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佛造像特展精品介紹(一)
─犍陀羅形式金銅佛造像

李玉珉

故宮文物月刊
第五卷第八期(1987.11)
頁131-135

©1987 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組
臺北市


* 因涉及版權問題,圖片無法刊登。Pictures contained in this article are not reproduced due to copyright issue.

 

 

頁131 金銅佛造像特展精品介紹(一)─犍陀羅形式金銅佛造像

故宮文物月刊第五卷第八期(1987.11)

  「新田集藏」素以收藏亞洲諸國歷代金銅佛像著名於世,這次答允故宮博物院借展其收藏的佛、菩薩像等百餘尊,對台灣的佛教美術愛好者來說,實是一大幸事。本月刊將逐期介紹此次特展中的各國精品,以增進觀眾對這些作品的了解。同時,為了尊重收藏者,這次特展展覽說明卡片的品名、國別、年代、質地等,均根據收藏者提供的資料書寫。然而對藝術品的斷代與解釋,各家難免有意見出入之處,在此作者提出淺見,期待諸前輩學者予以指正。

  歷史背景

  犍陀羅(Gandhāra)是古印度的一個地名,為貴霜王朝(Kuāa Dynasty,西元一世紀至三二0年)二大佛教造像中心之一。由於它的影響很大,鄰近諸地的文化藝術風貌皆和它非常近似,故廣泛地說,犍陀羅地區包括了現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部與阿富汗的東部。西元前三二七年,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曾佔領此地,便埋下了希臘影響的種子。後來,犍陀羅成為大夏(Bactria)統的一部分。大夏文化本是希臘化(Hellenistic)文化的一支,因此,犍陀羅文化中希臘色彩極為濃厚。加之地處商業要道,貴霜王朝財力雄厚,和羅馬帝國貿易往來頻繁,犍陀羅和羅馬的關係自然也十分密切。因為這些原因,犍陀羅的造像風格和貴霜王朝的另一中心秣菟羅(Mathurā迥異。秣菟羅在德里(Delhi)南方,處於印度文化的中心地區,它的藝術是從本土中發展茁壯,所以印度特色鮮明,和受希臘羅馬作品影響的犍陀羅造像自然大異其趣。

  笈多時期(Gupta period,西元三一九至約六00年),犍陀羅的造像活動雖然仍在繼續,不過,重要性已大不如前,不再居於印度佛教美術的領導地位。此時的犍陀羅佛及菩薩像大多顯現了笈多美術的時代特徵,在臉型與姿勢上.都有明顯的變化。以下即選其精品數件用以介紹:

佛坐像
犍陀羅
西元三世紀
青銅高一六•八公分

  這尊佛像是此次特展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作品。佛像身著通肩式袈裟,結跏趺坐

 

 

頁132 金銅佛造像特展精品介紹(一)─犍陀羅形式金銅佛造像

故宮文物月刊第五卷第八期(1987.11)

。右手舉起,五指平伸,手掌外揚,作無畏印;左手握衣之一角,為犍陀羅常見的一種佛像形式。此佛肉髻高顯,目深鼻挺,唇上有髭,其西方人的顏面特徵,和羅馬時期的肖像雕刻近似,是貴霜王朝犍陀羅佛像的一大特色。佛像頭後的圓光邊緣作尖齒狀,亦與許多西方阿波羅像和伊朗神像的頭光相仿,更明確地說明犍陀羅和外來文化的關係密切。而佛像右手掌心與雙足足底的蓮花圖案,首見於秣菟羅美術在此這圖案的出現,又證明了貴霜王朝時,兩大造像中心彼此時有往來,在美術上,兩者也互有影響。

  這尊坐佛手指纖細,身軀瘦長,僧衣質地厚重,衣褶起伏自然,襞面隆起。衣下身體曲線隱約可見,身體質感塑造寫實,無處不流露出犍陀羅造像的特質。在存世的作品裡,犍陀羅的金銅佛像十分罕見,多數均為笈多時期或更晚的作品,是以這尊坐佛彌足珍貴。

香爐
犍陀羅
西元三世紀
高八二.五公分

  此香爐形式複雜,全爐形似我國的博山爐,高立於一上細下粗的多面柱上。爐身外側以蓮瓣為飾。爐蓋可以打開,蓋上有鏤空卍字與其他圖案,可溢香氣。蓋頂尚飾小鈴一對與一圓環等,極為華麗。爐下為一圓形傘蓋,邊緣懸掛鋼製小鈴與葡萄葉片(部分為後補),蓋上有連珠和蓮瓣紋,並有小鳥數隻。柱底有一花環圍繞,花朵呈菱形排列。下有方台,以四天人為足。這些天人皆肩有羽翼,手持圓環。他們唇上有髭,上身袒露,僅佩瓔珞,下身穿著印度式裙裳,一腿略彎,姿勢自然。柱底的花環、手持圓環的羽翼「天使」、天人的面相、和閒適的立姿,常見於希臘羅馬美術;而卍字和蓮瓣圖案以及天人的衣著形式又是典型的印度作風。顯然這件香爐融合了印度和希臘羅馬美術的母題(motif),正反映出犍陀羅文化的特質,故這件香爐必是犍陀羅的作品無疑。

佛立像
犍陀羅
西元八世紀
高三三公分

  佛經嘗言,佛出生時,相貌奇特,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此像頂有肉髻,手指間有縵網相連,掌心有圓形圖案,象徵千輻輪。肉髻、縵網掌以及掌有千輻輪相皆是佛的重要相好。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握袈裟一角,乃常見的犍陀羅佛立像的典型

  這尊佛像雙肩寬厚,胸肌壯健。身著通肩式的法衣,露出胸上異相。衣服質地厚重,隨肢體動作之變化,衣紋或疏或密,襞面隆起,處理自然而寫實。這些均為犍陀羅雕刻的特色。但是,此佛杏眼鼓目,鼻樑較低,鼻翼略寬,唇上無髭,雙頰滿,與前述之坐佛面相不同,已與印度人的像貌近似。並且,此佛施無畏印的右手較低,近於腰部,而臀部略向左移,體

 

 

頁133 金銅佛造像特展精品介紹(一)─犍陀羅形式金銅佛造像

故宮文物月刊第五卷第八期(1987.11)

青銅佛立像

 

 

頁134 金銅佛造像特展精品介紹(一)─犍陀羅形式金銅佛造像

故宮文物月刊第五卷第八期(1987.11)

青銅佛坐像

 

 

頁135 金銅佛造像特展精品介紹(一)─犍陀羅形式金銅佛造像

故宮文物月刊第五卷第八期(1987.11)

呈S形,通稱為「三折扭」(tribhaga姿;顯然受到了笈多美術的影響,故知這件作品應是笈多時期的犍陀羅佛像。此外,頭髮作圖案化的扇形安排,更證明此像為一晚期之作。

  此佛背部平板,無衣紋刻劃,而正面觀之,面容森嚴,精神奕奕。從背後的二孔望入,知這件立佛乃空心鑄成。

窣堵波
犍陀羅
約西元六、七世紀
高一三一公分

  窣堵波(stūpa)是佛塔的音譯,原義墳塚。這種建築在印度的史前時代即已存在,﹝增一阿含經﹞提到,釋迦佛入滅之後,八國國王分佛舍利,並立窣堵波以供養之。自此以後,窣堵波遂成了佛教的神聖建築,為信徒們禮拜的對向。阿育王(King Aśoka,約西元前二七二至二三一年)於印興建八萬四千座窣堵波,是推廣窣堵波信仰的一大功臣。

  玄奘(六00─六六四年)西遊印度時,經過犍陀羅,看到雄偉壯觀的迦膩色迦窣堵波,他在﹝大唐西遊記﹞卷二描述此窣堵波言:「高踰四百尺,基趾所峙周一里半,層基五級,高一百五十尺,……復於其上,更起二十五層金銅相輪。」如今這座為古人讚歎不絕的窣堵波已完全崩毀,不過從這次展出的犍陀羅青銅窣堵波中,我們仍可描繪出一些迦膩色迦窣堵波的樣子。

  這座窣堵波下有二層方台,第二層方台四角各立一柱,柱頭上置一獅。方台上又有二層圓座,上承覆鉢式塔身。塔身頂端為方形平頭,平頭上立高竿,並起十二層傘蓋(即我國之相輪),結構複雜雄偉。由於傘蓋與台座的加高,相形之下,塔身的比例就縮小了,這種強調縱高的發展正是犍陀羅窣堵波的一大特色。

  全作裝飾圖案繁多,底層方台的裝飾為葉形紋,第二層方台與二圓座部分,則見多尊入定坐佛,間以希臘科林斯(Corinthian)式半露方柱相隔。塔身下半有構圖簡略的佛傳故事:四門出遊(馬頭已殘)、樹下入定坐佛、供養佛鉢、和塔中坐佛。每一景間尚有一象頭。塔身上半與其上的七重傘蓋均有蓮瓣圖案。平頭與塔身間有四女藥叉(yaki)立像,左手攀枝,右手叉腰,兩腿交叉,與桑淇一號大佛塔(Stūpa No.1 at Sanchi) 垣門上女藥叉的立姿相同。最下層的傘蓋和平頭間有希臘式的羽翼人物和供養菩薩像。印度式與希臘羅馬式母題並用,乃是犍陀羅美術的一大特點。窣堵波上的人物鑄造粗率,故而推測,其恐非犍陀羅美術黃金時期-貴霜王朝-的作品,而是晚期的製作。傘蓋上垂掛的銅鍊可能是後加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