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以「緣起法」為契入淺談「善惡」之判準 ——以《雜阿含經》為主
作者 張印 (著)
出處題名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0屆)
出版日期2019.09
頁次1 - 25
出版者法鼓文理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dila.edu.tw/traffic1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張印(釋覺雲)為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關鍵詞善惡觀; 佛教倫理; 緣起正見; 修行; 雜阿含經
摘要本文將以《雜阿含經》為主,從佛教的基本教義暨依於「緣起法」為判准。指出佛教從緣起法角度思考業力,依「緣起正見」為判定「善」之最高標準,從而探討佛教世間與出世間兩個向度之善惡觀。其次提出《雜阿含經》中去惡修善的修持觀法之詮釋,戒律的持守以及論述「去惡修善」的轉化關鍵是「緣起正見」。再者,探討佛教善惡觀對現代倫理學的啟發,並提出幾點對倫理道德觀、價值態度之省思及觀照,從以上三個向度來詮釋佛教之「善惡觀」。論述佛教不共於其他宗教的倫理學特色,以佛教「善惡觀」為契入,分析佛教倫理學是否有,別於東方倫理學之處,思考兩者之間的對話的契機點為何,即佛教的緣起「俗諦」,覺照「空義」而體證「勝義諦」。在此基礎上,亦可融會與「世俗諦」的一切緣起處。佛教的判斷善惡之倫理觀,即有別於東方的道德倫理(提倡良知、人心道德之善惡,類似德行主義),又有別於西方的行為對錯之實踐主義。
目次一、前言 2
二、佛教依於「緣起法」作為判別「善惡」準則 3
(一)、佛教從「緣起法」角度思考「業」及「業道」 3
(二)、佛教依「緣起正見」為判定善之標準 6
(三)、世間與出世間兩個向度之善惡觀 10
三、《雜阿含經》之去惡修善 13
(一)、在《雜阿含經》中之戒律的持守 14
(二)、去惡修善的轉化關鍵暨緣起正見(順善背惡) 14
(三)、去惡修善修持觀法之詮釋 15
四、結論 21
(一)、佛教善惡觀對現代倫理學的幾點啟發 21
(二)、對倫理道德觀價值態度的反思及觀照 23
點閱次數194
建檔日期2022.10.20
更新日期2023.09.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5216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