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Xian(長安)
---- Back to 《絲路之旅地圖》----
玄奘絲路行:
  玄奘法師17歲時,抵達長安,之後又進入戰亂蜀地,於成都空慧寺致力佛教研究。21歲,在成都受具足戒。之後偷偷離開成都,乘船下岷江、長江,經過荊州(湖北省江陵)、相州(河南省安陽縣)、趙州(河北省趙縣)。23歲,返回長安。於大覺寺從道岳受俱舍論、善光寺之法常、弘福寺之僧辯受攝大乘論之講義。不久,無法滿足漢譯佛典,而向朝廷請求出國許可,前往印度,但未獲批准。
  28歲,8月,違犯不准出玉門關以西的國禁,偷偷的從長安(陝西西安)出發,前往西域。(《西遊記ソЁюヱ①─Э『三藏法師ソ道』圖錄》,朝日新聞社,1999)

西安市簡介:
  陝西省的省會西安,古稱長安,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城。從西元前十一世紀起,先後有西周、秦、西漢、隋、唐等十二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也是古代「絲路」的起點。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唐長安城,實際上是在隋代創修的大興城基礎上修建的。唐長安城座落在今西安市中心。東西長9.721公里,南北長8.651公里,面積達84平方公里,幾乎等於現保存完好的明西安府(8.7平方公里)十倍。
  尤其在唐代盛行伊朗文化,十分繁榮而成為東亞國際都市。唐長安京城,皇城與市坊隔離。宮城由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組成。皇城由朝廷各部門組成。市場為市民居住活動場所。全城由東西十四條、南北十一條道路,劃分城許多長方形區域,稱為「坊」。南北向正中的朱雀大街,寬達155公尺,當時羅馬帝國最寬街道僅12公尺。全程分成一○九坊和東、西兩市。坊是居住區,市乃手工業和商業集中區。誠如白居易《登觀音台望城》詩中所詠:「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唐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高峰階段。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四方輻輳,冠蓋雲集,擁有百萬人口。交通四通八達,大小驛道像血管一樣伸向全國各地。水路經渭河與黃河、運河、長江諸水系相銜接。大批絲綢、陶瓷器、茶葉從全國集中到長安,一部份供應長安人需用,另一部份通過絲綢之路銷往西域。
  居住在唐長安的外國人和少數人民族多達萬餘人,有的是外交使節,有的是僧侶、留學生和商人。長安不僅有佛教寺,還有景教、祅教、摩尼教寺院,住有波斯和印度僧人。西市有胡店、胡邸還有胡人所設的酒肆。既然長安聚集了大量外國人,朝廷就專設鴻臚寺,處理外事。各地外國人往來聚集在長安,必然傳播異國風俗習慣和文化。唐長安盛行胡服、胡笛、胡舞和傳自波斯的馬球戲。唐代以後再也沒有哪一個王朝以西安為首都,直到1307年,明朱元璋在唐長安的皇城基礎上建西安府。南垣3.4公里,北垣3.3公里,東西垣各為2.6公里。城牆高12公尺,城頂寬12x14公尺,底厚14x18公尺,厚度大於高度,敦實穩重。城內以鐘樓為中心,構成了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主要格局。儘管明西安府面積僅及唐長安十分之一左右,仍是迄今全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堡,保護的也較為良好。
  今日的西安是國際旅遊的熱門城市之一,著名的古蹟有半坡遺址、秦陵兵馬俑、碑林、明代城牆、大雁塔、小雁塔、華清池、乾陵、茂陵、法門寺等,令人流連忘返,發思古之幽情。(車慕奇等《絲路》宏觀文化,1995。周芬娜《MOOK自遊自在--絲路》,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