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楞伽經》中阿羅漢迴心思想之探源
作者 釋道玄 (著)=Shih, Dao-xuan (au.)
出處題名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20屆)
出版日期2009.09.26
頁次60
出版者佛光大學佛教研修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www.fgu.edu.tw/~buddhist/
出版地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屬於圓光佛學研究所,本文發表於宜蘭縣佛光大學
關鍵詞阿羅漢; 涅槃; 迴心; 如來藏藏識
摘要原始佛教時期, 阿羅漢普遍被視為已達到圓滿解脫的境界。但在大乘佛法興起時代, 對阿羅漢涅槃已視為不究竟, 因此漸漸形成聲聞、辟支佛、菩薩三乘的存在。在大乘經典中對阿羅漢已證入無餘涅槃, 是否能夠迴心向大各有不同的看法, 而立足於迴心的理由亦有差異。本論文將追溯早期大乘經典, 在歷史傳承中, 對已證涅槃的阿羅漢, 其迴心思想演變的脈胳。《楞伽經》認為阿羅漢所證得的涅槃其實只是一種三昧, 這個觀念並不是《楞伽經》所獨創, 這個說法與《法華經》所形容的涅槃化城觀念非常相似, 同樣不承認阿羅漢所證涅槃是為真實。但是《楞伽經》中說阿羅漢迴心的問題卻復雜於一般大乘經典, 原因來自《楞伽經》是一部立足於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思想而闡述的經典,雖然經中可看出對涅槃不實的說法, 但卻沒有明顯的說出阿羅漢迴心的原因, 所以此篇論文談到阿羅漢迴心思想成立的可能性, 就必須從其如來藏藏識的思想上來剖析, 進而才能理解其迴心之理由與趣入佛道之絕對性。

目次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的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概說
二、《楞伽經》譯本的說明
第三節 近代研究成果
第二章 《楞伽經》的編集年代考
第三章 大乘經典對聲聞態度的轉變
第一節〈普明菩薩會〉的主張
一、〈普明菩薩會〉說法的態度
二、〈普明菩薩會〉對三乘的看法
第二節 《法華經》對聲聞涅槃的態度
一、《妙法蓮華經》二乘涅槃的化城說
二、《妙法蓮華經》的絕對一乘說
第三節 《大般涅槃經》的主張
一、《大般涅槃經》提出迴心有明確的時間說
二、《大般涅槃經》認為阿羅漢能繼續修行的原因
第四章 《楞伽經》與《勝鬘經》之如來藏說
第一節 《勝鬘經》的思想
一、《勝鬘經》之如來藏說
二、《勝鬘經》中阿羅漢的迴心看法
第二節 《楞伽經》之如來藏說
一、如來藏藏識
二、藏識雜染習氣與無漏習氣
第五章 《楞伽經》中阿羅漢迴心的問題
第一節 《楞伽經》的阿羅漢
一、三種阿羅漢的定義
二、《楞伽經》中兩種聲聞種類
第二節 承續早期大乘經典的迴心思想
第三節 涅槃只是三昧狀態
第四節 阿羅漢入涅槃能迴心的觀念
第五節 阿羅漢醒悟的原因
一、無漏習氣的安立
二、諸根滅盡仍是藏識生滅法
三、「涅槃」取證皆自心所現
四、三昧「禪定」必然醒悟
第六章 結論
點閱次數1670
建檔日期2009.10.02
更新日期2023.10.0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1207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