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教從般若到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發展及意義
作者 蔡宏 (著)=Cai, Hong (au.)
出處題名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卷期n.31
出版日期2006.01.01
頁次117 - 136
出版者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fgs.org.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中國佛教文物圖書館副研究員
關鍵詞佛教; 般若; 如來藏
摘要佛教緣起論說諸法無我,大乘般若學則說諸法是因緣而成,無自性,是空,帶有反本體論色彩,那麼佛教所說生死輪迴的主體是什麼呢?部派佛教中曾講到補特伽羅,這類似靈魂,後來瑜伽行派講第八識阿賴耶識,而後來佛教又特別重視如來藏、佛性思想。佛教從原始佛教緣起論、大乘般若學反對印度的梵本體,到後來佛教發展出如來藏思想,與梵本體思想有著難以分清的關係,對於佛教的如來藏思想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它是否背離了佛教主旨,已漸漸成為探索什麼是佛教原本思想的一個重要議題,本文就以新舊三論的區別為引論,探索般若與如來藏思想的不同,並從般若性空到如來藏思想的發展,般若與佛性,人的主體與如來藏佛性的關係等方面,探索佛教從般若到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發展及其意義,主要從認識論的角度來對此作一分析。

目次一、引論:從新舊三論之別看般若與如來藏
二、從般若性空到如來藏思想的發展
三、般若與佛性
四、人的主體性與如來藏、佛性的關係
ISSN1609476X (P)
點閱次數1830
建檔日期2006.08.23
更新日期2018.03.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3408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