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頁III

臺灣地區佛教圖書館發展之研究

天主教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07)

摘 要

        近二十多年來,臺灣民眾對於宗教活動的投入,有明顯熱絡的趨勢。以佛教方面來看,社會上學佛的風氣日益興盛,佛教信仰也一改往昔給人迷信、消極的印象,而呈現出一股關懷社會、慈悲濟世的清流力量。在佛教信仰的活動中,除了弘法傳教的各種法會、講座相當盛行之外,信眾對於閱讀佛書的興趣,學者從事佛學研究的需求,也日漸增多。可是,一般圖書館在佛教典籍方面的收藏,並不是很充足,因此專門典藏佛教書籍的佛教圖書館,在此時更受到佛教徒們的重視與依賴。民國七十九年以後,臺灣地區的佛教圖書館,不管在質或量方面,都有不同凡響的表現,因而引發了筆者的興趣,撰寫本論文以研究臺灣佛教圖書館發展之來龍去脈。

        在論文第一章之首,先說明本研究的動機和目的,以及透過研究想要解答的各種問題。再來,解釋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和步驟,即主要以歷史研究法為主軸,而以電話調查法、質的訪談法為輔助,依序地進行資料蒐集和論述分析之工作。接著,為使研究工作順利進行,所以預先設定了本研究的範圍及限制。而本章的最後,則是關於論文中所使用的重要名詞之定義和解釋,以使本論文之述說能更加明確與流暢。

        第二章,為簡介我國古代佛教圖書館的事業,亦即古代寺院藏書的經營管理之回顧。寺院藏書,乃中國藏書史上的重要體系之一,本章係以宏觀的視角,加上史料的引證,來論述佛教寺院藏書的概況。首先,探討寺院藏書典藏的範圍,以及經書徵集的途徑。其次,說明寺院藏書的典藏方式,特別是帙號法的演變,還有經書的維護工作。再來,便是以寺院清規為研究主軸,介紹寺院藏書管理之職務——藏主的職責,和各種清規中關於藏書借閱的規則。而本章結尾,便是討論寺院藏書的功能,以呈現出我國古代佛教寺院藏書文化的整體風貌。

        為了要一探究竟臺灣佛教圖書館發展之起源,則務必對近代中國佛教和日據時代臺灣佛教的發展,深入瞭解與分析,因此第三章開始,先進行我國近代佛教圖書館提倡與發展之研究。清末民初以來,中國佛教在「廟產興學」風潮的脅迫下,促使僧侶和居士們力圖振作與革新,而逐漸改變以往明清佛教之頹勢,呈現出全新的風貌。而以筆者之所見,認為帶動民初佛教復興的眾多因素中,與佛教圖書館發展息息相關者,有佛學教育的興起、佛教書刊的出版、居士社團的崛起等三項。不過,除上述三項因素給予了近代佛教圖書館發展的良好條件外,我國

 

 

頁IV

臺灣地區佛教圖書館發展之研究

天主教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07)

近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以及僧侶、居士們對於設立佛教圖書館之倡議,更是直接促使佛教圖書館快速地成長。接下來,筆者即試舉當時最著名的四間佛教圖書館,介紹其成立和設置之概況。本章之末,即分析近代佛教圖書館發展之成果,和佛教圖書館現代化轉型之趨向,以尋找光復後臺灣佛教圖書館發展受其影響之關鍵所在。

        第四章,主要為考察臺灣佛教圖書館發展之歷程,此乃本論文之重心所在。首先,簡述明鄭至日據時代的臺灣佛教史。接著,則探討光復後五十多年來臺灣佛教的變遷,除了瞭解在各時期中佛教的轉變與特質外,並特別敘述臺灣佛學教育和佛書出版兩者之發展。再來則依筆者之觀察,整理出促使臺灣佛教圖書館蓬勃發展的主、客觀環境等各項因素。在掌握這些歷史的背景因素後,筆者乃從龐雜的文獻記載中,對臺灣佛教圖書館發展之歷程,做有系統的整理與分期,即:一、醞釀時期:日據時代至民國四十六年止;二、萌芽時期:民國四十七年至六十七年止;三、成長時期:民國六十八年至七十八年止;四、繁榮時期:民國七十九年起;並介紹此四個時期各種發展之實況,呈現出佛教圖書館在臺灣所走過的歷史歲月與痕跡。

        在考察了臺灣佛教圖書館發展歷程之後,第五章則主要是運用電話調查和質的訪談等方法,進行對臺灣佛教圖書館整體現況之分析。接著,更進一步說明臺灣佛教圖書館至今最重要的經營成果,也就是積極地參與佛教弘法及教化事業,以及館際合作修訂中國佛教圖書分類法。透過以上的分析所得,而後再論述臺灣佛教圖書館的各種功能,並闡述臺灣佛教圖書館經營之優勢與難處。

        綜合本論文二至五章的研究成果後,於第六章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作為佛教圖書館未來經營理念之參考依據,最後並期望臺灣各地的佛教圖書館都能達到其社會教育的職責與佛教教化的目的。

 

關鍵詞:佛教圖書館 寺院藏書 寺院清規 臺灣佛教 近代中國佛教

                居士社團 佛書出版 佛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