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智顗與吉藏解脫學中的語言觀 — 以「行/解」和「二/不二」為中心的討論
著者 周延霖
掲載誌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29屆)
出版年月日2018.09
ページ195 - 248
出版者圓光佛學研究所
出版サイト http://www.ykbi.edu.tw
出版地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言語中文=Chinese
ノート1.作者為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四年級
キーワード二諦; 智顓; 吉藏; 語言哲學; 不二
抄録印度中觀學的思想家龍樹,透過與諸多論敵的辯論過程,透過雙重遮詮的論證方式,開展出諸法無自性的存有學理論。而漢傳佛教的天台宗的智顗和三論宗的吉藏,則透過對龍樹本文的解讀,開展出各自的中觀學詮釋與哲學體系建構。
本文試圖去透過對比天台宗的智顗(538年-597年)和三論宗吉藏(549年-623年)的解脫學中的真理論和方法學中的語言觀。對智顗而言,這種「方法/真理」結構,是以宗教實踐(「行」)和救度意義的認識論(「觀」),來體證最高真理或實相「解」過程。而吉藏的「方法/真理」結構,則是偏向純粹智性和語言哲學意義的。他將龍樹的「四句」論述形式,加以擴充並動態、辯證化的使用,發展出以「四重四句」、「四重二諦」等否定式的論證形式,以體證最高真理。而吉藏的繁複、循環式的層層否定、辯證的形式,其實是立基於語言系統的各種分別,並弔詭對分別進行返身性的層層破斥,最終體證無分別、不二的最高真理。
筆者首先將討論龍樹的二諦思想。其次,將分析智顗如何詮釋龍樹的文本,發展出具有存有學、實踐哲學、辯證意味的「三重體系」和止觀。第三部分將討論智顗意義下「文字」和「解脫」的方法學、存有學和語言哲學中的「相即」觀。第四部分,本文將論述吉藏如何擴展龍樹的「四句偈」,轉而成為具有語言哲學、方法學,具有智性辯證意義的「四重四句」或「四重二諦」。透過這種智性的操作或思辨,使修行者逐步體證不可說的實相。不過,「四重四句」或「四重二諦」的智性操作、辯證,其實也存在著真理和語言間弔詭的關係。也就是,真理和語言間,在方法上既存在著連結關係,但卻又存在著以語言指涉真理過程中,虛假和戲論被造作的風險。
本文的最後,將討論智顗和吉藏解脫學中「方法/真理」結構和弔詭的語言觀之差異。對智顗而言,進行理解真理的過程中,必須以不拋棄或執取語言的立場,依賴虛假的語言而體證「不脫不縛」的相即真理。然而,吉藏則強調必須以分別、虛假的語言系統,來返身性的破斥語言的種種戲論,才能體證語言之外「非有非無」的真理。雖然智顗和吉藏追求的不可說的性空真理是一致的,但就方法學來說,兩者有著實踐與智性、絕待和相待的差異。
目次一、前言 197
二、龍樹的二諦思想 200
三、天台智顓解脫學中的「三重結構」 206
(一)智顓的「三諦」論 206
(二)層次性、對治性的「次第三觀」 211
(三)圓融、不二、絕待的「一心三觀」 213
四、智顓意義下的「真理」和「語言」的關係 217
五、吉藏對於「二諦」與「中道」的詮釋 222
(一)吉藏「教二諦」及與「中道」的體用哲學 223
(二)「二表不二」的方法學和語言哲學 229
六、吉藏的「四句」與「絕四句」 231
(一)吉藏的「四重四句」 231
(二)吉藏的「四重二諦」238
七、結論 242
參考文獻 246
ヒット数457
作成日2019.06.26
更新日期2023.09.26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584882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