖3-3-9) 《諸佛要集經》局部放大 75
(圖4-1-1) 《張猛龍碑碑陽》局部(1) 90
(圖4-1-2) 《張猛龍碑碑陰》局部(2) 90
(圖4-1-3) 《書卷施閣句八言聯》 90
(圖4-1-4) 《游藝》 91
(圖4-1-5) 《壽佛》 91
(圖4-1-6) 《囍》 91
(圖4-1-7) 《演壇》 91
(圖4-1-8) 《白陽》 92
(圖4-1-9) 《錄北江文》 92
(圖4-1-10)《茲流對聯》 92
(圖4-1-11)《鐙機老屋》 93
(圖4-1-12)《靈化》 93
(圖4-1-13)《為吳錫辛所書的五尺中堂》 93
(圖4-1-14)《前塵影事》 93
(圖4-1-15)《佛號》(1) 94
(圖4-1-16)《法常首座辭世詞》 99
(圖4-1-17)《珍重》 99
(圖4-1-18)《澫益老人四無量銘》 100
(圖4-1-19)《印光法師文鈔題辭並序》 100
(圖4-1-20)《佛三身讚頌》局部 105
(圖4-1-21)《佛一百八名讚》局部(1) 105
(圖4-1-22)《廣大發願頌》局部 105
(圖4-1-23)《華嚴經淨行品偈》局部(1) 106
(圖4-1-24)《佛說八大覺經》局部 107
(圖4-1-25)《佛說大乘戒經》局部(1) 107
(圖4-1-26)《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局部 107
(圖4-1-27)《出師頌》局部 113
(圖4-1-28)《天意人間》 113
(圖4-1-29)《戒定慧》 114
(圖4-1-30)《以戒為師》(1) 114
(圖4-1-31)《華嚴經句》(1) 114
(圖4-1-32)《華嚴經句》(2) 114
(圖4-1-33)《華嚴經句》(3) 115
(圖4-1-34)《無住齋》 115
(圖4-1-35)《普賢行願品偈》局部 116
(圖4-1-36)《華嚴經十迴向品.初迴向章》局部(1) 117
(圖4-1-37)《華嚴經十迴向品.初迴向章》局部(2) 117
(圖4-1-38)《地藏經見聞利益品》局部 117
(圖4-1-39)《大方廣佛華嚴經財首頌讚》局部 118
(圖4-1-40)《華嚴集聯三百》局部(1) 119
(圖4-1-41)《華嚴集聯三百》局部(2) 119
(圖4-1-42)《華嚴經觀自在菩薩章》局部 120
(圖4-1-43)《佛說五大施經》局部(1) 121
(圖4-1-44)《阿彌陀經》局部(1) 122
(圖4-1-45)《心經》局部(1) 123
(圖4-1-46)《金剛經》局部(1) 129
(圖4-1-47)《藥師經》局部(1) 131
(圖4-1-48)《佛說阿彌陀經》局部(1) 131
(圖4-1-49)《清涼》局部 132
(圖4-1-50)《山色》局部 132
(圖4-1-51)《花香》局部 132
(圖4-1-52)《世夢》局部 132
(圖4-1-53)《觀心》局部 132
(圖4-1-54)《般若心經》局部 133
(圖4-1-55)《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局部(1) 134
(圖4-1-56)《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局部(2) 134
(圖4-2-57)《佛一百八名讚》局部(2) 150
(圖4-2-58)《五大施經》局部(2) 150
(圖4-2-59)《金剛經》局部(2) 150
(圖-4-1-60)《大乘戒經》 150
(圖-4-1-61)《大乘戒經題簽》 150
(圖4-2-62)《佛說阿彌陀經》局部(2) 151
(圖4-2-63)《佛說阿彌陀經》局部(3) 151
(圖4-2-64)《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薩普門品》局部 152
(圖4-2-65)《三省》(1) 152
(圖4-2-66)《唐韓偓曲江秋日詩》 153
(圖4-2-67)《大方廣佛華嚴經句》(1) 153
(圖4-2-68)《大方廣佛華嚴經句》(2) 155
(圖4-2-69)《格言》 155
(圖4-2-70)《大方廣佛華嚴經句》(3) 155
(圖4-2-71)《華嚴經句》(4) 156
(圖4-2-72)《韓偓詩》 157
(圖4-2-73)《澫益大師法語》 157
(圖4-2-74)《扇面》 157
(圖4-2-75)《金剛經》局部(3) 160
(圖4-2-76)《藥師經》局部(2) 160
(圖4-2-77)《心經》局部(2) 160
(圖4-2-78)《佛說大乘戒經》局部(2) 161
(圖4-2-79)《佛說阿彌陀經》局部(4) 161
(圖4-2-80)《佛說阿彌陀經》局部(5) 161
(圖4-2-81)《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局部(1) 161
(圖4-2-82)《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局部(2) 163
(圖4-2-83)《華嚴集句》 163
(圖4-2-84)《華嚴經句》(5) 166
(圖4-2-85)《華嚴經句》(6) 166
(圖4-2-86)《華嚴經淨行品偈》局部(2) 170
(圖4-2-87)《阿彌陀經》(2) 170
(圖4-2-88)《觀世音菩薩普門品》(3) 171
(圖4-2-89)《華嚴經偈句》(1) 171
(圖4-2-90)《莊敬》 172
(圖4-2-91)《苦代》 172
(圖4-2-92)《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173
(圖4-2-93)《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讚佛偈頌》 173
(圖4-2-94)《金剛三昧經句》 173
(圖4-2-95)《三省》(2) 174
(圖4-2-96)《印光大師訓語》(1) 174
(圖4-2-97)《悲欣交集》 175
(圖5-1-1) 《為劉質平書格言》 178
(圖5-1-2) 《澫益大師警訓》(1) 179
(圖5-1-3) 《印光大師警訓》 179
(圖5-1-4) 《澫益大師警訓》(2) 17
點閱次數107
建檔日期2022.06.06
更新日期2023.01.1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4183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