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初期大乘經論中菩薩行的悲智雙運之探討
作者 林怡君 (著)
出處題名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18屆)
出版日期2007.09.15
出版者圓光佛學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www.ykbi.edu.tw
出版地中壢市, 臺灣 [Chungl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大乘佛教; 部派佛教; 大眾部; 小乘佛法; 聲聞乘; 緣覺乘; 般若性空; 菩薩道; 一切智智作意; 大悲為上首; 無所得為方便; 六波羅蜜; 自利利他; 畢竟空; 不情之友
摘要大乘學說的根源,若從現存歷史文獻看,大乘佛教思想是承襲部派佛教而衍生出來的,既然是承襲,當然在思想上不免會受到各部派的影響,尤其是大眾部。但所衍生出來的部分,就是大乘特有的。印順法師將印度佛教分為五個時期,其中的第三期:「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這是大乘佛教公開流行的時期,初期流行的大乘佛法是以菩薩為本,同時也含容小乘,為大小乘佛法綜合的時代。
大乘思想就是菩薩乘的思想,其對於成佛前的菩薩修行階段,無論在實踐與所依據的理論上,都較聲聞乘、緣覺乘更為廣大。初期大乘時期闡明菩薩思想的經典,一般承認般若類的較先出現,主要講對佛所說法不可執著,諸法性空,無自性,這種思想的產生,是反對部派佛法思想(尤其是說一切有部),認為諸法都有自性,都是實在的,因此一轉入大乘,自然的就出現性空的思想。很多大乘經典如《寶積經》、《華嚴經》、《法華經》、《維摩詰經》等經的主要思想,都建立在般若的基礎上,因此也以般若性空的層面來界定菩薩的行持,在《般若經》裡認為行菩薩道須抱持:一切智智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等三心的精神,所從事菩薩道的修行內容,以六波羅蜜為主,在行六波羅蜜的當中,自利就於利他中自然成就。
菩薩是為眾生而行菩薩道的,大悲是菩薩的根本,菩薩深入實相,然後悲念眾生,於畢竟空中,諸法一切平等,對待眾生猶如己子一般,無所分別,不捨棄任何可度眾生,即使是大惡的眾生也不棄捨,並且菩薩還要主動的為眾生作不請之友,菩薩自認為我不成熟眾生,誰當成熟?因此菩薩不會於眾生未成熟時,而自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菩薩的大悲心與性空智是相輔相成,不相妨礙的。

目次論文摘要
一.序言
(一)菩薩思想
(二)《般若經》系的菩薩意義
二.菩薩道之實踐精神
三.菩薩道之實踐德目 —六波羅蜜多
四.菩薩行之殊勝
五.結論
參考書目
點閱次數1296
建檔日期2007.10.19
更新日期2023.10.0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4892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