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理論基礎
作者 周伯戡 (著)=Chou, Po-kan (au.)
出處題名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卷期n.9
出版日期1982.12
頁次67 - 92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西元四○二年,在日益衰微的東晉,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王權與佛教僧伽之間的衝突。當時總攬政權的桓玄,在沙汰佛教的僧侶之後,又下令全國的僧侶必須要向王者敬禮。這道命令引起當時佛教界領袖慧遠的反對。慧遠致書給桓玄,宣稱沙門乃方外之賓,不應該向君主禮拜,這就是史上聞名的〈沙門不敬王者論〉。桓玄收到這封信後,就取消僧侶須向王者禮拜的命令。歷史上的這個政教衝突歷時很短,但卻引起許多佛教史學者的注意。他們認為,這次衝突,基本上,是由於中國文化與印度佛教思想在意識形態上不和所造成的。本文想藉?分析慧遠在這次衝突中的立場與態度,來批評這些學者所持的文化衝突的見解。其次,本文寫作的第二個目的,是希望以慧遠的〈沙門不敬王者論〉為例子,來認識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早期,一位優秀的中國佛教思想家如慧遠之流,如何了解這個不在自己文化體系中所產生的外國宗教。全文將分成六個部份。一、簡介慧遠的生平;二、?述西元四○二年政教衝突的原因及過程,在此節中,將同時陳述代表王權的桓玄的意見,以及代表僧伽的慧遠的反駁;三、回顧回去學者對此事件的看法;四、論佛教的宇宙觀及沙門與君主在這宇宙觀中的地位;五、透過佛教的宇宙論以及道家的本體論與形上學,重估慧遠在這次政教衝突中所持的立場與見解;六、結論:說明慧遠的立場與見解在中國人認識、吸收佛教過程中的意義。
ISSN10128514 (P)
點閱次數1518
建檔日期2009.10.26
更新日期2017.10.2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1418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