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峪關為長城西邊的起點,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圖片來源:周芬娜《MOOK自遊自在--絲路》)
|
嘉峪關市位於甘肅西北河西走廊中段,因有萬里長城西起點:天下雄關嘉峪關而得名。「嘉峪關」為「美好的山谷」之意。市域南靠祁連山,北倚馬鬃山,東接酒泉盆地,西為平坦的戈壁,地處走廊西段最窄處。
此市是歷史上「絲路」的重要孔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秦漢以來的歷代王朝均在此修關設防,留下許多的古跡和珍貴文物,如魏晉彩繪壁畫、黑山岩石刻畫等。 嘉峪關市的人口有十幾萬,為漢、回、藏、裕固、哈薩克和維吾爾等十幾個民族所組成。其中裕固族源於古代的回鶻(即維吾爾人)和蒙古人,歷史上曾被稱為「撒里畏吾」或「撒里畏兀兒」等。 他們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分別使用阿爾泰語系、突厥語系和蒙古語系的語言,但沒有文字,所以使用漢文來做紙上溝通,並會講漢語。肅南即為甘肅裕固族自治縣。 如今的嘉峪關市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也是中國第一個實現居民住宅煤氣、暖氣和自來水自動供應的城市。夜光杯是它最著名的手工藝品,並產各色瓜果。 以嘉峪關城樓為主體者,包括明長城、懸壁長城、魏晉墓壁畫、黑山石刻、七一冰川、泉湖公園、夜光杯廠、酒泉鐘鼓樓等古建築、古文物和名勝。(龐波、李濟民主編,何效祖編撰《甘肅旅游覽勝》甘肅省旅游局,1999,p.48•周芬娜《MOOK自遊自在--絲路》,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的主宰,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故有「天下雄關」、「連陲鎖陽」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