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旅遊 帶動甘肅開發 | |
![]() 蘭州碑林,收集仿古石碑。 記者張聖岱/攝影
|
張聖岱/報導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絲路」是帶有許多傳奇故事,及歷史文化的一段路。武威、張掖、酒泉、 敦煌「河西四郡」,除了是歷史及地理課本中提到的重要城市,更是過去每年聯考必出的考題。 「以旅遊促開發」,是大陸西部省區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共同思路。對於擁有「古絲綢之路」獨特地理優勢的 甘肅,也把「建設甘肅成為旅遊大省」,作為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重要目標。 甘肅省台辦主任張溫璞表示,甘肅要想開發,首先要開放。「以旅遊促開發」的重要意涵,就是先以旅遊帶 動人潮,促進開放,進一步促進開發。 在中共政府中分管旅遊的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七月下旬在視察甘肅等西部省區的旅遊市場與旅遊資源時特 別指出,西部地區地域遼闊,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具有發展的明顯優勢,但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產業優勢和 經濟優勢。 他強調,西部地區發展旅遊業,一定要創出各自的特色,要透過開發自然風光、高原探險和民俗 風情等優勢旅遊資源,建成具有西部特色的精品旅遊線,創出名牌旅遊景區。透過旅遊這個「窗口」宣傳自己 ,增進外商對本地區的了解,增強他們投資的信心。 為了開拓甘肅省旅遊資源,該省不斷投資重金,整修一千多公里狹窄的古絲路公路,成為「現代絲路」(高速 公路),還擴建蘭州中川機場、敦煌機場成為國際機場。同時與軍方研究,在不涉及軍事安全的情況下,軍用 機場變成軍民兩用機場。 甘肅省副省長郭琨透露,甘肅省還有全大陸兩大航天城之一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 目前,省府正與北京方面研商,把衛星發射基地建設成如美國休斯頓太空中心一樣的太空城,開放一般民眾參觀。 甘肅省府對於河西走廊城市的種種建設,就是要使每年吸引五十萬人到敦煌參觀的絲路文化,作為甘肅旅遊的龍 頭。 甘肅省府還計畫在河西走廊開通「千里絲路畫廊」公路旅遊,一路由蘭州往西走,沿途欣賞銅奔馬出土的武 威雷台漢墓、張掖大佛寺、裕固族的民族風情表演、「天下第一雄關」嘉裕關長城遺址,及敦煌莫高窟等著名風景點。 實際上,除了廣受海外人士熟知的絲路,甘肅其他地方也有豐富旅遊資源。如隴南的天水地區,相傳是伏羲氏畫八卦 的地方,建有伏羲廟;甘南自治州的拉卜愣寺,則是藏傳佛教六大寺院之一,每年的曬佛節,是當地一大盛事。 甘肅省首府蘭州市,是黃河唯一穿過的省會城市。甘肅省計畫在蘭州市沿黃河兩岸,建立不同主題的觀光公園,以期 把蘭州市沿黃河堤岸建設成東方的「塞納河畔」。 雖然以旅遊促開放、促開發的立意甚好,不過,在吸引遊客前來時,不免有過度開發旅遊資源的憾事。例如,大陸作 家余秋雨筆下的鳴沙山,原是憩靜的觀光地,如今卻成了到處是駱駝,人聲鼎沸,駱駝屎尿臭氣沖天的地方。更不用 說,擁有千年歷史的敦煌莫高窟,因為遊客過量,造成壁畫受損。這是甘肅在開發旅遊資源時,不能不注意的地方。 【2000/09/17/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