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關於《中觀論頌》各品結頌的性質 -- 以第十八品為中心的一個探究=The Characteristic of Mulamadhyamaka-karika Verses: A Discussion Centered on the 18th Chapter
作者 釋覺冠 (著)=Shih, Chueh-guang (au.)
出處題名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卷期n.11
出版日期2002.09.01
頁次241 - 264
出版者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fgs.org.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佛光山叢林學院講師
關鍵詞龍樹=龍猛=Nagarjuna=kLu-sgrub; 楞伽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Lankavatara Sutra; 般若經=Prajnaparamita Sutra;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中觀學派=龍樹學=中觀佛教=Madhyamaka=Madhyamika; 中觀; 大乘經典; 大乘
摘要《中觀論頌》的傳統註解家與古來的研究者幾乎皆一致肯認龍樹的哲學思想與般若經典間有著相當深厚的淵源. 近代某些學者則更指出龍樹的《中觀論頌》在抉發阿含聖典的真義. 在普遍順著阿含或般若經思想來解讀《中觀論頌》的同時,丹麥籍學者 C. Lindtner 提出了另一個新的理解路向. Lindtner 指出,《中觀論頌》各品的結頌經常是「改寫」自某些未曾明言的大乘經典,而吾人若不能溯源其「改寫」的出處,則往往會錯解該一結頌的確切意義. 本文擬以《中觀論頌》第十八品為中心,探就該品結頌的性質,一方面介紹 Lindtner 對此結頌的獨特見解 (Lindtner 以為此結頌乃改寫自《楞伽經》),同時並檢討此不同於歷來學者與註解家間的獨特見解在《中觀論頌》的理解上所可能涵蘊的意義,及 Lindtner 的此說法可能遭遇的難題.

目次一、前言 1
二、關於龍樹思想的淵源 2
(一)歷史文獻的記載 2
(二)近代學者的看法 6
三、《中觀論頌》第十八品結頌的探討 3
(一)《中觀論頌》第十八品結頌的傳統理解 3
1.傳統註解家的解讀 3
2.近代學者的看法 6
(二)《楞伽經》的結集年代與思想性格 7
(三)中觀學派與《楞伽經》的關係 8
(四)關於南條本《楞伽經》第四百八十八詩頌的頌義 8
(五)《中觀論頌》第十八品結頌的重新理解 9
四、結語 11
ISSN1609476X (P)
點閱次數2145
建檔日期2009.08.20
更新日期2017.11.0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0661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