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 Wuwei(涼州)
---- Back to 《絲路之旅地圖》----
玄奘絲路行:
  是年玄奘27(一說28)歲。玄奘與數名僧侶從長安抵達甘肅涼州。涼州是甘肅最後重鎮,也是商隊前往蒙古與塔克拉馬干沙漠中的塔里木盆地路線起點。
  玄奘大師在涼州停留約一個月,講授佛經。之後涼州長官命令他返回長安,所幸由於慧威法師的幫助而逃脫,經過瓜州(甘肅安西)到達伊吾(哈密)。(《西遊記ソЁюヱ①─Э『三藏法師ソ道』圖錄》,朝日新聞社,1999)

武威簡介:
  「祁連磅礡擁孤城,文物當年似兩京」。武威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南靠祈連山,是絲路進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個商埠重鎮。 武威有悠久光輝的歷史。在十六國時代,五涼國中有四個涼國建都於此,所以武威古稱「涼州」。因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大將霍去病出征河西,西擊匈奴,大獲全勝,以彰其「武功軍威」而得名。
  武威海拔1600-1800公尺,人口75萬,居民以漢族為主。物產豐饒,古稱「銀武威」,有「涼州不涼米糧川」之說。主要的名勝古跡有:文廟(西夏碑)、雷台(馬踏飛燕)、鐘樓、羅什塔和沙漠公園的奇特風光。
  河西走廊長1200餘公里,寬100公里。北面是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南面則是終年積雪、海拔4000多米的祈連山脈。這一狹長地帶是古絲路東西交通必經之地。
  漢朝先後在河西設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河西四郡」。這四個地名一直沿用到今日。從此,河西走廊正式納入漢朝版圖,作為經營西域、對匈奴作戰的前進基地。也為絲路全程的開拓,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從蘭州乘火車跨越黃可後,攀登過海拔3562公尺的烏鞘嶺,就進入被稱為絲路咽喉的「河西走廊」。(龐波、李濟民主編,何效祖編撰《甘肅旅游覽勝》甘肅省旅游局,1999,p.32•趙繼洲主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武威文物精品集》,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p.1。長澤和俊《新絲路百科》,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94。車慕奇等《絲路》宏觀文化,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