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裕法師》
(本文經寬裕法師審訂,彌勒內院法航法師提供)

寬裕法師晉山陞座。 (圖片:寬裕法師提供)
|
寬裕法師,俗姓胡,江蘇鹽城人氏,一九二五年生,自幼受叔祖及三伯父大川上
人兩代出家之影響,九歲時即歸投寶應縣小台寺,依止方成和尚出家為沙彌十年
,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共暗鬥,令人東逃西避不安寧的生活,無所可學。待十九
歲受具足戒畢,才先後入模範叢林的揚州高旻寺、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等禪
堂參學。因禪堂是不立文字,以參禪悟道為宗旨,也無經教文字可學;二十二歲
時深感出家修行,應當要明白教典,始能成為德學兼備的現代僧侶。遂報考轉入
天寧佛學院就讀。二十五歲時(一九四九年春)因避內戰,與二十多位大陸僧青年,
同來台灣,投考中壢圓光禪寺妙果老和尚(一八八四∼一九六三)甫從新加坡聘請
慈航大師(一八九五∼一九五四)來所創辦的台灣佛學院就讀。後因大陸僧青年來
台漸多,圓光禪寺不堪負荷,「台灣佛學院」僅試辦半年即宣告結束。當時大陸
僧青年因人地生疏,掛搭無門,徬徨不知所措之際,幸有慈航大師挺身而出,熱
情沸騰地奔走各地,發起護僧運動,呼籲本省佛教界大德,急速開辦佛學院,共
同搶救僧寶,不久,如基隆靈泉寺的德融、新竹靈隱寺的無上等法師,相繼成立
佛學院,除留幾位在圓光寺外,其他十多位大陸僧青年,就由慈航大師帶走分送
各處,其中寬裕法師即在靈穩守就讀!後因「匪諜嫌疑」誣案,師生十多位同遭
拘留在台北刑警中隊十多天!待真相大白釋放後,各自又星散去了。

彌勒內院所舉辦之冬令營團體照。 (圖片:寬裕法師提供)
|
一九五0年秋天,汐止靜修院住持達心(一八九八∼一九五六),玄光(一九0三∼
一九九七)兩位法師,因感慈航大師衛教護心的精神,就發心以靜修院後山之地,
願贈慈師創建「彌勒內院」,不一年,散居各地的僧青年又回到慈航大十師座下
,共同修學佛法,而寬裕法師就是其中之一。後來慈航大師不幸於一九五四年五
月六日圓寂於彌勒內院的法華關中,而所追隨的一群僧青年,也因各有法緣,分
赴海內外各地弘法去了;彌勒內院因而日趨沒落,殿宇失修,頂漏牆裂,令人有
不勝今昔之感!
寬裕法師親近慈航大師多年,參學受教,契悟甚深,加以為人誠懇,為報答師恩
,不忍彌勒內院聖跡湮沒,遂於一九七四年農曆六月初四日晉山,膺任為彌勒內
院住持,不久展開重建工作,先是罄其私蓄缽資,克服重重難關,並獲得靜修禪
院玄光的支持,而海內外師友同門,護法信士亦紛紛解囊相助,為作永久計,將
破舊的平房拆除,以鋼筋水泥重建三層宮殿式的樓宇一座。特依彌勒上生經意義
,以三樓為兜率天摩尼殿,供奉彌勒菩薩天人像,二樓為大雄寶殿,供奉賢劫千
佛暨釋迦牟尼佛銅像,底樓作太虛大師紀念堂;供奉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及太虛
大師法像,仍符合當年開山的舊制。其他整修法華關房保存原貌外,另增建禪堂
、齋堂、講堂、圖書館、客堂、僧寮等多處,作為十方掛單接眾等用。
寬裕法師是傳承臨濟宗,為常州天寧禪寺法系人,然近二十多年來,辛苦中興了
這所的彌勒內院,秉承慈航大師服膺太虛大師以彌勒淨土法門,推行現實的人間
佛教;所以經常舉行三皈五戒,八關齋戒,以及舉辦兒童、初高中、大專等冬夏
令營之文教活動,完成了報答慈公師恩之心願。法師年雖將近八旬,仍然早晚領
眾熏修,隨緣度眾,每月定期領眾禮懺共修。安定社會,淨化人心;是一位有為
有守現代思想的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