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唯識古學看華嚴法界緣起
作者 陳陶 (著)
出處題名 2022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出版日期2022
頁次55 - 74
出版地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唯識古學; 上田義文; 華嚴宗; 法藏; 法界緣起
摘要近百年來,學界對中國化佛教的代表宗派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多有批判,如中國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呂澂等,或者日本發起批判佛教的松本史朗、袴谷憲昭、伊藤隆壽等。如何恰當地理解中國化佛教與印度大乘佛學之關係,是佛教思想史上至關重要的議題。一般學者認為,華嚴宗在判教中,將唯識學置於「始教」的地位,對之多有批判;另一方面,依於百多年來梵文學的發展,學者可以利用詳實的資料回溯到印度佛教,從印度佛教中觀、唯識學的角度來看,中國化佛教似乎是印度佛教之歧出。

如何理解中國化佛教(本文以華嚴宗為代表)與印度大乘兩系之關係呢?除了相互批判之外,還有其他融會貫通的可能性嗎?本文從上田義文對於唯識古學的研究出發,上田認為,唯識古學,亦即彌勒、無著、世親的唯識真義,其所強調的能緣與所緣的對立同一關係,不僅可以與般若、中觀相通,甚至與華嚴的事事無礙緣起等,都是大乘佛教「色即空、空即色」思想的不同呈現,在談緣起和空方面,有其本質上的共通性。本文認為,從唯識古學理解華嚴法界緣起思想,不僅有利於釐清印中佛教的根本特質與共通基底,又有助深入理解華嚴的判教思想以及法界緣起思想,因為在華嚴判教中,並非單純地將唯識學置於始教的位置,所謂「始教」、「圓教」只是對於緣起的觀察角度不同,如果從唯識古學的緣起觀出發,是可以通向華嚴宗的「圓教」。關於法界緣起,應該從緣起相由來顯示華嚴別教一乘無盡法界緣起,而非從有形而上實體傾向的真心真性為基底來理解。
目次一、前言 56
二、上田義文對唯識古學的研究 61
三、唯識古學與華嚴法界緣起的共通性 67
四、結論 73
參考文獻 74
點閱次數141
建檔日期2023.07.25
更新日期2023.07.2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733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