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的三性說

葉阿月

貝葉
第9期
頁3-8


SAN.GIF (3539 bytes)

頁3

  唯識論的三性說可以稱為唯識中道論。因為此論說,以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AVA)的緣起說為中心而說一般凡夫所妄執的有(SAT)的觀念,就是流轉緣起的遍計所執性(PARIKALPITA-SVABHAVA)及說高[沐-木+契]聖者所解脫的空('SUNYA),無(ASAT)的觀念。就是還滅緣起的圓成實性(PARINI.SPANNA-SVABHAVA)。如此三性說,不但以原始佛教的綠起(PRATITY ASAMUTPADA)說為基礎,甚至包含般若系的空性(SUNYATA)說,而表明唯識論的最重要的轉變(PARINAMA)說及轉依(ASRAYA-PARAV.RTTI)說。就是以空有並論而不失於有空的中道學說。因此,此三性說可以稱為唯識論的基盤,也可以說一切諸法的根本真實的三性說[1]。

  大乘莊嚴經論(MAHAAYAANA-SUTRALANKARA)是唯識論書之一。其著者是無著(ASANGA),也是世親(VASUBANDHU)[2]。因此,此論與攝大乘論及中邊分別論(MADHYANTA-VIBHAGA-BHAA.SYA)等諸論書一樣皆有論述三性說。但其論述方法與內容有多少同異點。此論的三性說大部份在其真實品第七(PARAMARTHA-LAKSANA) 第一義的特質、第六),及述求品第十二(DHARMA-PARYE.STY-ADHIKARA)求法品,第十一)中說明。然而在其述求品的第十三偈,第十四偈,及從第三十六偈至第三十八偈等數偈中才有具體的說明。因此,以下以此數偈為中心探究其學說,及與他論的學說之同異點。

  一、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AVA)

"YATHA MAYA TATHABHUTAPARIKALPO NIRUCYATE /

YATHA MUYAKRTAM TADVAT

DVAYABHRANTIR NIRUCYATE //"  15 [3]

  『波羅』譯:「如彼起幻師  譬說虛分別,

         如彼諸幻事  譬說二種迷。」 13

  此偈的前半表示依他起性,而後半偈表示遍計所執性。此處先說明其前半偈。因為當做MAYA(幻)的譬如是表示ABHUTAPARIKALPA (虛妄分別)的依他起性。世親對此偈文解釋"YATHA MAYA  YANTRA-PARIGRHITA^M BHRAANTINIMIT TA^M KASTHALOSTAADIKAM TATHABHUTAPARIKALPAH

 

頁4

PARATANTRA.H SVABHAAVA VEDITAVYAH" (P.59)

  (譬如幻『師』是被密咒所執持『而變為』木片及土塊等的迷亂的因,如此應知虛妄分別是依他『起』的自性。)

此文表示,皆如MAAYAA(幻、漢譯:起幻師)的迷亂因(BHRAANTI-NIMITTA)是虛妄分別。又說明其虛妄分別是依他起性。因為它由他的因緣,就是譬如密咒的種子的力而顯現所取能取(木片、土塊等)。因此可以說.此譬如所表示的依他起性是:

  (A)由他的因緣所生起的性質。

  (B)顯現所取與能取的迷亂因是虛妄分別。

與此類似的定義,在下面所列舉的諸論書中也能看出。

  (1)中邊分別論 (MADHYAANTA-VIBHAAGA-BHAASYA,MAVB)相品第五偈長行,

"ABHUUTA-PARIKALPA.H PARATANTRAH SVABHAAVAH" [4]

  (虛妄分別是依他『起』的自性)

  (2)攝大乘論,所知相分;

  玄奘譯:「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此復云何、謂身、身者、受者識……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如是名為依他起相。」[5]

  (3)三性論偈(TRISVABHAAVA-NIRD'SA)(略稱TSN.)[6]

第二偈:"YATKHYAATI PARATANTRO'SAU YATHAA KHYAATI SA KALPITA.HPRATYAYAADHINA V.RTTITVAT KALPPANAA-MAATRA-BHAAVAH //"

(其顯現者是依他『起』、其顯現的狀態是『遍計』所執,因為依緣生起的緣故,『及』唯分別法的緣故。)

  第四偈前半:"TATRA KI^M BHYAATY ASATKALPAH [6] KATHA^M KHYAATI DVAYAATMNA"

(其中什麼是顯現者,是虛妄分別。如何顯現是『當做所取能取』二性『的顯現』。)

此半偈文也是解釋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性。

  (4)三無性論

  「依他者、謂依因依緣顯法自性即亂識分。」[7]

  此論的著者未明,但宇井伯壽博士說其著者是世親[8]。此論譯者是真諦,他翻譯中邊分別論相品第四偈的"ABHUUTAPRIK ALPATVA"為『亂識虛妄性」又譯第五偈的"ABHUUTAHALPA"為「亂識」。因此可以推論他在此三無性論所譯的「亂識分」的原文,也是"ABHUUTAPARIKALPA"

  (5)唯識三十頌(TRI^M'SIKAA-VY~NAPTIKAARIKAA)第二十一偈前半。

  "PARATANTRA-SVABHAVAS TU VIKALPAH PRATYAYODBHAV.H"

  (依他『起』的自性是分別,『也是』由緣生起『的性質』。)

安慧解釋此文的VIKALPAPARIKALPA,甚至其PARIKALPA也解為ABHUUTA-PARIKALPA[9]的意思。如此.以上所舉諸論的文中可以得知其依他起性的定義與大乘莊嚴經論的定義相同。關於此亂識虛妄分別的依他起性顯現所取興能收的問題,大乘莊嚴經論述求品第三十七偈說:"TRIVIDHA-TRIVIDHUUBHAASO GRAAHYA-GRAAHAKA-LAK.SA.NAH /   ABHUUTAPARIKALPO HI PARATANTRASYA LAK.SA.NA.H  // 40

  『波羅』譯:「所取及能取  二相各三光

         不真分別故  是說依他相」

漢譯的「二相各三光」是梵文的"TRIVIDHA-TRIVIDHA"三種與三種)的顯現(AABHAASA)的意譯。就是所取與能取,各各有三種的顯現。關於此二取的三種,世親解釋:

  所取的三種是:(1)PADAABHAASA(句的顯現、句光):(2)ARTHAABHAASA(境的顯現、義光):(3)DEHAABHAASA(身體的顯現、身光)

  能取的三種是:(1)MANAS, (2)UDGRAHA, (3)VIKALPA, 就是意與取及分別的三種的顯現。其中,意(MANAS)是染污識取(UDGRAHA)是五識身、分別(VIKALPA)是意識(MANO-VIJ~NAANA)

  以上所取的三種與能取的三種皆是虛妄分別的依他起性.就

 

頁5

是從顯現二取的原因來看,它是本識的依他起性。但從顯現的過程來看,它是亂識的依他起性。無論那一種都是由種子的因緣所發生,所以稱為依他起性的特質。此論所說的二取的各三種的名稱與世親解釋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第二十二偈中的NIMITTA(相、因、)的六種名稱相同。又此六種如果縮少為四種即等於中邊分別論相品第三偈所說的 ARTHA (境) ,SATHVA(有情),AATMAN(我),及VIJ~NAPTI(了別、識)四種相同。然而廣大其數目時則與攝大乘論所說的身,身者識等的十一識相同[10]。

  二、遍計所執性(PARIKALPITA-SVABHAAVA)

  前述大乘莊嚴經論述求品第十五偈後半中所說的二『種』的迷亂(DVAYA-BHRAANTI)是表示遍計所執性。因此世親解釋:

"YATHA MAYAKRTAIN TASYAM MAYAYAMHASTY-ASVA SUVARNADY AKRTIS TAD BHAVENA PRATIBHASITA TATHAA TASMINN ABHUTAPARIKALPE DVAYA-BHRANTIR GRAHYA-GRAHAKATVENA PRATIBHAASITA PARIKALPITA-SVABHAVAKARA VEDITAVYA"

(譬如:幻所作是在其幻中的象、馬、金等的形相,當做其狀態所顯現一樣,如此應知在其虛妄分別中的二『種』的迷亂當做所取與能取的狀態所顯現是遍計所執性。)

此文意是:其前半偈所談的迷亂因,就是亂識虛妄分別的依他起性由種子(密咒)的因緣所顯現的二取(木片、土塊等).雖是ABHUUTA(非真實、虛妄),但凡夫由妄情而妄執分別它為象馬金等(所分別的二取)的形相。因此這表示當做虛妄分別的二取迷亂是遍計所執性的意思。

  關於此遍計所執性,在此述求品第三十六偈(梵本第38、第38偈)說明三種的遍計所執性。

  『波羅』譯:「意言興習光,名義互光起,非真分別故,是名分別相」36就是意言與習光及名義互光起的三種。梵本如下面,從此漢譯的一偈分為二偈,就是第三十八偈說明意言與習光,而其第三十九偈說明名義互光起。」"YATHAA-JAPLARTHA-SAMJNAYA NIMITTAM TASYA VAASANAA TASMAAD APYATHA VIKHYANAM PARIKALPITA-LAKSANAM │ │38

  (如意言的義與想的相,『及』它的習氣,又從它顯現是遍計所執相)      "YATHAA-NAAMAARTHAM ARTHASYA NAAMNAH PRAKHYAANTAA CA YAA │ [11ASAMKALPA- NIMITTAM HI PARIKALPITA-LAK.SA.NAM│ │ " 39

  (如名與義、凡是義與名的顯現,它不是思惟的因,實是遍計所執相。)

  關於此三種的遍計所執相,漢譯的長行更說:意言是有覺分別相、習光是無覺分別相,名義互光起是相因分別相。梵本沒有此三相的名稱。於此照漢譯來解釋:

  (A)有覺分別相

「意言謂義想、義即想境、想即心數。由此想,於義能如是如是起意言解、此是有覺分別相。」

此處解釋意言為有覺分別相是因看意言是義想,就是對想境的想心所。

  (B)無覺分別相

「習光者、習謂意言種子、光謂從彼種子直起義光、未能如是如是起意言解、此是無覺分別相。」

此處解釋習光(VAASANAA的顯現)為無覺分別相是因此與前者的想(SAMMJ"NAA)的心所不相同,而表示由其無知覺的意言(JALPA)的種子所顯現的意思。

  (C)相因分別相

「名義互光起者、謂依名起義光、依義起名光、境界非真、唯是分別世間所謂若名若義、此是相因分別相」

"YADI YATHAA NAAMAARTHA.H KHYAATI YATHAARTHA`M VAA NAAMA ITY ETAD

ABHUTAPARIKALPAALAMBANA`M PARIKALPITA-LAKSANAM ETAAVADDHI PARIKALPYATE

YADUTA NAAMA VAA ARTHO VETI " (P.64 24-26)

(假如,如名顯現義,或如義『顯現』名,它就是虛妄分別所緣的遍計所執相,因為只有如此分別「這是名,或『這是』義」而已)

此表示:凡夫所發生的分別都是如名顯現義,或如義顯現名。如

頁6

此名與義互相為依緣而發生分別。但此不過是當為虛妄分別所緣的遍計所執相而已。

  無論如何,名與義是虛妄分別的相,即是所緣的境,這種的看法是與中邊分別論所說的遍計所執性的定義 "ARTHAH PARIKALPITA.HSVABHAVA.H"(境是遍計所執的自性)的意思相同。但中邊分別論所說的ARTHA(境)並不是狹義的ARTHA,就是色等的六境。因為名(NAAMAN)不單為名言,或名稱的意思,更有含著AATMAN(我,染污意)及VIJ~NAPTI(了別、六識)[12]。因此其ARTHA應包含ARTHA等的四種的廣義的ARTHA(境)。如此可以看其兩論的定義相同。然而中邊分別論沒有上述的三種遍計所執相,此點是其兩論的不同點。攝大乘論所說的身識等的十一識含有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性的性質,以致諸學者中發生不同的論說。無論如何攝大眾論所說的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性的論說是比此論更廣更詳細。

三、圓成實性(PARINI.SPANNA SVABHAAVA)

  『波羅』譯 :「如被無體故         得入第一義

                               如彼可得故         通達世諦實」 14 "YATHA TASMIN NA TAD BHAAVAH PARAMAARTHAS TATHESYATE YATHAA TASYOPALABDHIS TU TATHA SA.MVRTI-SATYATA

(譬如,於彼沒有彼物體,『所以』說第一義『諦』也如此。然而譬如,有彼的所得,『所以說』世俗諦也如此。)

此前半偈說明虛妄分別的依他起性的第一義諦,而後半偈說明其世俗諦,因此,先看其前半偈的解釋文:

"YATHAA TASMIN NA TAD BHAAVO MAAYAAK.RTE HASTITVAADY ABHAVAS TATHAA TASMIN PARATANTRE PARAMAARTHA I.SYATE PARIKALPITASYA DVAYA-LAK.SAMASYAABHAAVA.H"

(譬如於彼沒有彼物體,就是於幻所作中沒有象等的物體,如此說,依他『起性』中沒有遍計所執『性』的二『取』相的物體是『其』第一義『諦』)

『波羅』譯:「如彼無體故、得入第一義者、如彼謂幻者、幻事無有實體、此譬依他分別二相亦無實體、由此道理即得通達第一義諦。」

據『波羅』譯所表示,得通達第一義諦是因依他起(幻者)與所分別(幻事)的二相的無實體。但梵文所表示,是因依他起性中的遍計所執性的二(所取與能取)的特質沒有存在的意思。這一點是梵漢本所解釋的不同點,如果其漢譯本的「依他分別二相」解為依他起性所分別的二取相,其意當然與梵文本相同。無論如何,漢譯本的定義也可以看做與三無性論的「如如者,即是兩性無所有」[13]的定義,及中邊分別論的當做廣義的定義相同。因為中邊分別論所說的二取的廣義是表示所取的境(遍計所執性)無故,能取的識(依他起性)也無。所以達到圓成實性,就是第一義諦時,其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性也沒有。雖是如此,中邊分別論為了重視現實社會的狀態及修道實踐而說「此『空性』中也有彼『虛妄分別』」。這是表示沒有無視世俗諦的意思。此思想,當然在大乘莊嚴經論也有。就是接著上述的前半偈後,其後半偈主張世俗諦的意義。世親對此解釋:

"YATHAA TASYA MAAYAAK TASYA HASTYADI BHAAVENOPALABDHIS TATHAA BHUTAPARIKA LPASYA SA^M V.RTISATYOPALABDHI.H│(P.59)

(譬如,其幻師所作的象等當做物體有取得,如此虛妄分別的世俗諦也有取得。)

『波羅』譯:「如彼可得故、通達世諦實者、可得,謂幻者幻事體亦可得,此譬虛妄分別亦爾,由此道理即得通達世諦之實。」

  舉要說之,漢譯本的前半偈說明虛妄分別所攝的二性(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性)在第一義諦沒有存在。而其後半偈說明當做虛妄分別的世俗諦時,其二性(如幻者與幻事)的物體也可得。於此可見虛妄分別具有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性的二性。此學說與中邊分別論相品第五偈,就是要說三性說的定義之前,世親說:「唯在虛妄分別中(ABHUUTAPARIKALPA-MAATRE)有包含三性」[14]的趣旨相似,然而此大乘莊嚴經論的梵文沒有表示此思想,實為可疑之處。

頁7

無論如何,關於圓成實性的說明,大乘莊嚴經論尚有令人注目的學說。就是如下面,在其第四十一偈中,以中道的立場敘述有無平等的圓成實性的自相,及其染淨相與無分別相的三種。

"ABHAAVA-BHAAVATAA YAACA BHAAVAABHAAVA-SAMAANATAAAS AANTA-SAANTAAKALPAA CA PARINISPANNA-LAK.SANAM││"41

(凡是非有與有的它,又是有與非有的平等。不寂靜與寂靜及無分別是圓成實的相(特質)。)

『波羅』譯:「無體體無二    非寂靜寂靜

       以無分別故    是說真實相」

  關於此一偈所說的三種圓成實相,以下依據世親的釋文順序說明:

  (A)圓成實的自相、有無平等(BHAAVAABHAAVA-SAMAAAMATAA)

"PARINI.SPANNA-LAK.SA.NAM PUNAS TATHATAA SAA HY ABHAAVATAA CA SARVADHARMAANAA`M PARIKALPITAA NAABHAAVATAA CA TAD ABHAAVATVENA BHAAVAAT

BHAAVAABHAAVA-SAMAANATAA CA TAYOR BHAAVAABHAAVAYOR ABHINNATVAT│" (15)

(又圓成實的特質(相)是真如,因為它是一切法的遍計所執『性』的無性,又因當做無性的有的緣故,它不是無性。又「有與非有的平等」就是因為它的有與非有沒有別異的緣故。)

  此處所說的圓成實的特質的文意與中邊分別論相品第十三偈所說的空性的特質的意思一致。就是說:其第十三偈的"DVAYABHAAVA"是所取與能取的二的無,換言說其意是表示一切諸法的無性,所以與大乘莊嚴經論所說的"ABHAAVATAA CA SARVADHARMAANAA`M PARIKALPITAA" 的意思相同。又其第十三偈的 "ABHAAVASYA BHAAVAH"  是表示無之有的空性,所以此意與大乘莊嚴經論所說的 NAABHAAVATAA CA TAD ABHAAVATVENA BHAAVAAT  的意思相同。又其第十三偈的後半所說的 NA BHAAVO NAAPI CAABHAAVAHNA PRTHAKTVAIKA-LAK.SA.NAM(非有又非無,非別異『或』同一的特質)。就是表示空性的無 (ABHAAVA) 與虛妄分別的有 (BHAAVA)  是不一不異的意思。所以此意與大乘莊嚴經論的 BHAAVAABHAAVA-SEMAANATAA CA TAYAR BHAAVAABHAAVAYOR ABHINNATVAAT  (「有與非有的平等」就是因為它的有與非有沒有別異的緣故)的意思相同。因此兩論,如上述有共通的思想,所以能得說明其圓成實的特質是有與無的平等,或有與無的真實。

  (B)圓成實的染淨相,非寂靜興寂靜 (A'SAANTA-SAANTA)

  "ASINTA CAAGANTUKAIR UPAKLES`AIH 'SANTAA CA PRAKRTI-PARI'SUDDHATVAAT"

  (又非寂靜是因客塵的隨煩惱,而寂靜是因自性清淨的緣故)

  此說明文與中道分別論相品第二十二偈的長行所說的意思相同。就是:如世親所解釋的「非染非不染,它又非淨非不淨,因心是明淨 (PRABHAA^SVARATVAAC CITTASYA) ,或由煩惱的客性(AGANTUKATVA)的緣故」[16]的意思相同。

  (C)圓成實的無分別相(AKALPA-LAK.SA.NA)

"AVIKALPAA CA VIKALPAAGOCARATVAAT NI.SPRAPA~NCATAYAA"

   (又無分別是由無戲論而非妄分別的境界故。)

  與此相似的文意,在下面的三無性論的文中也能看出,就是

   「此真實性是極智境故,離戲論故,是故應知真實性也」(17)

  此文中的「極智境故」等於大乘莊嚴經論的VIKALPAAGO CARATVAAT,因為極智就是無分別智,所以表示非分別的境界的意思。又三無性論的「離戲論故」當然與大乘莊嚴經論的NISPRAPA~NCATAYAA相同。舉要點說,圓成實性(真實性、空性、法界)是清淨,沒有妄執分別的所收與能取的顯現。就是離開任何的戲論的無分別的特質(相、 LAK.SANA),此論說,可以說諸唯識論書所共通的學說(18)。


註記:

[1]中道分別論(MADHYAANTA-VIBHAAGA-BHAA.SYA 以下簡稱MAVB)真實品第三偈說明三性是根本真實(MUULA-TATTVA)

頁8

,因為此三性為一切事理的根本真實。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及四諦等諸真實也以此三性為其根底,所以名為根本真實。此學說是中道分別論的特色。

[2]據大正新修大藏經卷第31所記載,其著作是無著(ASANGA),但1907年,由法國的 SYLVAIN L`EVI 所刊行的原典MAHAAYAANA-SUUTRAALANKAARA, 元來沒有著者名, L`EVI 經過考證的結果,他認定 ASANGA 是其著者。然而.宇井伯壽博士說其頌是彌勒( MAITRYA )所作,而其釋應歸於世親所作。山田龍城:「梵語佛典ソ諸文獻」京都、平樂寺書店、1959、P.126、宇井:「大乘莊嚴經論研究」PP.1-2。

[3]L`EVI:MAHAAYAANA-SUUTRAALA`NKAARA(以下略稱 MSA)PARIS,1907、P.59、波羅頗蜜多羅( PRABHAAKARAMITRA)譯本,大正新修大藏經(以下略稱大正)卷第31P.611中,漢譯第13偈等於梵文第15偈。

[4]MAVB. (ED. BY長尾雅人,GADJIN M.NAGAO , TOKYO,SUZUKI RESEARCH FOUNDATION,1964) P.19,此外尚有印度PATNA 出版的MADHYAANTA-VIBHAAGA-`SASTRA ED BY R. PANDEYA (以下略稱『P』本) P. 18,又日本山口益(SUSUMU YAMAGUCHI)出版的MADHYAANTA-VIBHAAGA-TIKA略稱(MAV.T),P.23。

[5]玄奘譯本,大正31,PP.137─138上;真諦譯本,大正31,P.118上,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卷112,P.221─57─P.222─17,又佐佐木月樵:漢譯四本對照攝大乘論,附西藏譯攝大乘論P.29,及西藏第44─45,詳細請參照拙作:「唯識思想ソ研究」日本、東京、國書刊行會出版1975,P.53以下,又中道分別論等諸唯識論書的三性說定義,請參照同上本第一章。

[6]THE TRISVABHAAVA-NIRDESA OF VASUBANDHU. SANSKRIT TEXT AND TIBETAN VERSIONS EDITED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VO CABULARIES BY SUJITKUMAR MUKHAPADHYAYA,VISVAKHARATI  NO. 4

1939,P.1關於第4偈的ASATKALPA,山口益博士譯為虛妄分別,「山口益佛教學文集」上.東京、春秋社、P.141

[7]大正31.P.867中。

[8]宇井:「印度哲學研究」PP.293-294

[9]TRIMMSKIAA, PUBLIE PAR SYLVAIN L`EVI, PARIS 1925,P39  拙著:「唯識思想ソ研究」P. 94

[10]請參照拙作「唯識思想ソ研究」PP. 218-219

[11] MSA. P. 64ASAMKALPA-NIMITTA野譯靜證的「大乘佛教瑜伽行ソ研究」P.79譯為「虛妄分別ソ相」。但宇井伯壽的「大乘莊嚴經論研究」P.220譯為「思惟メ因シエペパソスゆ」。此處是解釋遍計所執性不是能分別,所以採用宇井博士的譯語。

[12]中邊分別論相品第5偈說明虛妄分別的識(VIJ~UAANA)當做ARTHA(境) SATHVA(有情、五根) AATMAN (我、染污意) VIJ~NAPTI (了別、六識)顯現。世親解釋 AATMAN 是染污意等。

[13]三無性論卷上•大正31 P.867中。

[14] MAVB.   P.19

[15] MSA P.65,此文中從SAA HY ABHAAVATAA......至ABHAAVATVENA BHAAVAAT 宇井:「大乘莊嚴經論研究」P.222譯為「又它實是一切諸法的非有性,然而虛妄分別不是非有,由其非有是有故」。又上田義文:「大乘佛教思想ソ根本構造」P.110 譯為「它實是被所分別的一切法的無及有,因當做其無的有故」,但筆者依據中邊分別論真實品所主張的圓成實性是有與無的真實的意義而譯此文。當然其根本的空性思想是依據相品第十三偈的意義。

[16] MAVB. P.27『P』P.49

[17]大正31,p.873中。

[18]圓成實性解為空性、法界、無分別等的學說.在安慧的中邊分別論釋疏(MAVT P.46)又說明,又其三十頌釋(TRIMSIKAA  P.43)說其無分別是無分別智,或出世間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