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八、九世紀唐日文化交流探索─以人物交流及禮令之影響為主=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ino-Japane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8th and 9th Centuries: Focus on Bilateral Exchanges of Personnel, and the Effects on Etiquette and Legislation.
作者 嚴茹蕙 (著)=Yen, Ju-hui (au.)
出版日期2015
頁次196
出版者國立中興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nchu.edu.tw/
出版地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所
指導教授高明士、宋德喜
畢業年度103
關鍵詞文化交流=cultural exchange; 律令制=Tang Code; 遣唐使=Japanese Envoy (kentōshi ); 樂郃; 法制=legislation; 禮俗=etiquette; 服紀; 服忌令=border transgression
摘要拙稿旨在研究八、九世紀唐日文化交流,除了人物交流所帶動的文化交流,尚側重禮與令的影響,注重法制與禮俗的層面。八、九世紀,正是律令制在唐日,甚至東亞地區有力運作的時期,日人基於外交需要及對唐文化的實際需求,而由官方派出遣唐使、遣唐留學僧與留學生等人物赴唐直接學習唐文化,帶回所需文物,成為唐文化在日本擴大影響力的重要原因。此類人物日後也多半是日本政治與文化上的代表性人物,亦即文化交流過程中,媒介人物跨越國境活動,成為帶動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此外,最近新發現的宋《天聖令》,關係到日本《大寶令》、《養老令》的修撰,而八世紀前後的日本,能夠以唐朝禮令為學習對象,又和渡唐日人在唐見聞、所獲情報甚有關聯,故值得重視。
拙稿在上篇中首先討論八、九世紀之間,日本對唐代中國文化認同狀況,探討人物交流所帶動的文化現象,以及唐文化對日本社會造成的影響。過去先行研究中所注意到的渡日唐人,多為官員、唐僧、海商及混血兒等,或許因為受限於史料甚少,而無法觀照到一般民眾的存在,本次從珍稀史料中發現前人未注意到的渡日民眾,擴大了唐日人物交流的層面,故拙稿中對於日本對唐人入境的法制管理及唐人赴日動機亦進行分析。
人物越境後的見聞,除可補充過去傳世史料的不足,佐證唐日之間曾經存在頻繁的人物與文化交流,透過比較史學的技巧,分析唐與日本境內法制施行、變動經過,以及禮制施行的狀況,可更加釐清此類人物返日後的文化影響力。另一方面,渡日唐人的體驗、抵日後的際遇,也可佐證渡唐日人返國後在文化上,尤其是法制方面的影響力。
拙稿從下篇起,將研究核心集中在唐日《喪葬令》與相關禮制問題,分析探討禮令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從實例中解析《喪葬令》、《假寧令》、唐的《祠令》和日本的《神祇令》等,以了解當時唐朝先進文化的影響力,以及日本古代國家自主性的特色。日本因積極從事古代國家建設,在攝取先進的唐代律令禮制過程中,其實是衡量其國情,作選擇性採用。從下篇第三章以下,將逐章說明唐的禮令文化對日本原有習俗所造成影響或變化,例如唐日服制與親等的差別、唐日喪葬禮俗中,唐的挽歌與日本的遊部各自的特色、天皇為尊親服喪、穢惡問題與《服忌令》的出現,進而凸顯唐日文化交流史上法制禮俗的層面。
綜合以上,可知日本攝取唐朝法制禮俗文化以後,經過時代的洗禮,終於融合為一,成為新的日本文化傳統,延續至今。

My study is comparing with the legislation in Tang’s and Japanese Code while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accord to Ritsuryô is called "Ritsuryô-sei" (律令制) during 8~9th centuries. One important part is on what representative Japanese figures that had travelled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during 8~9th centuries learned in Tang Dynasty, try to clear their cultural effect, especially on legislation and etiquette. Another part is consider when an illegal immigration who was from Tang Dynasty emigrated to 9th century Japan, what would he see and meet while he entered into the 9th century Japan? I used this case study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effect that "persons who representative Japanese figures that had travelled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did. It is stressed that even Japanese learned a lot of Tang’s culture style, such like the wa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aw, religion and funeral, they still keep their own choices. After all, we shell find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those people travelled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legislative and etiquette rules became one newly classical culture, growth on later Japanese.
目次致謝辭 iv
中文摘要 v
Abstract vi
序論 1
一、問題意識的提出 1
(一)時間、空間與群體限定 2
(二)越境與比較歷史的視野 3
(三)歷史背景介紹 5
(四)問題所在 10
二、研究史介紹與回顧 10
(一)唐日文化交流 10
(二)人物交流 14
(三)禮令研究:宋天聖令、唐日喪葬令、假寧令等相關 26
三、研究課題、章節架構與研究方法 40
上篇 唐日人物交流 43
第一章 試論「化外人」與文化認同──以八、九世紀的代表性渡唐日人為例 43
第一節 前言 43
第二節 化外人範圍 45
第三節 化外人文化認同舉隅 51
一、日本對大陸文化的吸收與認同 52
二、渡唐日人的文化認同 55
三、分類與分析 80
第四節 小結 83
第二章 渡日唐人在唐日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樂郃為例 87
第一節 前言 87
第二節 從圓仁、樂郃事例探討唐人赴日的境遇 88
一、唐人赴日流程與經歷 88
二、唐人赴日理由 98
第三節 樂郃的《慈覺大師入唐徃返傳記》 100
一、樂郃其人 100
第四節 小結 103
附:圓仁三藏供奉入唐請益往返傳記 (唐)樂郃 104
附記:叡山文庫及所藏青龍藏無動寺本等評介 106
一、青龍藏無動寺本等概要 106
二、叡山文庫簡介 108
下篇 唐代禮令對日本的影響 111
第三章 唐日喪禮的異同──以挽歌、遊部為例 111
第一節 前言 111
第二節 日本喪服制度與唐代禮令 111
一、日本對中國禮俗的吸收 112
二、日本令中的喪服制度 112
第三節 橫跨俗禮法之間的挽歌 119
一、挽歌由俗變禮 119
二、挽歌在唐代法律裡的演變 124
三、日本令無挽歌 127
第四節 日本令的抉擇 128
一、七到九世紀之間日本喪禮概況 128
二、唐禮與日本風俗之間的抉擇──日本令「遊部」的功能 128
三、下層官員及庶人的埋葬 132
第五節 小結 136
第四章 清和天皇為祖母服喪禮儀──唐《喪葬令》對日本的影響 137
第一節 前言 137
第二節 日本古代史中呈現的法制禮俗問題──以清和天皇為太皇太后服
喪問題為線索 137
一、九世紀日本對中國禮典的倣效 137
二、 清和天皇施行喪服禮的疑難 139
第三節 小結 147
第五章 禮俗法制的交融──《服忌令》溯源,兼論其與大寶、養老令關係 149
第一節 忌、穢、假與喪服制 150
一、忌諱與死亡 150
二、 「穢惡」與喪事 151
第二節 服忌與給假天數的結合──以《養老.假寧令》「職事官遭父母
喪解官」條為線索 162
第三節 小結 167
結論 169
引用書目 171
點閱次數144
建檔日期2022.10.05
更新日期2023.01.0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5045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