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華嚴經》菩提心的特色之研究
作者 江真慧 (著)
出處題名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19屆)
出版日期2008.09.20
頁次1 - 28
出版者法鼓佛教研修學院=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出版者網址 http://www.ddbc.edu.tw/zh/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華嚴專宗研究所
摘要發菩提心乃實踐大乘佛法的必要條件,尤其《華嚴經》中非常重視發菩提心。《華嚴經》中如〈十住品〉初發心時即成正覺,〈初發心功德品〉的發心功德,〈離世間品〉的若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入法界品〉善財參訪善友,參參皆與善知識言:「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學菩薩行?云何學菩薩道?」善知識對於善財能發菩提心,皆非常讚歎、禮敬。其真實意義與內涵是否
有其特殊之處,此為本文的研究動機。本文所要探討的是發菩提心於華嚴一乘教法中的真實意涵。因此首先以《華嚴經》的經文,說明《華嚴經》中發菩提心的真正意義與功德;其次,論述《華嚴經》中發菩提心之特色,其特色為:一、《華嚴經》十住位之發菩提心,二、 六位行法因果互融遍收;第四節談如何以普賢行願力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最後的結論,筆者希望透過此《華嚴經》菩提心的特色之研究,對於《華嚴經》的教義、理事、因果、行位、人法之間的圓融含攝,以及菩提心與廣大深細的菩薩行、菩薩道的關係,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本文所探討的內容和範圍,以《華嚴經》菩提心的特色為主,因此,所參考文獻經典以華嚴為主,有東晉‧佛馱跋陀羅所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唐‧實叉難
陀所譯八十卷《華嚴經》、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李通玄撰《新華嚴經論》、李通玄撰《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等。

目次壹、前言
貳、《華嚴經》中菩提心之真正意義與功德
參、《華嚴經》中發菩提心之特色
一、《華嚴經》十住位之發之發菩提心
(一)初發心住之發菩提心因緣
(二)初發心時即成正覺
(三)初發心功德無有知其邊際
二、華嚴六位行法因果互融攝遍收
(一)十信總明菩提心,通收五位因果
(二)華嚴六位行法因果互融攝遍收
肆、以普賢行願力成就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伍、結論
陸、參考文獻
點閱次數1575
建檔日期2009.03.11
更新日期2023.10.0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7372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