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佛教神通 -- 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
著者 丁敏 (著)=Ting, Min (au.)
出版年月日2007.09
ページ464
出版者法鼓文化
出版サイト http://www.ddc.com.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書籍=Book
言語中文=Chinese
キーワード羅漢; 雜阿含經=Samyuktagama Sutra; 禪定=Concentration=Dhyana; 賢愚經=賢愚因緣經=The Sutra on the Wise and the Fool; 數息觀=觀呼吸=隨息觀=安那般那=Anapana-sati=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增一阿含經=增壹阿含經=Anguttara Nikaya; 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a; 精舍; 漢傳佛教=大乘佛教=北傳佛教=Mahayana Buddhism; 瑜伽師地論=修行道地經=瑜伽行地集=Yogacarabhumi;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發願; 授記=和伽羅那=記說=Vyakarana; 般若經=Prajnaparamita Sutra;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書目; 冥契經驗=神秘經驗=神通=Miraculous Power; 修行; 阿羅漢=Arhat; 阿含經=Agama Sutra; 舍利弗=Sariputta; 法身=Dharmakaya; 波羅蜜多=paramita; 其他; 佛教經典=Buddhist Scriptures=Sutra; 佛教; 佛; 如意; 本尊=Yidam=ishtadevata=istadeva; 四念住=四念處=Satipatthana; 四分律; 比丘=Buddhist Monk=Bhiksu=Bhikkhu; 文殊; 尸羅=戒=command=Precept=sila=morality=rule=discipline=prohibition; 小乘; 大寶積經=寶積經=Maharatnakuta Sutra; 大智度論=Mahaprajnaparamita-upadesa-sastra=Treatise on the Great Wisdom Perfection; 大乘; 三摩地=三昧=Samadhi
抄録佛教經典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神通故事,本書跳脫社會對宗教奇蹟的迷思,深度探索神足、天耳、他心、天眼、宿命的神通故事文本,帶我們一探神通究竟!
神通是一則永不褪色的宗教神話,永恆地指向超越界的向度;然而神通的迷思,正在其擺盪於聖與俗、此岸與彼岸之間,具有多重的面向。因此本書正視神通課題,研究佛教神通敘事,一方面藉以釐清佛教神通的諸種面向,提供社會面對宗教奇蹟的魅惑,有所借鏡參考。另一方面,由敘事學角度從敘事的視角、母題、動機、聲音、時間、空間乃至話語風格等敘事策略,深入分析神足、天耳、他心、天眼、宿命五神通類型的故事文本,發掘文本自身的文學特質;以及神通多音複調的敘事意涵。認為佛典的神通敘事可視為一種敘事的飛行,開拓敘事的航線,擴展生命對時空的不同感受。

目次自序
緒論
第一章 《阿含經》敘事中的神通觀
一、前言
二、《阿含經》敘事中的神通定位
(一)佛教「如實觀」敘事中的「神通」定位
(二) 敘事中「神通可映障」的論述
(三)情境敘事中六證法是六神通的論述
三、《阿摩晝經》敘事中的禪定與神通
四、《阿摩晝經》的神通論述
(一)神足通
(二)比丘第四勝法:天耳通
(三)比丘第五勝法:他心通
(四)比丘得第一明:宿命通
(五)比丘得第二明:天眼通
(六)比丘得第三明:漏盡通
五、結論
第二章 小乘佛典中神通修鍊的向度
一、前言
二、三明與六通
三、「五神通」與「六神通」
(一)世俗五通與名聞利養
(二)世俗五通是凡夫行
四、阿羅漢與神通
(一)「三明達」阿羅漢
(二)「俱解脫」阿羅漢
(三)「慧解脫」阿羅漢
五、神通與禪定
(一)神通與戒定慧的關係
(二)神通與四禪
(三)神通與「九次第定」
六、進入神通修鍊的其他方式
(一)十念法與神通
(二)「滅一法」、「修一法」與神通
(三)「四念處」與神通
(四)安那般那念與神通
(五)四神足與神通修鍊
七、神通諸面向
(一)幾果可得神通
(二)神通與咒術
(三)修通與業通
(四)神通的有限性和不準確性
(五)神通不敵業力
(六)神通何時被禁止?何時可現?
八、《修行道地經》中的神通修鍊
九、結論
第三章 大乘佛教的神通觀
一、前言
二、《般若經》中的神通觀
(一)六神通波羅蜜多的內容
(二)菩薩「五神通」和「六神通」
三、《大智度論》中的五神通
(一)如意通
(二)天眼通
(三)天耳通
(四)宿命通
(五)他心通
四、《大寶積經》中的神通觀
(一)《大寶積經》中的五神通
1. 對「神通」、「神通智」與「神通智業」加以區別
2. 五神通的內容
(二)世尊的身業神力
(三)以「文殊神變」來展現大乘空義
(四)「神通」即是「諸法如幻」的深義
(五)「大神變」的意涵
五、結論
第四章 「神足飛行」的空間敘事
一、前言
二、「結構空間」的神足飛行敘事
(一)阿羅漢「此沒彼出」的神足飛行敘事

(二)天人菩薩「此沒彼出」的神足飛行敘事
三、「主題化空間」的神足飛行敘事
(一)「請佛赴供」神足飛行的空間敘事
(二)「飛越世界邊」神足飛行的空間敘事
(三)「目連尋母」神足飛行的空間敘事
(四)「佛土遊行」神足飛行的空間敘事
四、結論
第五章 「神足變身」的母題敘事
一、前言
二、「變身幻形」故事的母題敘事
(一)本尊/分身的母題敘事
(二)隱形與現形的母題敘事
(三) 水三昧的變身母題敘事
(四)化人的母題敘事
三、「降龍變身」故事的母題敘事
(一)目連與龍王鬥法的變身場景之一
(二)目連與龍王鬥法的變身場景之二
(三)如來變身的人天場景
(四)見如來色身/法身的變身場景
四、「外道鬥法」的變身母題敘事
(一)《賢愚經‧須達起精舍品》的「外道鬥法」敘事
(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中的「外道鬥法」敘事
五、結語
第六章 天耳通、他心通與天眼通的敘事動機
一、前言
二、「天耳通」與「他心通」的敘事動機
(一)「天耳通」的敘事動機
(二)「他心通」的敘事動機
(三)「漏盡通」的意象與套句
三、「天眼通」的敘事動機
(一)天眼可見人間不同地域的空間
(二)天眼可見虛質空間的天神世界
(三)天眼可見人天往來互動
(四)「肉眼」/「天眼」/「慧眼」之別
(五)天眼「記說」眾生來生去處
四、結論
第七章 「前世今生」故事的敘事主題與模式
一、前言
二、「前世今生」的敘事動機與敘事模式
(一)「前世今生」的敘事動機
(二)「前世今生」的敘事模式
三、「前世今生」善惡業報的主題敘事
(一)「增上慢」的主題敘事
(二)「發願成佛」的主題敘事
四、前世今生「習氣牽引」的主題敘事
(一)「角色互動」的習氣模式
(二)「性別認同」的習氣模式
五、前世今生「業習交織」的主題敘事
六、結論
第八章 目連「神足第一」的形象建構:文本多音的敘事分析
一、前言
二、「目連與舍利弗較量神足」中目連「神足第一」的形象
(一)《增壹阿含經》中「目連與舍利弗較量神足」的目連神足形象
(二)《毘奈耶藥事》中「目連與舍利弗較量神足」的目連神足形象
三、「目連說神通」中目連的神足形象
(一)《雜阿含經》、《四分律》中「目連說神通」的敘事視角與聲音
(二)諸部律典中「目連說神通」的敘事視角與聲音
四、結論
第九章 「神通」與「幻術」多音複調的敘事
一、前言
二、小乘佛典中的「神通」與「幻術」的敘事聲音
(一)「神通」與「幻術」本質相異的敘事聲音
(二)「神通」與「幻術」在行動展演上的敘事聲音
(三)舊詞新義的複調敘事
三、大乘佛典中「神通」與「幻術」的複調敘事
(一)菩薩不行幻術的舊曲
(二)菩薩自喻如幻師的新調
(三)「幻術」與「神通」舊曲新調的敘事聲音
四、結論
結論
參考書目
ISBN9789575984083 (平)
ヒット数2301
作成日2007.10.26
更新日期2014.05.02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148661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