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嚴法師》


慧嚴法師--弘法德相
慧嚴法師生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是高雄縣鳳山市人,在十八歲(1964)時皈依煮雲法師,二十歲(1966)即披剃出家。出家、壽山佛學院(即日後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畢業後,首先任教於屏東市東山寺東山佛教學院,再到台北佛教智光高等職業學校服務。民國六十七年(1978)赴日深造,民國七十九年(1990)以「清代知識分子的佛教信仰」,取得日本經都佛教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成為台灣第一位取得日本佛教大學博士學位的比丘尼。學成歸國後翌年晉陞鳳山佛教蓮社住持,並分別任教於中興大學(日本史)、中央大學(台灣佛教史)、清華大學(日文名著選讀),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圓光佛學研究所、中華佛學研究所。

學佛出家因緣

慧嚴法師在家為長女,下有一妹二弟,父母親靠在路邊擺麵攤營生,就讀省立鳳山初中時,由於父母親身體不好,先後開刀,家庭生計要靠她一肩挑起,因此放學後必須幫忙父母做生意,經常忙到夜間一、二點才能休息,次日上學精神格外不濟,導師金天梅知悉後,十分體諒她,偶爾上學遲到只要不影響課業,也都特別寬容。

初中畢業後,第二年金天梅老師突然去世,她經常夢到老師下半身在血池中受苦,於是就去找尋老師的骨灰。找到高雄義勇寺時遇見開證法師,開證法師告訴她以後會出家,她自認為不可能也並不在意。後來又聽同學說老師的骨灰放在高雄市五塊厝的棲霞精舍,找到後,有人告訴她替老師誦經可以讓老師減少痛苦,於是她便開始誦經,那是她第一次接觸佛法。之後,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閱讀到胡適描述有關美國女性人生觀的一篇散文,加上星雲大師在《海天行蹤》內介紹曉雲法師(現任華梵大學董事長)的生平,當時深受感動,便許下心願:一旦選擇出家的道路,也要像曉雲法師一樣弘法教學;從此她一心向佛的心志更加堅定。

十八歲(1964)那年,弟弟高中畢業、妹妹也初中畢業,她覺得家中的擔子可以卸下,自己偷偷跑到壽山寺剃度出家,但沒有多久就被家人逮回去。回家後頭上戴著帽子繼續賣了八個月的麵,又跑到嘉義北港彌陀寺;經過一個月之後再與家人聯絡,此時母親態度軟化,不再反對,只希望她繼續完成學業,於是她又再度回到高雄壽山佛學院讀書,到了二年級,還是落髮遁入空門,法號慧嚴。

負笈東瀛取得博士學位

佛學院畢業後,慧嚴法師先後在屏東東山寺、台北智光商職教了十三年書,寒暑假則回到鳳山佛教蓮社,替師父煮雲老人整理資料。由於深感有限的知識,難以窺探佛法的全貌,慧嚴法師乃決定負笈東瀛,進入日本佛教大學,先補修大學學分,再攻讀碩士、博士。

在東瀛寒窗苦讀數載,慧嚴法師完全靠獎學金及打工所得,克服經濟上的拮据;一九八三年取得日本佛教大學學位(史學)、一九八五年取得碩士學位(專攻東洋史)、一九九○年五月一日終於榮獲佛教文學博士學位,同年七月七日學成返國,任教於中興大學,翌年財團法人鳳山佛教蓮社敦請她接掌蓮社住持及董事長的職位。

接掌鳳山佛教蓮社

慧嚴法師是國內第一位榮獲日本京都佛教大學博士學位的法師《至今也是唯一的一未》,這位年輕的博士法師在接掌鳳山佛教蓮社之後,成為繼煮雲老和尚的第二任住持。

佛教蓮社在鳳山地區是規模最大的佛寺,不但信徒眾多,也是鳳山地區的佛教信仰中心,經常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屢獲政府頒獎表揚。

民國三十九年,南海普陀山淨土宗煮雲和尚(民國八年出生於江蘇如皋)隨軍隊渡台,隨後奔波全省各地,弘揚如來法音,民國四十二年(1953)由中國佛教會派駐鳳山佛教蓮社,民國六十一年(1972)起,倡導「精進佛七」之淨土修行法門,以持名念佛,懺悔禮拜方式,冀求剋期取證,且將佛法加以靈活運用於實現生活中,以達淨化社會風氣。

1986年八月九日煮雲和尚圓寂,因未交代住持人選,故住持之位一直懸缺,不過在圓寂前半個月,煮雲曾要求信徒找回正在日本佛教大學研讀博士的慧嚴法師,但當時信徒以為煮雲法師只是想念弟子慧嚴法師而已,沒及時找回,直到圓寂前三天,陷入昏迷狀態,口中仍念著慧嚴法師名號,信徒們才覺事態嚴重,趕緊電召回國,慧嚴法師回國後,一直陪侍大師,直至臨終也未交代信徒有關住持人選。煮雲大師的弟子很多,遍佈全省各地,該社董事會五年來對住持人選均舉棋不定,直至慧嚴法師拿到博士學位,董事會才恍然大悟,原來冥冥之中住持人選早已有了安排。

慧嚴法師表示,興建大學是弘揚佛法的最好方式,也可實踐蓮社創辦人煮雲老和尚的遺志,為了發揚煮雲老和尚弘法度人的慈悲遺志,她計畫開辦專門研究淨土思想(阿彌陀佛信仰)的佛學研究所,蓮社的信徒也都具有這方面的共識。

她同時指出,將以兼容各宗各派的理論為治學目標,同時致力於弘揚彌陀淨土思想的研究。她一心想提昇信眾的佛學素養,因此在民國八十三年(1994)增置煮雲和尚紀念圖書館,以促進南台灣的讀書風氣。

慧嚴法師指出,南部信眾注重信仰,但較不了解信仰的歷史文化背景,期望藉由「佛教圖書館」的成立,致力推展佛教人文教育。她並計畫在圖書館內附設佛學研究所。

位在鳳山市光明路四十六之八號的這座圖書館,一樓建地有廿四坪,樓高五層,其中四層均做為圖書館所用,目前內部藏書有萬餘冊,以佛學經典為主,一般信眾祇要辦理閱覽證,即可借閱。

興建圖書館是慧嚴法師實現興學心願的初期目標。自接任蓮社住持後,她即開辦佛學研習班,每周日固定講授彌陀淨土學、日文佛學,讓信徒自由報名參加。她一直希望,藉由圖書館的成立,提昇蓮社信徒佛學素養,日後這些信徒不但能成為弘法淨士,也是佛教師資的來源。

鳳山佛教蓮社的會員從鳳山地區開始一直增加到目前遍佈海內外各地,這些具體的成果,都是在慧嚴法師的擘畫之下,得到佛教界及社會大眾對鳳山佛教蓮社的肯定。

積極推動社會福利

慧嚴法師將教書所得薪資完全捐獻出來,作為慈善濟助之用;而鳳山佛教蓮社更在慧嚴法師的領導下,積極推行佛法人間化,參與各項公益活動、濟貧助幼,弘法講經,同時曾將信徒的供養金提出作為岡山地區水災戶的大專青年助學金。民國八十三年(1994)慧嚴法師有感於台灣已漸邁入高學費時代,為幫助莘莘學子,特別設立「煮雲老和尚紀念獎學金」,凡設籍於高屏的大專學生都可提出申請。

民國八十四年(1995)受到高雄縣好人好事運動委員會推薦,慧嚴法師北上接受了全國好人好事運動總會的表揚;她受表揚的事蹟包括:急難救助、孤苦兒童扶助,創辦慈善會等,每年濟助的對象超過三百件。

每當過年時,鳳山佛教蓮社所認養的一百多位青少年與幼童,都會回蓮社與慧嚴法師等認養人團聚、吃年夜飯。慧嚴法師說,佛教蓮社在已圓寂的老和尚煮雲法師時,即擬定認養制度,被認養的人有的是家境貧困,有的是來自單親家庭,也有的是父母都不在,由祖父母或親屬代養兒童,處境都不好。認養人不以戶為計算單位,也有一家四個孩子都被蓮社認養的。

慧嚴法師指出,他們幫助真正需要被幫助的人,由社教機構媒介而來的,或被認養人自行提出申請的,均由寺方派員調查證實後,交由認養人展開認養行動,包括每月一千元的認養金,以及慰問信或電話等,由寺方居間維繫認養人與被認養人的關係。被認養人年滿十八歲後,即自動停止認養。

她說:「人的生命有限,能以有限的生命來做利益人群的事,就是功德。」-以前我們常說造橋鋪路是在做好事,但是現在這些工作政府已經做的很好了,真正要做好事,應該要把這份心力,用在關心需要幫助的人身上,這才是真正的社會福利事業。而社會福利事業必須以社會大眾的力量,共同來辦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慧嚴法師語重心長的說,「我以至誠的心,來祝福所有的佛教徒能夠積極的為自己、為別人,做一番有意義的事,並為多災多難的社會盡一己之力」

慧嚴法師小檔案

  1. 學歷
    畢/肄業學校 國別 主修學門系所 學位 起訖年月
    日本佛教大學(畢) 日本國 文學部史學系 學士 1978/4月至1983/3月
    日本佛教大學(畢) 日本國 文學研究所東洋史專攻 碩士 1983/4月至1985/3月
    日本佛教大學(畢) 日本國 文學研究所東洋史專攻 博士 1985/4月至1990/5月

  2. 現職與經歷
    服務機關 服務部門/系所 職稱 起訖年月
    現職 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 副教授 1993/至今~
    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副教授 1993/至今~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宗教研究所系 副教授 1997/8月至今~
    經歷 日本國京都大學 史學系東洋史專攻 研修員 1988/4月至1990/6月
    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系 副教授 1990/9月至1997/7月
    中華佛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1990/9月至2001/7月

  3. 專長
    1•明清中國江南佛教史 2•台灣佛教史
    3•淨土教理史(中國) 4•中國禪宗史

  4. 專書著作(依發表年月先後順序排列)
    教師姓名 著作名稱 出版單位 出版年月 出版地點
    釋慧嚴 《學佛與鄉土》 春暉出版社 1996/10 高雄
    釋慧嚴 《慧嚴佛學論文集》 春暉出版社 1996/10 高雄
    釋慧嚴 《淨土概論》 東大圖書公司 1998/04 台北
    釋慧嚴 《從人間性看淨土思想》 春暉出版社 2000/10 高雄
    釋慧嚴 《台灣佛教史論文集》 春暉出版社 2003/02 高雄

本文資料由慧嚴法師審定
彙整:黃美英/200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