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安般守意經》經序思想與安般闡釋 -- 以康僧會、道安為研究中心
作者 釋妙博 (著)
出處題名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19屆)
出版日期2008.09.20
頁次1 - 38
出版者法鼓佛教學院=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出版者網址 http://www.ddbc.edu.tw/zh/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佛光大學宗教學系一年級
關鍵詞康僧會; 道安; 金剛寺; 守意; 《六度集經》
摘要《安般守意經》是追本溯源中國佛教初期「止觀」禪法源頭之重要經典。本經雖成書於後漢,但目前《大正藏》收錄之內容卻包含了魏晉註釋家之註釋,為《安般守意經》增添了解讀上的複雜性。而《安般守意經》之傳入期間,正好與中國本土老莊、道家養生「呼吸法」相互激盪。在中印不同文化、思想、語言背景之下,《安般守意經》如何融入中國社會,並廣為中國人所接受?魏晉之註釋家是否因此而受到老莊之「守一」、「心齋」、「坐忘」等修習思想影響?在中印不同文化下,註釋家對二者之詮關與實踐為何?這些問題隨著日本金剛寺本新發現的《安般守意經》為此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而且,經過二者版本之比對,可為《大正藏》本「經」、「註」不分之安般禪觀重新解碼,並籍此重新探究魏晉註釋家對安般禪觀之詮釋與實踐。本論文主要是魏.康僧會與東晉.道安之安般經序為主要研究對象。康僧會與道安闡釋安般禪觀之特點:就佛教經典之角度,康僧會借助於《六度集經》之〈禪度無極〉、《陰持入經》、金剛寺本《安般守意經》、《佛說解十二門經》;道安則借助於《修行道地經》之「神足品」、「數息品」及《法句經》之〈惟念品〉思想。從中國本土思想之角度,康僧會與道安曾受過道家思想之薰陶,無可避免地也把道家思想附會於「安般守意」之詮釋。不過,二者最大共通之處皆從其他禪經尋求對「安般守意」有更貼切、更好的解釋。這可推演出,自安世高翻譯《安般守意經》以來,安般禪的修行方法對於接受佛教的中國人算是一項獨特且高明,並有別於中土本有的修練成仙方法。但是,習禪之人若要依據《安般守意經》修行,則可能其缺點就是沒有很具體的提出整個修練過程。此一觀點可從道安的兩位弟子僧叡、慧遠在離開道安後,不斷尋求更具體的禪經翻譯,以期得到確實的習禪修習方法一事,獲得印證。而且,研究結果也顯示,《安般守意經》翻譯與註釋之形成,乃經由安世高翻譯時大量使用中國本土語彙,為第一次「語際意義轉換」。後安世高「口解」安般禪觀,首次將《安般守意經》正式介紹給中土人士。魏.康僧會則依據「口解」內容之記載做第二次的「語際意義轉換」,以中國人理解的方式註釋《安般守意經》,形成二次的「漢化安般禪觀」。爾後,東晉.道安也依據康僧會之註釋再註其下,形成第三次「漢化安般禪觀」。而「安般守意」之實踐語義與本土老莊之「守一」、「心齋」、「坐忘」思想相較之下,僅是某程度上的性質雷同,其實踐內涵卻非常迥異。此也導論出魏晉之註釋家對初期中國佛教禪觀初步認知,尚處於摸索之階段,以致在詮釋與解讀上出現「誤讀」之現象。加上《安般守意經》修習次第之內容過於簡略,魏晉註釋家又偏重「禪定」止門之學,忽略「禪觀」之觀法理論與實踐,把習禪與神通等量齋觀,卻為隋唐天台智顗創化出更體系化的中國佛教禪觀奠定基礎。

目次一、前言
二、 〈安般守意經序〉之安般禪觀思想
(一) 魏.康僧會〈安般守意經序〉之安般禪觀思想
1. 康僧會與安世高、會稽陳慧之關係
2. 康僧會安般禪觀思想之多元性
三、 東晉.道安〈安般注序〉之安般禪觀思想
(一) 道安生平背景與著述
(二) 〈安般注序〉之安般禪觀思想
四、 結語
點閱次數1123
建檔日期2009.03.11
更新日期2023.10.0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7372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