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三藏關聯年表之四(後人立傳)參考資料來源: 符號說明 : |
佛紀 |
西曆紀元 |
中國紀元 |
干支 |
與玄奘相關者 |
中國 |
外國 |
1209 |
665 |
麟德二年 |
乙丑 |
□慧立入寂。 |
二月,西明寺鑄造大鐘。七月,法聚寺僧繪地藏王菩薩像。九月.道宣撰「釋迦氏譜」。會隱、玄則等人撰述「禪林要鈔」三十卷。玄則撰「註金剛般若舍衛國」二卷。慧昱於荊州、長州寺繒畫瑞像七尊。 |
唐僧會寧由海路前往印度。○惠通返回新羅。 |
1210 |
666 |
唐高宗乾封元年 |
丙寅 |
|
夏,王玄策等人著「西域志」六十卷、「畫圖」四十卷。賜予老子諡號「玄元皇帝」。 |
四月,新羅靈廟寺燒燬(一說668)。四月,日本橘寺僧智識等人,為祈求中宮天皇疾癒,於野中寺鑄造金銅彌勒像。 |
1211 |
667 |
乾封二年 |
丁卯 |
□道宣入寂。其《續高僧傳》(卷四有玄奘傳)於此年完成。 |
道宣建立靈感戒壇。道宣寂(年七二)。新羅順璟來唐。追諡老子、號為「太上玄元皇帝」。 |
○錫蘭王最勝菩提四世(巴Aggabodhi IV,667~683 在位)下<束力>禁屠,極力保護佛教教團,並舉行「守護經」文(巴Paritta)唸誦之儀式。 |
1212 |
668 |
唐高宗總章元年 |
戊辰 |
|
三月,道世撰「法苑珠林」百卷(一說683)。十月,智儼寂(年六七)。法明奏聞「化胡經」屬偽經,帝下<束力>搜聚全國之「化胡經」。 |
高句麗滅亡。一月,日本近江志賀郡崇福寺建立。 |
1213 |
669 |
總章二年 |
己巳 |
□依敕命將玄奘的遺骨改至長安南郊的樊川。 |
西安興教寺玄奘塔落成。 |
十月,日本鐮足歿(年五六)。新羅僧信惠任政官大書省,為沙門拜官之始。唐僧法安入新羅國求取磁石。日本山階寺(興福寺)創建。 |
1214 |
670 |
唐高宗咸亨元年 |
庚午 |
|
長安崇福寺建立。韓王元嘉子訓等人為亡母造碧落天尊像於降州龍興寺。 |
四月,日本法隆寺遭雷殛全燬。新羅佛國寺無說殿開創。○印度高達帕達(梵Ga[.u]dap[aa]da,640~690)兼採佛教學說,著「滿都佉耶頌」(梵M[aa][.n][.d][uu]kya-k[aa]rik[aa]),提倡不二一元論。 |
1215 |
671 |
咸亨二年 |
辛未 |
|
四月,道英舉行水陸齋。 |
四月,新羅興輪寺南門迫地震破損。七月,唐僧琳潤入新羅。十一月,義淨等人由廣州前往印度,至室利佛逝學聲明六個月(~695)。義湘自唐返回新羅(一說670)。 |
1216 |
672 |
咸亨三年 |
壬申 |
|
<束力>於洛陽龍門山雕刻八五尺之石龕盧舍那佛像。善導任檢校。 |
五月,義淨由室利佛逝出發。至末羅瑜國停留二個月。八月,淨至羯荼國。十一月,玄逵由廣州經海陸前往印度。十二月,義淨至裸人國。玄逵入室利佛逝。 |
1217 |
673 |
咸亨四年 |
癸酉 |
|
長安千福寺建立。 |
一月,新羅皇龍寺遭流星擊。二月,義淨至耽摩立底國,停留一年學習梵語。三月,日本川原寺開始寫一切經。十月,玄逵乘王船入東印度,停留室利佛逝國學習梵語六個月,巡歷末羅瑜、羯荼諸國。 |
1218 |
674 |
唐高宗上元元年 |
甲戌 |
|
智威入處州法華山。弘忍寂(年七四)(一說675)。 |
六月,義淨與大乘燈共赴那爛陀寺,後巡歷摩訶菩提寺等處。七月,新羅皇龍寺佛殿為大風吹毀。新羅僧義任大書省。 |
1219 |
675 |
上元二年 |
乙亥 |
|
當陽山度門寺建立。 |
四月,日本僧請尼二千四百餘人,設齋,禁止殺生肉食。十月,日本遣使前往四方,求取一切經。義淨巡歷毘舍離等地之佛蹟,與無行、智弘共赴那爛陀寺。 |
1220 |
676 |
唐高宗儀鳳元年 |
丙子 |
|
二月,六祖慧能於廣州法性寺受戒。懷素住長安西太原寺。西藏德斯隆滿格陂王即位(~704)。○中印度僧地婆訶羅前來長安(一說680)。○罽賓僧佛陀波利來唐,入五臺山。○若那跋陀羅、會寧等人攜於波陵國所譯之「涅槃經荼毘分」二卷至長安。 |
統一新羅時代開始。二月,新羅義湘奉<束力>開創浮石寺,傳述海印、玉泉、梵魚、華嚴等十剎之教。八月,日本詔令諸國施行放生。十一月,日本遣使至諸國誦讀「金光明經」、「仁王經」。義淨住印度那爛陀寺,歷經十年研究律等。 |
1221 |
677 |
儀鳳二年 |
丁丑 |
|
一月,智嚴寂(年七八)。二月,六祖慧能入曹溪山寶林寺。於長安醴泉坊東邊建景教之波斯寺。 |
八月,日本飛鳥寺設齋,誦讀一切經。 |
1222 |
678 |
儀鳳三年 |
戊寅 |
|
|
日本入唐僧道光傳佈律宗(第一傳)。 |
1223 |
679 |
唐高宗調露元年 |
己卯 |
|
一月,杜行顗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
十月,日本制定僧尼之威儀、法服之色等。新羅四天王寺建立。 |
1224 |
680 |
唐高宗永隆元年 |
庚辰 |
|
十一月,智威寂。智運於洛陽龍門山雕刻一萬五千尊佛。地婆訶羅譯出「大方廣師子吼經」。 |
金剛智出家於印度那爛陀寺。五月,日本開始於宮中講述「金光明經」。十一月,日本為皇后於藤原宮之地建造藥師寺,度僧百人。無相生於新羅國。 |
1225 |
681 |
唐高宗開耀元年 |
辛巳 |
|
三月,善導寂(年六九)。七月。復禮撰「十門辯惑論」三卷。 |
新羅國神文王以僧憬興任國老,住三郎寺。新羅國感恩寺建立。 |
1226 |
682 |
唐高宗永淳元年 |
壬午 |
|
五月,地婆訶羅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十一月,法相宗窺基寂(年五一)。十二月,全國寺院度僧尼各五人。懷素撰「四分律開宗記」十卷。 |
八月,日本因皇女患病,下詔大赦,並於大官大寺度僧百四十餘人。 |
1227 |
683 |
唐高宗弘道元年 |
癸未 |
|
高宗遣使至印度,迎請菩提流志。唐僧大津乘舶卦印度。 |
三月,日本設置僧正、僧都、僧師,命其如法統領僧尼(僧綱制確立)。夏,日本首次於宮中舉行安居,度淨行者三人。 |
1228 |
684 |
唐中宗嗣聖元年唐睿宗文明元年光宅元年 |
甲申 |
|
|
○錫蘭麻納瓦姆馬王(巴M[aa]navamma,684~718在位)時,糞掃衣行者開始活躍盛行。五月,日本安置歸化之百濟僧尼等於武藏國。 |
1229 |
685 |
嗣聖二年周則天武后垂拱元年 |
乙酉 |
|
武后作「大唐新譯三藏聖教序」。武后<束力>任懷義為白馬寺住持。 |
三月,日本天皇詔令民家建造佛舍,安置佛像、經卷。九月,天皇不適,於大官大寺、川原寺、飛鳥寺誦經。十月,日本於宮中講述「金剛般若經」。秋,義淨、向無行辭別那爛陀寺,前往耽摩立底國 (梵T{aa]mralipti)。十二月,義淨就歸途。金剛智至西印度研究法稱之著作。新羅奉聖寺、望德寺建立。 |
1230 |
686 |
嗣聖三年周則天武后垂拱二年 |
丙戌 |
|
泉州開先寺建立。 |
新羅僧元曉寂(年七十)。 |
1231 |
687 |
嗣聖四年周則天武后垂拱三年 |
丁亥 |
|
十二月,地婆訶羅寂(年七五)。溫陵蓮花寺建立。<束力>置放光二菩薩像於內道場。 |
二月,義淨抵達室利佛逝國,停留三年。四月,日本大宰府獻上歸化之新羅僧尼等。九月,日本京內諸寺開設國忌齋(天武)。新羅皇子金霜林,攜佛像、佛具至日本。 |
1232 |
688 |
嗣聖五年周則天武后垂拱四年 |
戊子 |
□慧立撰,彥悰補《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10卷完成。 |
三月,彥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 |
一月,日本藥師寺開設無遮大會。二月,日本設國忌齋,並定為恆例。 |
1233 |
689 |
嗣聖六年周則天武后永昌元年 |
己丑 |
|
一月,<束力>設立華嚴高座八會道場,設齋會。二月,于闐國提雲般若前來長安。七月,詔令法朗等九人作「大雲經」,頒行天下,於諸州建造大雲寺(一說690)。七月,義淨歸返廣州,再陪同貞固等人前往室利佛逝國。提雲般若譯「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品」。 |
|
1234 |
690 |
嗣聖七年周則天武后載初元年天授元年 |
庚寅 |
|
武周革命。 |
五月,日本首次於內埵w居講說。義淨與貞固等人住室利佛逝,凡四年。金剛智歸返那爛陀寺,受具足戒,後經歷六年研究大小乘律、「般若燈論」等。 |
1235 |
691 |
嗣聖八年天授二年 |
辛卯 |
|
四月,恢復僧尼之位次,置於道士、女冠之前。十月,提雲般若譯「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一卷。 |
二月,日本天皇詔令公卿沿襲天武時舉行之每月六齋日。六月,日本天皇為求雨停,詔令公卿懺悔。○新羅柏栗寺、眾王寺、敏藏寺建立。 |
1236 |
692 |
嗣聖九年周則天武后如意元年長壽元年 |
壬辰 |
|
五月,義淨於室利佛逝託唐憎大津攜「南海寄歸內法傳」、「西域求法高僧傳」諸經典歸國。<束力>令全國禁止屠釣。 |
新羅望德寺創立,祝禱唐室。日本詔令大宰府於大隅、阿多廣弘佛法。新羅僧道證自唐請回「天文圖」,僧勝請回「賢首疏鈔」。 |
1237 |
693 |
嗣聖十年長壽二年 |
癸巳 |
|
迦涼彌羅國僧阿彌真那前來洛陽。菩提流志前來長安,譯出「寶雨經」十卷。道士孫思邈歿(一說682)。武后<束力>製卍字。蘇州安國院改名長壽院。 |
六月,日本天皇詔令原為高麗僧之福嘉還俗。八月,新羅僧道照自唐歸國,呈上「天文圖」。十月,日本<束力>令諸國講述「仁王經」。 |
1238 |
694 |
嗣聖十一年周則天武后延載元年 |
甲午 |
|
五月,全國僧尼改由祠部管轄。五月,義淨、貞固等人由室禾佛逝出發赴廣州。波斯人拂多誕攜二宗經前來傳「摩尼教」。 |
五月,日本頒賜「金光明經」百部予諸國。 |
1239 |
695 |
嗣聖十二年周則天武后證聖元年天冊萬歲元年萬歲登封元年 |
乙未 |
|
五月,義淨歷遊二五年後返回洛陽,武后親自於上東門外迎接。(一說698)。八月,慧方寂(年六七)。于闐國寶叉難陀前來洛陽。明佺等人著「武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仁儉入內殿,呈上短歌十九首。 |
○鳩摩利羅(梵kum[a]rila,650~700)複註「彌曼差經註」,開展彌曼差派之學說,並批評佛教。○七世紀末葉,於東南印度完成「金剛頂經」。 |
1240 |
696 |
嗣聖十三年周則天武后萬歲通天元年 |
丙申 |
|
新羅僧圓測於佛授記寺寂(年八四)。 |
十二月,日本為講述「金光明經」,每年十二月度淨行者十人。 |
1241 |
697 |
嗣聖十四年周則天武后神功元年 |
丁酉 |
|
懷讓受具足戒。懷素寂(年七四)。 |
|
1242 |
698 |
嗣聖十五年周則天武后聖曆元年 |
戊戌 |
|
|
渤海建國(~926)。三月,日本惠施任僧正,智淵任少僧都,善往任律師。金剛智於迦毘羅城(梵apila-vatthu)從勝賢學「瑜伽論」、「辯中邊論」等,凡三年。新羅皇龍寺塔遭地震破損。 |
1243 |
699 |
嗣聖十六年聖曆二年 |
己亥 |
|
十月。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八十卷。十月,法藏於洛陽佛授記寺講「華嚴經」(一說701)。 |
五月,日本役小角持咒術妖惑諸人,流放伊豆。 |
1244 |
700 |
嗣聖十七年周則天武后久視元年 |
庚子 |
|
四月,全國僧尼日與一錢,於白司馬扳鑄造大像。五月,武后作「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八月,北印度濫波國僧李無諂應新羅僧明曉之請,譯「不空<H騆h>索陀羅尼經」於洛陽佛授記寺。十月,實叉難陀譯「大乘起信論」二卷。義淨至長安。 |
三月,日僧道昭寂(年七二),以火葬(日本火葬之始)。○印度寂天(梵[`S][aa]ntideva,650~750)著「菩提行經」、「大乘集菩薩學論」。○印度毘濕奴派「潘迦拉嘟拉集 (梵Pa[~n]car[aa]tra Sa[.m]hit[aa])」原型成立。 |
1245 |
701 |
嗣聖十八年周則天武后大足元年長安元年 |
辛丑 |
|
九月,義淨譯「彌勒下生成佛經」。日僧道慈來唐。 |
八月,日本大寶律令完成。金剛智至南印度,從龍智學「金剛頂瑜伽經」等,受五部灌頂。 |
1246 |
702 |
嗣聖十九年長安二年 |
壬寅 |
|
九月,法持寂(年六八)。慧日經海路赴印度。 |
一月,日本智淵任僧正,善往任大僧都,辨照任少僧都,僧照任律師。二月,日本於諸國設置國師。新羅僧義湘寂(年七八)。 |
1247 |
703 |
嗣聖二十年長安三年 |
癸卯 |
|
十月,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五十卷。 |
一月,日本於大安、藥師、元興、弘福四寺設持統齋。七月,日本於四大寺誦持「金光明經」,以驅除災異凶作。七月,新羅靈廟寺火災。新羅僧智鳳等人入唐,並至日本宣傳法相宗(日本法相宗第三傳)。 |
1248 |
704 |
嗣聖二一年長安四年 |
甲辰 |
|
一月,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實叉難陀返回于闐國。武后命文綱迎請岐州阿育王寺之佛舍利。越州大善寺建立。西藏王棄隸宿贊即位(~754在位)。○都貨邏國僧彌陀山前來長安,譯「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 |
金思讓至唐入貢後,即歸新羅國,獻上「最勝王經」。菩提遷那生於南印度國。 |
1249 |
705 |
唐中宗神龍元年 |
乙巳 |
|
五月,中印度僧般刺蜜帝於廣州譯經。九月,中宗賜與慧能磨衲袈裟、水晶缽。九月,禁止「老子化胡經」。十月,中宗行幸香山龍門寺。於全國諸州置中興寺。中宗作「大唐中興三藏聖教序」。中宗邀請道亮等人至長樂宮,並受菩薩戒。義淨於洛陽內道場譯「大孔雀咒王經」三卷。○洛陽聖善寺報慈閣建立。 |
一 ,新羅真如院建立。四月,日本因荒年歉收,於五大寺誦讀「金光明經」。六月,日本請京畿內之淨行僧祈雨。九月,新羅禁止殺生。不空生於錫蘭。 |
1250 |
706 |
神龍二年 |
丙午 |
|
二月,玉泉神秀寂。五月,長安奉恩寺建立。八月,設「試經度僧制」。九月,<束力>賜慧安紫袈裟。義淨赴長安。慧雲於濮州報成寺模擬丈八彌勒像。 |
|
1251 |
707 |
唐中宗景龍元年 |
丁未 |
|
十一月,于闐國王質子智嚴出家,入終南山至相寺。道岸為后妃等人授菩薩戒(一說709)。重修韶州中興寺,改名為法泉寺。<束力>改全國諸州中興寺觀為龍興寺觀。 |
四月,日本諸社奉幣、誦經,除疫飢。五月,日本國使美努連淨麻品,及僧義法、義基、<物韙腄硍陛B慈定、淨達等人自新羅歸國。 |
1252 |
708 |
景龍二年 |
戊申 |
|
六月,內道場改稱靈感寺。實叉難陀再次前來長安,帝迎接於開遠門外。<束力>供養佛舍利於內道場。帝請畫工繪畫譯經大德、學士於林光殿壁,並親撰讚辭。僧伽入內道場與帝說法。 |
六月,日本天皇詔令都下諸寺轉經祈禱天下太平。金剛智巡禮東印度,後應邀至南印度納拉辛哈瓦曼二世 (梵Naraso[^m]havarman II)宮中;再經錫蘭歸國。 |
1253 |
709 |
景龍三年 |
己酉 |
|
一月,中宗行幸大薦福寺。三月,嵩山慧安寂(年一二八) (一說707)。春,菩提流志譯「不空<H騆h>索神變真言經」三十卷。道岸使南山律宗興行於江淮。 |
日僧行基創建神鳳寺(和泉國大鳥郡)。 |
1254 |
710 |
唐中宗唐隆元年唐睿宗景雲元年 |
庚戌 |
|
一月,化度寺開設無遮大會(一說709)。二月,並列僧道位次。十月,實叉難陀寂(年五九)。義淨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四十卷。唐金城公主下嫁西藏棄隸宿贊王。 |
五月,新羅禁屠。○印度因陀羅浦諦王(Indrabh[uu]ti)組織金剛乘。 |
1255 |
711 |
景雲二年 |
辛亥 |
|
義淨譯「法華論」五卷。 |
|
1256 |
712 |
唐睿宗太極元年延和元年唐玄宗先天元年 |
壬子 |
|
七月,新州之國恩寺報恩塔建立。十一月,法藏寂(年七十)。<束力>令損毀無名額之寺院,其銅鐵佛像由近寺收納(一說713)。 |
九月,日本觀成任大僧都、辨通任少僧都、觀智任律師。回教徒穆罕默德侵入印度河下游流域。 |
1257 |
713 |
先天二年唐玄宗開元元年 |
癸丑 |
|
一月,義淨寂(年七九)。六月,菩提流志譯出「大寶積經」百二十卷。八月,六祖慧能寂(年七六)。<束力>令淘汰僧尼偽濫者,還俗達萬二千人。<束力>令徹消無盡藏院。 |
|
1258 |
714 |
開元二年 |
甲寅 |
|
閏二月,<束力>命僧尼、道士、女冠禮拜父母。慧沼寂(年六五)。 |
十月,日本開始於興福寺修持維摩會。 |
1259 |
715 |
開元三年 |
乙卯 |
|
帝詔一行入見,諮以安國撫民之道。 |
四月 日本中臣大<山繷鴃硒艙o願為草壁皇子建立之大和國粟原寺,經比賣額田,費時二十二年始完成。日本越前氣比神宮寺創建。 |
1260 |
716 |
開元四年 |
丙辰 |
|
印度善無畏自那爛陀寺前來長安(一說717)。日僧玄昉來唐。 |
六月,新羅居士理曉祈雨。十月,日本行基創建大和國恩光寺。 |
1261 |
717 |
開元五年 |
丁巳 |
|
道岸寂(年六四)。善無畏譯「虛空藏求聞持法」。一行奉詔入光泰殿(一說715)。 |
三月,日本遣唐使出發,吉備真備、玄昉等人隨行。四月,日本禁止百姓私度。七月,日本辨正任少僧都,神叡任律師。金剛智由中印度抵達錫蘭,不久即至寶利佛逝。 |
1262 |
718 |
開元六年 |
戊午 |
|
智昇撰「續古今譯經圖紀」。 |
五月,新羅皇龍寺塔遭地震損毀。十月,天皇<束力>令僧綱,獎勵僧侶之德行學業。十月,道慈隨遣唐使節返回日本,傳授三論宗(第三傳)。不空赴爪哇,師事金剛智。 |
1263 |
719 |
開元七年 |
己未 |
|
春,李通玄入太原方山。慧日遊歷天竺十八年後,佛像、梵本返回長安。金剛智至廣州。 |
六月,新羅金馬郡彌勒寺遭地震損毀。 |
1264 |
720 |
開元八年 |
庚申 |
|
五月,歸化寺建立。金剛智至洛陽。不空前來洛陽。罽賓國獻上「天文經」。 |
一月,日本首次發度牒給僧尼。三月,日本<束力>令度僧三百二十人。十月,日本置造興福寺佛殿司。 |
1265 |
721 |
開元九年 |
辛酉 |
|
一行撰「大衍曆」五十二卷。 |
五月,日本<束力>令七道按察使、大宰府巡察諸寺,合併荒廢之寺。八月,日本興福寺北圓堂建立。 |
1266 |
722 |
開元十年 |
壬戌 |
|
二月,牛頭智威寂(年七七)(一說729)。 |
七月,日本規定僧綱之居所,於藥師寺匡正僧尼之弊風。 |
1267 |
723 |
開元十一年 |
癸亥 |
|
十月,一行製造渾天黃道儀。 |
二月,日本<束力>令滿誓建造觀世音寺。日本興福寺建施藥院、悲田院。 |
1268 |
724 |
開元十二年 |
甲子 |
|
菩提流志前來洛陽,留止長壽寺。善無畏至洛陽,留止於大福先寺。不空於洛陽廣福寺一切有部石戒壇受具足戒。 |
十月,日本勘檢僧尼名籍,記載不備者一千一百二十二人發給公驗。 |
1269 |
725 |
開元十三年 |
乙丑 |
|
善無畏、一行合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七卷。<束力>令禁斷所有三階教之典籍。 |
七月 日本天皇詔令諸國清掃社寺,讀誦「金光明經」及「最勝王經」 祈求國家平安。九月,日本度三千人以除災異 並於諸寺讀經。 |
1270 |
726 |
開元十四年 |
丙寅 |
|
僧尼隸屬於鴻臚寺(一說736)。<束力>令車政道前往于闐國模寫天王圖,畫於汴州相國寺壁。達摩戰涅羅於龜玆國受具足戒。 |
八月,日本元正上皇疾。詔造釋迦像,並書寫法華經,於藥師寺設齋。 |
1271 |
727 |
開元十五年 |
丁卯 |
|
八月,文綱寂(年九二)。十月,一行寂(年五五,一說四五)。十一月,菩提流志寂。<束力>令統一全國小寺,並封閉大堂。 |
二月,日本宮中誦讀「金剛般若經」以除災異。二月,日本行基創建和泉國大野寺。 |
1272 |
728 |
開元十六年 |
戊辰 |
|
新羅僧無相前來長安。 |
八月,日本皇太子基王病,鑄造觀音像一七七尊、抄寫「觀音經」一七七卷。十月,日僧正義淵寂。十二月,日本頒賜諸國「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凡六百四十卷,以祈國泰民安。 |
1273 |
729 |
開元十七年 |
己巳 |
|
六月,北印度僧密多來唐。<束力>令三年一度造全國僧尼之籍 (供帳之始)。 |
六月,日本於朝堂及諸國講述「仁王經」(一代一度仁王會始)。十月,日本辨淨任大僧都、神叡任少僧都、道慈任律師。印度羅珂修明迦羅(梵Lak[.s]m[ii]nikar[aa])改變「金剛乘」,確立「俱生乘」。 |
1274 |
730 |
開元十八年 |
庚午 |
|
三月,李通玄歿(年九六)(一說745)。於全國各寺觀建立天長節祝壽道場。道氤與道士尹謙辯論二教之優劣。智昇撰「開元釋教錄」二十卷。海通於嘉州大江濱造三百六十尺之彌勒石像。 |
三月,日本藥師寺東搭建立。四月,日本光明皇后建立興福寺五重塔。十月,日僧辨淨任僧正。 |
1275 |
731 |
開元十九年 |
辛未 |
|
|
二月,日本行基建立河內國狹山池院。日本奈良海龍王寺(隅寺)創建。 |
1276 |
732 |
開元二十年 |
壬申 |
|
八月,禁止摩尼教。九月,波斯國王道大德僧及烈至唐,帝<束力>賜紫袈裟,及帛五十匹。天童山寺重建。東印度僧達摩戰涅羅前來長安,獻上阿質達霰譯之密教諸經典。 |
爪哇瑪泰藍王朝(Mataram)珊闍耶王(sa[^n]jaya) 於山上豎立象徵崇拜濕婆神之巨石。 |
1277 |
733 |
開元二一年 |
癸酉 |
|
日本榮叡、普照等人來唐(一說726)。 |
七月,日本首次由大膳職籌備盂蘭盆之供養。 |
1278 |
734 |
開元二二年 |
甲戌 |
|
玄宗作「注金剛經」。詔示京城以內貧兒,由各寺病坊收容。 |
一月,日本光明皇后建造興福寺西金堂,並安置丈六釋迦像。十一月,日本嚴行得度制,允許諳誦「法華經」或「最勝王經」,並淨行三年以上者始能得度。日本<束力>寫經司門部主寫一切經(<束力>願一切經)。般刺若生於北印度迦畢試國。 |
1279 |
735 |
開元二三年 |
乙亥 |
|
十月,善無畏寂(年九九)。普寂住長安興唐寺弘揚禪宗(一說725)。 |
四月,日本入唐留學生吉備真備返國後,獻上「唐禮」、「大衍曆經」等;入唐學問僧玄昉獻上經論五千餘卷、諸佛像等並傳法相宗(第四傳)。六月,日本中止諸寺之合併。 |
1280 |
736 |
開元二四年 |
丙子 |
|
全國發布「御注金剛經」。吳道玄於景公寺繒地獄變相。金剛智抵達長安。僧尼由祠部管轄,道士、女冠屬崇正寺管轄(一說727)。義福寂(年七九)。 |
五月,天竺僧菩提僊那、林邑僧佛哲、唐僧道璿赴日;道璿傳布華嚴宗(第一傳)、律宗(第二傳)。日本元正上皇不適,度僧百人。○新羅法住寺重修。 |
1281 |
737 |
開元二五年 |
丁丑 |
|
首次設置崇玄學於玄元廟,並立玄學博士。 |
三月,日本詔令各地造釋迦像,及抄寫「大般若經」。八月,日本玄昉任僧正、良敏任大僧都。 |
1282 |
738 |
開元二六年 |
戊寅 |
|
玄宗於各州置開元寺,律宗曇一為越州開元寺主。石壁寺為鑄造彌勒鐵像,舉行大齋。 |
四月,唐使邢壽赴新羅國,獻上「老子道德經」。閏七月,日本行達、榮辮任少僧都,行信任律師。十二月,新羅奉德寺建立。 |
1283 |
739 |
開元二七年 |
己卯 |
|
詔建般若經台於長安,並修建百座道場。普寂寂(年八九)(一說740)。 |
七月,日本詔令諸寺誦讀「五穀成熟經」,懺悔七日七夜。十月,日本行達任大僧都。日本法隆寺夢殿、傳法堂建立。 |
1284 |
740 |
開元二八年 |
庚辰 |
|
十二月,青原行思寂。智昇寂。道氤寂(年七三)。 |
五月,日本光明皇后寫一切經序跋。六月,日本詔令諸國抄寫「法華經」十部,建立七重塔。九月,藤原廣嗣叛亂;天皇<束力>令全國製造觀音像、抄寫「觀音經」,以祈鎮壓叛亂。日本良辨邀請新羅僧審祥講述「華嚴經」。北印度僧般刺若依調伏軍出家。○印度商羯羅(梵[`S][^n]kara,700~750)展開吠檀多哲學。 |
1285 |
741 |
開元二九年 |
辛巳 |
|
七月,金剛智得<束力>許回國,途經洛陽廣福寺;翌月寂(年七三)。於各地建造玄元皇帝廟。○一行撰「釋氏系錄」。○頒賜崇慧緋袍。○定賓著「飾宗記」十卷。 |
二月,日本於諸國建造七重塔,抄寫「最勝王經」、「法華經」,祈念四天王護國,並詔令僧寺命名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尼寺命名為「法華滅罪寺」。七月,達摩戰涅羅返回印度。 |
1286 |
742 |
唐玄宗天寶元年 |
壬午 |
|
十月。日僧榮叡、普照邀請揚州大明寺僧鑑真東渡。諸道軍營安置天王像。○楚金於長安千福寺建造多寶塔,設置法華道場。 |
二月,不空託送五天竺阿闍黎書與師子國本師。新羅僧審祥(日本華嚴初祖)寂。 |
1287 |
743 |
天寶二年 |
癸未 |
|
二月,建造金剛智之塔於洛陽奉天寺。六、十二月,鑑真赴日未果。唐僧含光赴印度。 |
十月,天皇詔令發願建立盧舍那佛像。十一月,東印度僧達摩戰涅羅寂於于闐國。不空返回錫蘭,重學密教(一說734,740)。 |
1288 |
744 |
天寶三年 |
甲申 |
|
四月,<束力>令兩京及諸州鑄造金銅天尊像、佛像各一尊,置於各州開元寺。八月,南岳懷讓寂(年六八)。鑑真第三次渡日不果,第四次為官吏所留亦失敗。鑑真講律授戒於越州龍興寺。 |
十月,日本律師道慈寂(年七十餘)。十二月,日本諸國修持藥師悔過法,度百人;金鐘寺舉行萬蹬會。 |
1289 |
745 |
天寶四年 |
乙酉 |
|
正月,召集兩街名僧入內道場闡揚佛理。七月,波斯寺改稱大秦寺。荷澤神會撰「顯宗記」。 |
一月,日本行基任大僧正。九月,天皇不豫,於京畿內諸寺、名山修持藥師悔過,度三千八百人;還幸平城宮。日本新藥師寺本堂建立。新羅國施田地、財幣予敏藏寺。 |
1290 |
746 |
天寶五年 |
丙戌 |
|
不空與小使彌陀再入長安。不空於長安淨影寺開灌頂壇。李邕撰寫道宣碑銘。錫蘭王遣使獻上貝葉「大般若經」。 |
四月,新羅度僧一百五十人。六月,日本玄昡寂。 |
1291 |
747 |
天寶六年 |
丁亥 |
|
五月,詔令祠部給付度牒(一說746);此乃中國佛教度牒制之始。六月,上元放燈成為國式。含光返回長安。 |
一月,日本諸國沙彌尼得於其國之寺受戒入京。九月,日本東大寺盧舍那佛始造。 |
1292 |
748 |
天寶七年 |
戊子 |
|
六月,鑑真由揚州前往日本,不果(第五次)。玄朗再治「法華文句」。西京寶壽寺建立。高力士鑄造洪鐘。普照辭別鑑真於韶州,至明州阿育王寺。日僧榮叡寂。慧日寂(年六九)。 |
五月,日本天皇<束力>令諸國僧尼集聚一寺,誦經追悼元正先皇。 |
1293 |
749 |
天寶八年 |
己丑 |
|
不空自長安出發,至韶州。百丈懷海出生。 |
二月,日本行基寂(年八二,一說八十)。四月,日本聖武天皇臨幸東大寺,自稱三寶奴。 |
1294 |
750 |
天寶九年 |
庚寅 |
|
罽賓國大首領薩波達幹與三藏舍利越魔同來長安。 |
○(~850)夏連特拉王朝(Shailendra)援助爪哇婆羅浮屠寺(Borobudur)之建造(一說772頃)。○東印度波羅王朝(梵P[aa]la)成立,保護佛教教團。○波羅王朝瞿波羅王(梵Cop[aa]la,750~770在位)時,建立歐丹多富梨寺(梵Odantapuri)。○印度寂護(梵S[aa]ntarak[.s]ita,724~787,一說680~740)著「真性要集」、「中觀莊嚴頌」。 |
1295 |
751 |
天寶十年 |
辛卯 |
|
悟空隨唐使張韜光等人前往西域。 |
四月,日本菩提僊那任僧正,良辨任少僧都,道璿、隆尊任律師。八月,日本聖武上皇不豫,於新藥師寺修持紙命法,設齋大赦。新羅宰相金大城創建佛國寺、石窟庵。 |
1296 |
752 |
天寶十一年 |
壬辰 |
|
|
一月,日本聖武上皇不豫,度僧尼千人。四月,日本聖武上皇、孝謙天皇、光明皇太后臨幸東大寺,請菩提僊那任導師,供養大佛開眼。唐僧悟空、張韜光等人由濫波國(梵Lambakapala)入北印度。 |
1297 |
753 |
天寶十二年 |
癸巳 |
|
十一月,鑑真第六次由海道往日本。不空返回長安,赴河西。不空譯「金剛頂經」三卷。 |
二月,悟空等人至健羅國。三月,日本於東大寺講「仁王經」。七月,日本藥師寺佛足石記成立。十二月,唐僧鑑真抵達大宰府。新羅慶州佛國寺多寶塔、釋迦塔完成。般若於迦濕彌羅國受具足戒,研究「俱舍論」等。 |
1298 |
754 |
天寶十三年 |
甲午 |
|
九月,玄朗寂(年八二)。西藏棄隸宿贊王歿,親佛派與反佛派之權力鬥爭表面化。 |
正月,日本入唐副使大伴古麻呂伴隨唐鑑真、法進等八人歸國,鑑真傳律宗(第三傳)。四月,鑑真於東大寺建戒壇,為日本天皇、皇后授菩薩戒。七月,新羅永興寺、元延寺重修。十一月,日本請四十九僧皈依藥師佛,祈禱上皇平安增壽。新羅皇龍寺鑄鐘。新羅僧法海講「華嚴經」於皇龍寺。 |
1299 |
755 |
天寶十四年 |
乙未 |
|
安祿山、史思明叛變。二月,不空入武威開元寺(一說754)。辯才任臨壇教授。西藏赤松德贊王(~797在位)即位。高麗國僧元表入西域。 |
九月,日本東大寺戒壇院建立。新羅芬皇寺藥師銅像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