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殖民統治與宗教同化的困境:日據時期臺灣新佛教運動的頓挫與轉型
著者 江燦騰
出版年月日2000
出版地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博士
学校國立臺灣大學
学部・学科名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官李永熾
卒業年88
キーワード台灣佛教=Taiwanese Buddhism; 佛教運動; 馬丁路德
抄録
本文處理的研究主題,主要是針對日據時期﹝1895-1945﹞出現在臺灣島上的新佛教運動之頓挫與轉型。而此一頓挫與轉型,主要又是透過日本在臺殖民統治體制下關於宗教同化所出現的困境來觀察的。全文總字數達六十餘萬字之多,幾近一般臺灣史博士論文的兩倍篇幅。之所以如此,是史料來源及搜集皆不易、現有研究成果極為缺乏、涉及知識領域太廣非一般治臺灣史學者所常觸及者,故儘量窮竭各式各樣的相關史料、儘量以「全面性」的深度和廣度來詮釋和建構此一完整的史實風貌。雖然如此,由於撰稿之際,已是重疾殘軀,故本文原計畫中的一百五十萬字的大結構及相關內容,事實上只被濃縮成一半的篇幅而已,並非全貌。
本文在研究上,不套用其他學科的現有解釋體系,因此有關「近代化」、「東方主義」、「後殖民主義」、「結構主義」等時下流行的分析概念,本文都儘量排除不用。因本文是歷史學的研究,重視史料的原有意義和相關的歷史發展脈絡,所以儘量以「歸納法」來詮釋和建構此一史事,而「殖民統治」與「宗教同化」﹝※特別是關於臺灣本土佛教教派發展及新佛教觀念的融攝與衝突﹞正是當時官私雙方不斷面臨的共同問題,本文亦如實將其呈現罷了。
本文以「妥協同化」與「強制同化」來界定主題中的「轉型」與「頓挫」問題。而「新僧」──佛教僧侶「馬丁路德化」──的出現及其引發的宗教批判與儒釋知識社群的激烈衝突,事實上也涵概了二十世紀前期亞洲受西方現代思想﹝特別是社會主義﹞深刻影響的各種面相。因此,在「日華親善」的大架構之下,本文的討論觸角,是多元、廣泛和交錯進行的。從官方到民間、從知識份子到普羅大眾、從傳統到現代、從臺灣到日本及中國大陸等等,都成有機體的呈現。而為風暴人物「新僧」──臺灣佛教馬丁路德──林德林的去汙名化,以及臺灣傳統教派的變格與轉型,正是本文特為臺灣佛教文化主體性尋根和找新出路的一大嘗試。
目次
前言
序論
一、問題意識
二、以「臺灣島史」和「新社會」思考的概念啟蒙
三、研究現況與相關史料
四、本書的構思與論述體系
本論
第一章 日本在臺殖民統治初期的宗教政策與法制化的確立
第二章 日本在臺殖民統治的同化措施與內臺佛教的辯證發展
第三章 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新興道場的加盟與疏離問題
第四章 「日華親善」架構下的臺日束三角國際佛教交流
第五章 日據時期臺灣知識份子回應新思潮所帶來新舊佛藝創作的歧途發展問題
第六章 日據時期臺灣新佛教運動的開展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
第七章 日據時期臺灣佛教的長期教派性格與戰後的轉型
第八章 結論
附錄
之一:名詞釋義
之二:臺灣佛教建築美學的百年思維
之三:徘徊在中日佛教的斷裂與繼承之間
參考及徵引書目
ヒット数558
作成日2005.09.23
更新日期2015.09.23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126851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